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羽戈:王文韶之滑-轉載文章

羽戈:王文韶之滑-轉載文章

從青年到中老年

從直言到寡言

從意氣風發到委曲求全

從勇猛精進到明哲保身

轉向背後

則是千迴百折的政治沉浮

文 | 羽戈(青年學者)

晚清官場,五毒俱全,末世之病,無一不具。如果說第一毒是愚,第二毒是貪,第三毒則是滑,愚人執政,貪官撈錢,滑頭鼓掌,共同支撐了天昏地暗的晚清官場。

一眾滑頭排排坐,最前排必是這二位大人:王文韶和徐世昌。這不僅因為他們官居大學士——王文韶是武英殿大學士,徐世昌是體仁閣大學士,清朝的大學士,品階為正一品,堪比古代的宰相——位極人臣,更因他們都滑到了極致,滑到了一定境界,試觀二人綽號:王文韶被喚作「琉璃蛋」、「水晶燈籠」、「油浸枇杷核子」(枇杷核子已經夠滑了,加以油浸,簡直無法著手),徐世昌被喚作「水晶狐狸」。前後之間,甚至聲應氣求。

我之所以要把這二者拎出來,則因這兩年讀他們的日記,感觸良深。我的史料觀,一向把日記作為首選。近世人物的日記,尤為富礦,大都可觀。除了著名的曾國藩日記與晚清四大日記(即《翁同龢日記》、李慈銘《越縵堂日記》、王闓運《湘綺樓日記》、葉昌熾《緣督廬日記》,此說應源自金梁),余者如趙烈文《能靜居日記》、張佩綸《澗於日記》、惲毓鼎《澄齋日記》、孫寶瑄《望山廬日記》等,皆屬佳品,不僅呈現了一個人的窮通,還可見一個時代的沉浮。當然偶有例外。譬如兩個人的日記,我在開卷之前,滿懷希冀,掩卷之後,備感失落,煌煌百萬言,形同流水賬,幾乎沒有遺留什麼有價值的信息,與作者在其時代的顯赫地位並不相稱。這二人,便是王文韶和徐世昌。

王文韶日記起自同治六年(1867),止於光緒二十八年(1902),前後歷時三十六年。其早年日記,不能說毫無看頭,論及時人,雖以讚譽為主,如稱左宗棠「議論雄偉,其一種公忠浩落之氣尤足令人欽服,洵一代偉人也」(同治六年正月初八日),稱彭玉麟「其一種清剛俊上之氣迥非尋常所有,令人嘆服,論事極近人情,毫無怪癖之處」(同治十一年三月十一日);偶爾還是敢於非議,如稱林則徐「學問經濟實為本朝有數人物,而立法太嚴,亦有未免過火之處,又以講求操守,易致疑人,致為讒言所動,卒至大局決裂,律以春秋責備賢者之義,亦似無可辭」(同治六年正月十九日)。中年之後,漸趨簡約,如同掌柜記賬,每天見了哪些人、幹了哪些事、寫了哪些信等,除此之外,不著一字,不消說對人事的批評,就連讚美,都無蹤跡。最令人氣悶的是,我一直想看看王文韶在戊戌變法與義和團運動期間的見聞,不料打開日記,翻到光緒二十四年(1898),發現只記到閏三月二十九日,「以下缺」,這一缺,則是一年半;隨後是光緒二十六年(1900),從元旦寫起,到五月十四日,「下缺」,這一缺,則是半年……這就像一頭餓漢,遠遠望見麵包的輪廓,撲上去一看,竟空空如也。這些缺失的日記,不難推斷,銷毀者正是王文韶本人。

徐世昌日記(即《韜養齋日記》)起自光緒十一年(1885),止於民國二十八年(1939),前後歷時五十五年,字數近兩百萬字。論規模,遠過於王文韶日記;論內容,卻遠遜於——哪怕是中年以後的——王文韶日記。我重點閱讀了其辛亥年(1911)日記,姑且以此為例。八月十九日(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翌日,徐世昌在北京得到消息,日記云:「未明起,入直。巳正三刻散。拜客一家。回家。午後杏蓀、琴相來談公事。同琴軒謁慶邸會議公所。久談。歸。約鐵路南北段總辦諸人談公事並請宴。聞武昌為叛兵所擾,瑞總督乘兵輪到漢口。」後日日記云:「未明起。入直。午初三刻散。回家。午後小憩。會客至晚,留姜翰青、李季皋晚飯,又久談始去。」……這兩條,大抵代表了徐世昌日記的風格,同為流水賬,還不如王文韶日記有意思:王文韶至少記載了那個時代的衣食住行,正如魯迅日記,可供後世窺探其時的經濟和生活;徐世昌枯澀的筆下,幾無可發掘的細節,這般滴水不漏的寫法,難為他堅持了五十五年。

固然不宜推論,像王文韶、徐世昌這麼寫日記、刪日記,作者必定是一個滑頭;具體到這二人,其日記寫法,正與性情息息相關。他們的圓滑與謹慎,不僅表現於公事,還波及私生活,如日記這等秘事,都不願留下蛛絲馬跡,以免授人以柄。像曾國藩日記議論風生,李慈銘日記嬉笑怒罵,對他們而言,直如天方夜譚。

不過,就王文韶日記的風格轉向來看,他的滑頭,並非先天賦予,而屬後天磨礪。從青年到中老年,從直言到寡言,從意氣風發到委曲求全,從勇猛精進到明哲保身,轉向背後,則是千迴百折的政治沉浮。其中一大關節,即晚清史上的南北之爭。

南北之爭,由來已久,在同治、光緒年間,終於釀成禍端。林文仁曾撰《南北之爭與晚清政局(1861-1884):以軍機處漢大臣為核心的探討》,副題所云軍機處漢大臣,一指沈桂芬,系南派領袖,一指李鴻藻,系北派領袖,以此二人為樞紐,南北之爭愈演愈烈。王文韶屬於南派,不僅因為他是浙江仁和(杭州)人,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咸豐元年(1851)沈桂芬任浙江鄉試副主考,取中王文韶為舉人,師生之誼,漸進為政治同盟。王文韶早年仕途平步青雲,年僅四十便出任湖南巡撫,貴為封疆大吏,除了其自身的才幹——儘管鄧承修稱王文韶「才不足以濟奸」,卻不可否認其才具,文廷式曾記道:「王文韶回鄉之時,通省若狂。司、道以下,日候其門。迨見降調之旨,氣焰乃稍息矣。然人以為近日樞臣之有才者,尚推此人云。」說遠一點,滑頭一般都是聰明人,徐世昌被譏為狐狸,可為明證,有人視王文韶為庸臣,著實冤枉了他——與沈桂芬的大力提攜不無關係。

沈桂芬提攜王文韶,在光緒四年(1878),達到高峰。前一年,李鴻藻母親去世,按例需丁憂三年,軍機處空出了一個位置。沈桂芬趕緊召王文韶進京,不到半年便把他引進軍機處。此舉不但操之過急,有損王文韶的政治形象,還「打破了南、北兩派近十年來於決策核心各佔一席的慣例」(林文仁語),導致政局嚴重失衡。南派雖一時得勢,然而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不出三年,因沈桂芬病逝,便跌落低谷。北派被壓迫有多麼嚴重,反彈就有多麼激烈。

沈桂芬生前,傾力扶植王文韶為接班人,可惜無論政治資歷、才具還是品行,王文韶都無法與老師相比。沈氏一死,他無力支撐大局,迅速淪為北派的靶子。光緒八年(1882),雲南報銷案爆發,他被牽扯其中,遭劾降職,攻擊手便是李鴻藻旗下的清流黨人鄧承修、張佩綸等。五年之後復出,清流黨宣告解體,南北之爭煙消雲散,不過朝局愈發混亂,他無可依仗,只能兩頭三面,苟合取容,從此開始了政治琉璃蛋的滑頭生涯。要言之,這是一個被時勢逼出來的滑頭:他成於南北之爭,敗於南北之爭,待南北之爭終結,反而無所適從,只好與世浮沉,這一幕,看起來無比弔詭,實質上正是晚清政局的慘淡寫照。

王文韶的滑頭,一來表現為裝聾作啞,逃避責任,二來表現為和稀泥,誰也不得罪。老年耳聾,於他人是疾病,於王文韶則如恩澤,遇到不便表態的事情,哪怕他聽清了,依舊裝聾,一問三不知,惟餘一張笑臉,連慈禧太后都罵他是「琉璃蛋」。至於和稀泥,試看高樹《金鑾瑣記》記錄的一則故事:義和團興起,王文韶認為不堪大用,於是上疏朝廷,主張不宜圍攻使館,與列強交惡,結尾則道「如以臣為荒謬,臣亦不敢膠執己見」,大權在握的端郡王載漪拿到上疏,以為當殺,讀至結尾,遂不加罪,「人謂王文韶不愧水晶燈籠之名」。

水晶燈籠之名,當時便廣為人知。王文韶不以為恥,反作招牌。據金梁《光宣小記》:「(王文韶)時為大軍機,每晨入值,輿前導以大燈,繪一『王』字甚巨,一覽即知。或以黨人方謀炸刺貴要為言,勸去燈字,公曰:『予和平處世,眾莫與仇,正懼誤傷,故特顯著姓字以示人耳。』」看來,圓滑不僅可以豁免於內鬥,還可以倖存於外患呢。

王文韶的滑頭之主旨,在於避事,用現在的話講,即「為官不為」「只要不出事,寧願不做事」。相形之下,徐世昌勇於任事,其滑頭之主旨,則在周旋,游刃於各大派系、勢力之間,左右逢源,進退自如。他和袁世凱是把兄弟,其仕途屢受後者提攜,1909年初,袁世凱被迫下野,他卻屹立不倒,照舊官運亨通。兩年後皇族內閣成立,在一干滿族親貴當中,他則佔據了內閣協理大臣(相當於今天的國務院副總理)的高位,縱使用於裝點門面,那也可見他是何其討人歡心。就這一點來看,水晶狐狸的道行,似乎要高於水晶燈籠:徐世昌曾自述做官四大秘訣:「圓通、沉穩、柔韌、機警」,這四點,王文韶不乏圓通,略具沉穩,至於柔韌和機警,則難望徐氏之項背。

比徐世昌幸運的是,王文韶死於1908年,享年78歲,倘若再活三五年,則將遭遇晚節考驗,不知這個老滑頭會鬧出什麼笑話——徐世昌為世所譏,最顯著的污點,即在大清與民國之間首鼠兩端——所謂壽則多辱,早死反成解脫,故而有人給他寫輓聯,有「速死毋成覆巢卵」之語(此輓聯之主題,自然還是譏諷他的滑頭:「承塵集鵬,耳眚聞牛,聰明不愧琉璃,速死毋成覆巢卵;鹿友乘軒,猿公戀棧,相業惟堪伴食,攀髯去作素餐臣。」)。他死後還得了個謚號,曰「文勤」,如果說其前半生勤於政事,後半生大抵只是勤於磕頭。當這樣一個以耍滑、裝糊塗為己任的人被委以重任,國事如何,不問可知。

2017年7月22日

作者:羽戈

研究政治學與中國近代史。新著包括《帝王學的迷津:楊度與近代中國》、《鵝城人物誌》等。

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思考者iThink(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左圖右史:《大使們》及其幕後的三國演義
前沿:旅美俄國科學家帶領華人突破人類生殖細胞細胞基因修飾
韓春雨團隊聲明版本二「綿里藏針」,對學術批評「深表敬意!」
我們能用納米技術對抗癌症么?
眼見不為實——引力透鏡效應 | 天問專欄

TAG:知識分子 |

您可能感興趣

【轉載】文圖兼美的《夜鶯》
轉載:寫在徐曉東大戰詠春丁浩之後……
關於轉載文章、投稿和健身媒體交流-拷貝
宋朝那枚彎彎的月(原創散文,請勿轉載)
張愛玲經典語錄(轉載)
文章投稿與轉載授權機制
空間維度新解。原創文章,謝絕轉載
趙麗穎選秀照曝光被轉載 新戲《特工皇妃楚喬傳》即將開播
「轉載」談義理與象數 劉文元 原著
【轉載】中國老話(諺語)大全
轉載:用月光寶盒,李淵能阻止玄武門之變嗎
【授權轉載】《FGO》艾蕾
電影《芳華》馮小剛印,花果山人吳德仁創作篆刻兩方,歡迎轉載!
微博大V發文爆料:轉載卓偉的爆料,被吳秀波告了,索賠51萬!
【轉載】披肩
阿冷母親沉迷鬥魚答題!旭旭寶寶留在龍珠!鬥魚轉載直播行業規範聲明
【授權轉載】《FGO》瑪修
民國開國紀念幣二十文最新市場分析 轉載:雅昌藝術網
轉載之十九:《那一代人的友情》作者——陳寶辰
(轉載)中國古茶具文化:「一器成名只為茗,悅來客滿是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