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CAR-T為何在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中如此成功

CAR-T為何在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中如此成功

CAR-T為何在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中如此成功

本文轉載自「生物通」

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在獲得美國FDA的青睞之後,又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這種療法在治療某些B細胞惡性腫瘤中表現出巨大希望,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的成功率達到90%。不過,CAR-T對於其他血液癌症而言並非如此神奇,而實體瘤治療也言之尚早。

在此,我們看看CAR-T療法為何在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中如此成功;對於其他癌症,目前還存在哪些挑戰,以及為應對這些挑戰而開發的策略。

ALL的成功

一般來說,CAR是由抗體的細胞外抗原識別結構域以及T細胞受體(TCR)的細胞內信號轉導機制組成的。由於T細胞需要共刺激才能完全活化,故人們設計出第二代CAR,帶有額外的細胞內結構域(通常來自CD-28或4-1BB),在受體結合時傳遞「第二信號」。

對於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失控的早期B細胞(blasts)主要出現在外周中。這些細胞通常高水平表達CD19,這種細胞表面抗原出現在幾乎所有B細胞譜系的細胞中,但不出現在其他地方。Wendell Lim和Carl June 在《Cell》的綜述中表示,CD19是CAR-T治療的「理想靶點」,因為它是正常B細胞發育所必需的,而B細胞的損失可以通過置換抗體療法來補償。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四處分散,以及正常B細胞表達CD19,這些事實意味著幾乎所有的CD19 CAR-T細胞將不斷暴露在抗原下,驅動細胞因子的產生,從而處於活化狀態。然而,實體瘤則不同,只有少數CAR-T暴露在腫瘤下,而絕大多數甚至不會遇到它們的同源抗體,因此大部分CAR-T細胞將處於靜息狀態。同時,實體瘤的微環境通常是免疫抑制的,這迫使CAR-T細胞要與邪惡勢力來場惡戰。

至於其他的血液癌症,即使它們表達CD19抗原,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卻往往耐受CAR-T治療,因為這些細胞類型為T細胞結合帶來了一個更具挑戰性的環境。同時,它們可能存在於身體的其他地方,更加「與世隔絕」。例如,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細胞往往生活在次級淋巴器官,更像是介於液體和實體腫瘤之間。

無法迴避的副作用

美國白血病和淋巴瘤學會的首席科學家Lee Greenberger認為,90%的治癒率並不是意味著每個人在治療期間都有持久的反應。「據我們所知,CAR-T療法的副作用可能危及生命。」

這些副作用包括腦水腫、中樞神經系統毒性以及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俗稱細胞因子風暴)。「我們正在學習如何管理這些(副作用),但我們首先要知道它們是由什麼引起的,如何避免,如何關閉過於活躍的T細胞,以及如何預測哪些患者將受到這些不利影響,」他說。

不幸的是,現在還沒有好的動物模型,有待建立。Greenberger表示:「對於神經系統損傷,我們很難對小鼠進行評估,除非是有一些戲劇性的變化。據我所知,腦水腫也沒有模型化。」同樣,細胞因子和受體也可能是物種特異的,即使它們匹配,也可能存在不同的反應。

任重道遠

為此,人們做了大量的工作,來解決耐受和複發、免疫抑制微環境、過度刺激或刺激不足的CAR-T細胞、細胞因子風暴,以及其他種種問題。一些工作採用的是補充治療的形式,如類固醇或抗體治療、放療或化療、免疫激活劑或檢查點抑製劑。另一些則直接關注CAR-T本身。

舉個例子,第四代的CAR除了表達一個或多個共刺激結構域,還表達另一種蛋白質,如促炎細胞因子IL-12,它也許能夠減少腫瘤微環境的敵意。

雙特異性的CAR-T細胞也是人們考察的對象。這種細胞,要麼是單個T細胞表達兩個不同的受體,要麼是單個CAR帶有兩個不同的抗原識別結構域。最簡單的例子是它們可響應CD19或CD22,讓逃脫的突變仍然被識別。

也許,並沒有一種抗原在所有癌細胞上都表達,但在人體必需的正常細胞上都不表達。不過,兩種抗原的組合至少給腫瘤下了一個明確的定義,以確保只有表達這兩種抗原的細胞才被識別。

事實上,目前已知只有一種蛋白質抗原(表皮生長因子受體III型,EGFRvIII)在癌症而不是正常組織中表達。此外,腫瘤相關抗原(TAA)在腫瘤中的表達量明顯更高些。研究人員正利用這一點來研究如何調整CAR的親和力。同時,他們也針對腫瘤特異的翻譯後修飾(如糖的結構),在設計CAR。

與此同時,人們也通過多種途徑,來改善CAR-T療法的安全性,其中包括設計一個可誘導的「自殺開關」,在危及生命的情況下可觸發,通過一種藥物來快速殺死CAR-T細胞。

Celyad研發部門的副總裁David Gilham表示:「Celyad沒有使用抗體,而是使用一種NK(自然殺傷)受體,它採取一種不同的靶向方法。人們正在使用天然受體、配體,也開始使用適體。」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探索」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探索所有,其他平台轉載需得到授權。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editor@biodiscover.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Nature:首次!科學家利用CRISPR-Cas9,成功實現單基因遺傳病的突變基因安全修復
要不要打「宮頸癌疫苗」,這9點你需要提前知道
FDA批准急性髓系白血病新葯enasidenib上市——全球首個IDH2抑製劑
Cell子刊:代謝不健康的「瘦子」,比健康的「胖子」更危險
今天,韓春雨,撤稿了!

TAG:生物探索 |

您可能感興趣

CAR-T治療複發難治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緩解率高
J INTERN MED:繼發性急性髓細胞白血病首次緩解期間的臍帶血移植與良好預後相關
Blood:肝白血病因子是三突變AML的新型白血病幹細胞調控因子
NATURE:新抗原疫苗在Ib期膠質母細胞瘤試驗中產生腫瘤內T細胞應答
Cancer Cell:白血病複發的根源並不在於白血病幹細胞而在於白血病再生細胞
NATURE:清除衰老的神經膠質細胞可以防止神經退行性疾病
Cell:CRISPR/Cas9改造造血幹細胞 有效治療急性髓性白血病
如何防止癌細胞被激活?WT1 PLUS腫瘤疫苗有效預防癌症的發生
NK細胞是如何成為消滅癌症的第一細胞
Nature子刊頒布CAR-T療法指南 關聯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NEJM:伊布替尼用於老年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Nature子刊頒布CAR-T療法指南!關聯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ARCH PATHOL LAB MED:腫瘤浸潤淋巴細胞程序性死亡受體-1的表達與非小細胞肺癌程序性死亡配體-1的表達的相關性
CRISPR助力CAR-T療法:無需抽取自體細胞也可治療惡性腫瘤
雙靶標CAR-T細胞——實體腫瘤的剋星
如何有效預防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強化治療可改善IKZF1基因缺失的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預後
抗癌藥LENVIMA在日本獲批 治療不可切除肝細胞癌
WT1 Plus腫瘤疫苗可預防癌細胞變成癌症
ASCO精選丨中國III期臨床試驗顯示,氟馬替尼可用於一線治療初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慢性期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