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圓通開了家「媽媽菁選」 快遞企業才能玩轉生鮮電商?

圓通開了家「媽媽菁選」 快遞企業才能玩轉生鮮電商?

前不久美團開了家名為「掌魚生鮮」的生鮮超市,儘管有機構調查指出國內的生鮮電商行業並不景氣,但是這依舊擋不住各路資本進入該市場,如今圓通商貿首家「媽媽菁選」生鮮便利店在普陀新湖明珠城正式亮相,或許快遞企業才能更好地玩轉生鮮業務?

就在7月31日,「媽媽菁選」正式亮相,在開業當天就舉辦了一場名為」好菜一把抓」的活動,這引得不少消費者前來參與。據了解,「媽媽菁選」的門店面積只有60平方米左右,不過所售的產品卻達到了600種,其中生鮮類產品佔比為四分之一,當然這個比例並不是固定的,未來會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進行適當調整。

顧客可以在店面中選購澳洲安格斯牛腩肉(39元/500G)、光明集團旗大瀛老母雞等等,果蔬乳品、糧油米面,以及各種飲料和日用品基本都可以在這裡買到,「媽媽菁選」甚至還提供家政、乾洗、家電維修等代收寄遞服務。「媽媽菁選」定位一目了然,它確確實實就是便利店,這與美團的「掌魚生鮮」、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馬鮮生」有著明顯不同,從店面設置在小區內就不難看出,「媽媽菁選」更希望深入消費者的居住地來提供更為便捷的消費服務,具備小範圍區域性服務的特點。目前該門店已經完成了線上線下協同營銷的系統對接,很快社區居民就可以直接通過易果APP來購買門店內的產品,20分鐘內即可收到貨品。

「媽媽菁選」並不是圓通首次涉足生鮮電商所打造的「產品」,鮮果優派與媽媽驛站也都是圓通生鮮電商的一部分。此前圓通速遞CEO相峰在2016年的全國本地生活物流峰會上演講就提到,圓通具有全國網路體系,其服務網點覆蓋到中國的每個角落,所以,從產地到包裝、分揀、運輸等,可以保證直接將生鮮食品送到消費者手裡。

相峰還提到了一個社區「最後一百米」保鮮冷藏設施配置,而「媽媽菁選」便利店就很好地承擔其了「最後一百米」的服務使命,當然保鮮冷藏也包括在內。

此外隨著互聯網消費的逐步提升,消費者對於配送特別是生鮮配送的需求會更高,相應的城市配送人員會有所不足,如果一味地招募配送人員那麼勢必會提高企業的運營成本,如果能夠將供應鏈末端延伸至小區,那麼就可以減少配送人員的需求和壓力,而食物的品質也可以得到更好的保障。

對於「媽媽菁選」,圓通當然是很有信心做大的,不過也並不是只有圓通一家決定要做這種類型的便利店。就在今年4月,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宣布,百萬京東便利店計劃正式出爐,未來五年京東將在全國開設超過100萬家京東便利店,其中多數會在以前電商覆蓋不到的農村地區。

京東便利店的功能包括京東代購、網上代下單、代收貨,話費充值,火車票、飛機票、旅遊酒店預訂等,個護美妝、日化洗護、紙品清潔等的銷售和百貨批零等,至於生鮮雖然沒有重點提及,但想必也是少不了的。相比圓通,京東在營銷推廣方面會更有優勢,其可以藉助自家電商平台來進行線上線下的結合,但是圓通本身作為快遞企業,電商基因就稍差一些,在電商服務和平台建設方面,看來得多下些功夫。

圓通在生鮮電商方面的發展還面臨著不少問題,比如我國的快遞企業終端冷藏保溫設備配置率極低,儘管圓通在這方面大力發展,但是要達到理想目標還是有較長的一段路要走,這期間其他競爭對手可能就會迎頭趕上或是把圓通壓制下來,這裡邊除了有來自電商企業的競爭,也可能會有來自同行之間的競爭,此前順豐也試水了便利店順豐嘿客,當然還有百世快遞的百世店加,可以說快遞+便利店或是快遞+生鮮電商早已被諸多快遞企業盯上,在這樣的環境下圓通要殺出一條血路可謂不簡單。

還有一點不能忽略的是,中國農業現代化程度低,產地管理、冷藏技術、上市的周期管理以及銷售端的信息不通暢,相關源頭上的產品質量難以保證。企業要想做好終端工作提供優質產品,必須參與中上游的工作,與上游有能力的企業合作,不過圓通採取的是完全自營的方式來發展便利店,雖然產品品質上會比加盟模式更可靠一些,但是從資金投入和風險承擔兩個方面來說會比較高,至於便利店能不能讓生鮮電商的發展更上一層樓,或者說快遞企業做生鮮便利店才是真正的生鮮電商「玩法」,就有待時間和市場去驗證了,作為消費者,當然希望這些便利店能夠長遠發展下去,給大家帶來實實在在的生活便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威鋒網2007 的精彩文章:

魅族Pro7高配版開箱圖賞及簡評 畫屏辨識度高雙攝性能都不錯
家庭除蟎大作戰!寶家麗除蟎儀幫你輕鬆搞定
我曾嘲笑Apple Pencil 現在工作離不開它
這個有三條腿的傢伙 原來是穿牆小王子
Q3 表現出人意料的好 蘋果股價創下新高

TAG:威鋒網2007 |

您可能感興趣

幾個生鮮電商高管離職做的三蛋生鮮,開店一家已拿千萬融資
中國十大生鮮電商大閱兵
4000家企業95%都虧損,農業千億生鮮電商的「死結」,只有阿里京東能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