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

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

對的,沒錯。今天我要講的就是上醫治未病,通俗的說就是預防。而預防的目的,就是為了消滅疾病,保障健康。《內經》說過:「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兵,不亦晚平。」這句話的意思大概就是:聖人一般都是在沒有生病的時候,就提前治療好了。若已經發現生病了才知道用藥去醫治,已經出現混亂了才知道需要治理,這就象你口渴了才知道去挖井,要打仗了才知道去製作武器,是不是太晚了些呢?意思就是讓我們要未雨綢繆,要提前想到,要做好準備,不要臨陣才想到。

前人認為疾病的發生,除了日常飲食起居不節之外,和大自然也有密切的關係(這個我之前的文章有提起),還有自身的強弱也起著主要的因素。保持健康,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實精力,避免外邪的侵襲。對於四季的變化,我們也要相互適應。如春夏宜保養陽氣,秋冬宜保養陰氣,以及春氣養生,夏氣養長,秋氣養收,冬氣養藏之道,這些都是中醫預防的基礎。

《內經》指出:「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臟,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這是說外邪侵害人體,多從表入里,病在皮毛既當急治,拖延下去便逐步深入,等傳到臟腑病就嚴重了。疾病的發生、發展均有他的規律,掌握病情,必須有遇預見性。此外,在切脈,望舌等診斷方面也經常指出病邪傳變的徵兆,足供參考。

與此可見,中醫的預防,分未病預防和已病預防兩方面,預防疾病的發生時主要的,如果已經得病那就要將預防精神貫徹到治療方面去,也就是在治療時努力防止疾病向壞的方面發展。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下四季的養生預防之道。

春季調神,應調節情志,使體內的陽氣得以疏散,保持與外界環境的協調與和諧。應晚睡早起,常晚睡早起,常散步舒展形體。所以春天宜選甘溫之品。北方人溫補不需太多,一般可選擇吃些桂圓,豬肝,羊肝等。而南方人宜選健脾運濕之品,如鯽魚,豆漿等。在藥物方面,春季應選用溫、熱、涼平和益氣、利血、養陽、補陰調養臟腑的養方。北方進補,宜選辛,甘之品,兼以溫補,如人蔘,熟地,當歸,黃氏等;南方宜選兼顧健脾利濕之品,如党參,雲芩,白朮,薏仁等。肝屬木,應於春。春三月木旺,是肝氣旺盛,易於發病的季節,如不注意疏發調理,易發生於肝有關疾病。

夏季應調節情志 ,保持恬靜愉快的心情,神清氣和,切忌發怒。應晚睡早起,適當午睡,保存精力。夏季炎熱卻不宜吃冰冷食物和生瓜蔬菜,以免受寒,宜進食溫暖食物,但不宜太飽。忌食肥厚有你難以消化和腐敗變質之物。以免發生疾病。常用的食養原料有:甘蔗汁、西瓜汁、馬蹄、綠豆、烏梅、瘦豬肉、冬瓜、鴨肉、海參、蓮子等。在葯養方面可選用一些性微涼,有清暑生津作用的藥品。如菊花、沙參、西洋參、石竹等以達補氣養陰、清熱去暑的目的。身體虛弱著,可根據情況用党參、黃氏、山藥等。但不宜選過於溫熱,厚膩的補品。夏季人體的新陳代謝非常旺盛。人體的陽氣雖足,卻容易外泄。人們在夏天也容易貪涼而染病。

秋季要做到內心安寧,神志寧靜,心情舒暢,不要悲傷優思,以收神斂氣。應早睡早起,注意飲水和試用水果,以補充體內水分。在食養方面應注意「少辛增酸」,以養肝氣。因此在飲食上應少吃辣椒,蔥,韭菜,蒜等辛燥之品。多進食芝麻、糯米、蜂蜜、甘蔗。菠菜、白木耳、梨、白鴨肉、乳品等柔潤之物,老人還可多食米粥來益胃生津。而滋補津液就是秋天葯養常用的辦法。平時可服用人蔘、沙參、麥冬、百合、冬蟲夏草、核桃仁、杏仁、川貝、胖大海等益氣滋陰藥品。秋分至立冬易發燥病,可用百合、党參、麥冬、甘草等,以防秋燥。秋屬金,主斂肅,應於肺。此時天氣涼而風勁急,地氣肅而物變色,氣候燥邪乾澀,易傷肺之津液,引發與其有關病。

冬季應注意神情安靜,不要使性志過急,過怒,過悲。冬季起居調養應早睡晚起。冬季應注意保持室內溫度;衣著方面,應以溫暖舒適,氣血通暢為原則。冬季主張進熱食,並給予溫補陽氣類膳食。可選用羊肉、狗肉、蝦、韭菜、麻雀蛋、木耳、龜、藕,等。不可食生冷食物。冬季還應注意多食用些菠菜、豆類等,不宜過飽,食用後可推腹,以助消化。葯養方面,冬季葯養原則為溫補元陽。通常,北方氣候寒冷,宜用溫補之品,如鹿茸、桂圓、枸杞、首烏等;南方宜用溫潤之品,如人蔘,菟絲子、桑寄生、熟地等。冬屬水,應於腎,主閉藏。冬季,寒臨大地,萬物收藏,寒為陰邪,易於腎陽。養生應避寒就暖,斂陰護陽,以收藏而養腎氣。上文參考《中醫入門》一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上醫治未病 下醫治已病
中醫治療「過敏病」
頸椎病,中醫治療法!
中醫治療腎病八法,病理病機證治方葯
糖尿病與中醫治療
小兒癤病的中醫治療
中醫治人,西醫治病,西醫醫生都是飯桶
中醫治胃病,極好!
中醫治病,得瞧人
乙肝難治癒,老中醫帶你了解中醫治療,助你成功轉陰!
腎病用中醫治療真的好嗎?中醫治腎病的優勢到底在哪裡?
中醫治病重在「疏導」!
中醫是怎樣治病的?送您通俗易懂的中醫治病方法
中醫治乳腺癌,可延長病人壽命!
皇帝生病,御醫醫治無效導致死亡,御醫會有什麼後果?
中醫偏方真的能治腎病嗎?中醫治療腎病的原理到底是什麼?
中醫治療失眠症
中醫治病,必求於「本」
心病該如何醫治?
中醫治未病的歷史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