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經濟要點解析:地震常識
總所周知,事業單位考試中經濟部分也是極其重要的一部分。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經濟學中微觀經濟的考查要點。
一、微觀經濟之理論分析
(一)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個體經濟單位。個體經濟單位指單個消費者、單個生產者和單個市場等。
那麼下面我們就分別站在個體經濟單位消費者和生產者角度去對比一下兩個微觀經濟學之概念。
(二)需求和供給的基本原理
1.需求和需求定理
(1)需求的含義
需求是指消費者在一定的時期內在各種可能的價格水平願意而且能夠購買的該商品的數量。需求必須是指既有購買慾望又有購買能力的有效需求。
(2)影響需求的因素
一種商品的需求數量是由許多因素共同決定的。其中主要的因素有:該商品的價格、生產的成本、生產的技術水平、相關商品(互補品、替代品)的價格和生產者對未來的預期。
第一、關於商品的自身價格。一般說來,一種商品的價格越高,該商品的需求量就會越小。相反,價格越低,需求量就會越大。商品自身價格是影響需求的最主要因素。
第二、關於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對於多數商品來說,當消費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時,就會增加對商品的需求量。相反,當消費者的收入水平下降時,就會減少對商品的需求量。
第三、關於相關商品的價格。當一種商品本身的價格保持不變,而和它相關的其他商品的價格發生變化時,這種商品本身的需求量也會發生變化。相關商品一般指該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補品。
替代品是指兩種商品之間能夠相互替代以滿足消費者的某一種慾望,如洗衣粉和肥皂。互補品指兩種商品必須互相配合,才能共同滿足消費者的同一種需要,如汽車和汽油。
替代品的價格提高,則對該商品的需求增加,反之亦然;互補品的價格提高,則對該商品的需求減少,反之亦然。
第四、關於消費者的偏好。當消費者對某種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強時,該商品的需求量就會增加。相反,偏好程度減弱,需求量就會減少。
第五、關於消費者對商品的價格預期。當消費者預期某種商品的價格在將來某一時期會上升時,就會增加該商品的現期需求量;當消費者預期某商品的價格在將來某一時期會下降時,就會減少對該商品的現期需求量。
(3)需求定理
需求定理研究的是某種商品或服務的價格與需求數量的關係。內容是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或服務的需求量與價格的變化成反比關係。價格高則需求量少,價格低則需求量大。
2.供給和供給定理
(1)供給的含義
供給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在一既定的價格水平下,生產者願意並且能夠生產的商品數量。
(2)供給定理
供給定理研究的是某種商品或服務的價格與供給數量的關係。其基本內容是: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某商品的供給量與價格之間成同方向的波動,即供給量隨著商品本身價格的上升而增加,隨商品本身價格的下降而減少。
二、考點考法分析
1.首先一定要明確需求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去談問題的,而供給是站在生產者角度去談問題的,所以都會受到各個經濟單位的影響。考試題目中經常以判斷題的形式去出現。這時考生一定要明確站在哪一個經濟單位角度去出發的。
2.要明確需求定理談的是價格和需求之間的關係,而供給定理談的是價格和供給之間的關係。前提是價格上漲或下跌時需求和供給數量怎麼變化的問題。價格和需求數量之間是反比關係,而價格與供給數量之間是正比關係。
3.考試中經常以單選題的形式考查影響消費者的需求的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商品本身的價格。
4.影響消費者需求的因素中經常考查的還有相關商品。比如,汽車的價格上漲時人們對於汽油的需求量是什麼樣的?很顯然汽車和汽油為互補品,因此汽車價格上漲則買汽車的人就會變少,所以人們對於汽油的需求量就會降低。
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的學習對於微觀經濟的相關考點有了一定的了解,對於經濟理論中比較重要的板塊有了一定的掌握。希望大家未來的學習中多多練習與加強。也非常歡迎大家來到中公課堂共同學習與進步。
點擊展開全文


TAG:霧蒙蒙的秋 |
※公共基礎知識題庫之公共基礎知識學習一
※公共基礎知識歷史常識:世界歷史大事件集錦 下
※非洲知識要點
※基礎知識點:什麼是飛地
※煤炭基礎知識
※配色基礎知識
※認識專業單反相機的基礎知識
※生產管理人員須知道的基礎知識
※地球知識局
※教育法律法規:事故與責任知識點及練習題答案解析
※中醫基礎知識:關於五行的一些常識
※針灸知識點總結
※國家知識產權局:重組國家知識產權局是國家知識產權事業發展重要里程碑
※打坐的基礎知識
※解析知識付費背後的商業邏輯
※艾灸基礎知識
※印度主要知識點
※區塊鏈小知識第話:共識機制的相關定義介紹
※康復治療師考證必背知識點(一)基礎知識部分
※地理知識點總結: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