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別因自己的焦慮,讓孩子承受Hard模式的成長!

別因自己的焦慮,讓孩子承受Hard模式的成長!

前幾天後台收到一條留言:

請問Go姐,一歲以前的孩子應該怎麼教育?

講真,這麼宏大的問題,Go姐足足懵了一秒鐘。但是下一秒,我就猜到了這應該是一個焦慮的新手媽媽。一歲前的寶寶,家長在照顧上更傾向於吃喝拉撒的餵養問題,忙完這些,已經佔據和孩子清醒時間的大部分,想去嘗試教育,一個是沒有時間,最重要的也不知從何下手。而且互聯網時代,不怕你不想了解知識,而是聲音太多無從選擇。往往看了一篇雞血滿滿,用到自己孩子身上往往不適用,結果就是焦慮孩子又質疑自己,常常沮喪的不要不要的。

我應該說中了大部分新手媽媽的心態,因為作為過來人,我也曾經焦慮過這些事情。其實直到小朋友上了一年蒙園,慢慢跟隨老師調整家園共育的節奏,放下焦慮,漸漸理清楚一些頭緒。

一、無論何時,請支持孩子發展自己的內在驅動力

內在驅動力最近經常被人提起,我自己當初被蒙式圈粉,也是因為它非常注重孩子內在驅動力的引導與培養 。比如,蒙式教室的工作是孩子們自由選擇的,玩水也好,剪紙也好,都是孩子主動選擇的,完全由孩子們自己的內在興趣去主導。

許多媽媽覺得,我在家也讓孩子澆花,也讓孩子做蒙式遊戲,他選擇幹什麼我就讓他做什麼,是不是就會培養出孩子的內在驅動力?

答案,不一定。

因為經常會有媽媽在後台留言問我,為什麼那些小遊戲我都按照你說的準備好了,但是到頭來孩子看一眼就跑開了。

我們先不回答這個問題。聽我說一個讓我觸動的事情。

我家小捲毛現在兩歲九個月,從四個月開始通過吃手接覺睡整晚覺之後,這個習慣幾乎伴隨她到現在。我其實一直都不太介意,也諮詢過學心理的朋友,想吃就讓她吃好了,某個階段有這個心理需求。也看過江湖上各種奇葩的戒吃手方式,雖然很多立竿見影,但是我依舊擔心這些方法對她產生一些不好的心理影響,所以在自己能接受的範圍內打算慢慢引導,但是最近學醫的朋友提醒我說,三歲前還是要儘快戒掉了,因為吸吮手指會影響口腔發育可能會給整體的面部帶來影響。本來我相對平靜的心態一下子就被這句話給點燃了。女寶媽,說不擔心顏值那是瞎掰,兩權相害取其輕,一種當斷不斷必留後患的即時感。心理問題慢慢修復,是不是先把面子問題先解決掉,要不要採取點強硬措施?

剛巧我當天去接孩子放學,主班老師告訴我最近兩個月在學校里都在引導她戒掉吃手的事情,而且頗見成效,只是她還沒有完全脫離對手的依賴,現在午睡已經在老師講故事的情況下可以不依賴吃手睡覺了,但是在一些有陌生人的場合還是需要吃手的。老師希望我在家裡也能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告訴她如同長大了不在需要尿布一樣,大寶寶也不需要吃手了,在孩子焦慮的情況下,也不要拒絕孩子吃手多鼓勵與陪伴,給與孩子內心的力量,更好地建立孩子的安全感,通過孩子內心的強大意志力去克服吃手的心理需求。這個過程雖然緩慢,但是是在逐步建立孩子意志力和激發內心驅動力的過程,非常關鍵,更需要成人能給予孩子更多的幫助。

這個溝通過程讓我一下子意識到,內心驅動力這件事,絕不僅僅是限於我們通過一些遊戲活動來支持他們的發展,對於0-6歲的孩子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的小事中點滴培養。要知道,比如走路,說話這些都是人類本能的需求在指引孩子的發展,這些具有發展意義的行為,其實都能看出他的意志力水平的。

那麼,如何在家庭環境中更好支持孩子內心驅動力的發展?

首先,在面對讓我們焦慮的問題的時候,不要急於糾正,而是去思考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有一次我曾在超市門口見到一位長輩強行拉出孫子的手,還大聲呵斥,「不能吃手知不知道!」結果孩子越吃越勇,手被拉出來之後還嚎啕大哭。其實,孩子必須具備我們期望的反應能力,並且靠自身能力做到,而不是讓我們命令就可以奏效的。當出現問題了,作為家長首先應該來反思自己的言行,而不是不分緣由的去糾正。

比如吃手這件事,不同年齡的需求是不同的。像小捲毛這麼大已經不是簡單的生理需求問題,更多是指向安全感的建立問題。因此要求家長在對待上也有有所區別。

第二,有效的鼓勵,持久的鼓勵。

現在小捲毛在家裡都會跟我表白,據說在教室里也是一樣,經常和別人說起「我長大了,我不吃手了」。我也會鼓勵她說,「是的,寶貝長大了,可以像不用尿布一樣,不用小手了。」然而她依舊會在很多不安的時候,或者是晚上睡覺的時候吃手。但是總體來說,她能意識到吃手是不對的事情,自己不斷地重複這些話,實際上也是建立自己內心意志力的過程,整個吃手的時間是在減少的。我偶爾也會看到她想把手放到嘴邊,剛放上就拿出來,或者把手背到身後,這些細節的動作都是她依賴自己主觀的意識去克服。而這時候,如果我看到了我都會用她喜歡的動畫片《超級飛俠》里的經典台詞告訴她」你做得到」!

所以,接下來我也會像她不斷念叨「我長大了不吃手」一樣,把「你做得到」重複很多遍,給她持久的鼓勵。耐心等待她內心的強大。

第三,一定不要拒絕的孩子的需求

家長在幫助孩子糾正行為習慣的時候,很喜歡立竿見影。抱著一步到位一勞永逸的心態,往往適得其反。孩子的成長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在陪伴成長的過程中,如果我們的著眼點不局限於眼前,而是從一個趨勢上去看待孩子的發展,那麼很多眼前的焦慮都會找到合適的出口。

像小捲毛,吃手有時,不吃手也有時,撒潑打滾有時,乖巧懂事也有時,但是總體來說,她的方方面面能力都在發展,吃手這件事,也能看到她自己從拒絕到有意識的去控制這件事情。所以,當她偶爾還是需要吃手的時候,我會思考是因為太無聊無事可做,還是因為覺得不安全需要慰藉。前者來說,可能需要我在陪伴方式和質量上努力,但是後者,我不會幹預她吃手,但是我會通過擁抱安撫和聊天來緩解她的焦慮。

總之,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喚醒她自己內心的力量。

現在回答開頭提出的問題,為什麼孩子不喜歡你給她設置的遊戲?

因為每個孩子只有在做自己內心喜歡的事情的時候才有興趣關注啊。而我們要做的是了解自己的孩子的真正需求。無論生活和遊戲都是同樣的道理。

內心驅動力如此之重要是因為這個世界少之又少的一些人,明白自己的喜好並為之投入,掙脫出大眾選擇束縛聽從內心活出自我。人的一生並不是很長,如果不是為了自己心中所愛而活,是很遺憾的事。

二、力所能及,為孩子提供豐富的生活體驗

這一點,大家不要理解偏差,豐富的生活體驗,包括但絕對不限於親子旅行,逛博物館,看音樂會,學習各種特長,這些固然重要,但是我們並不能忽略日常生活給孩子帶來的生活體驗。

在蒙式教室的環境布置,都會有日常生活區。日常生活練習的工作是由真實的、適合孩子體能的活動所組成。其實可看出來,蒙式教室里的生活區的布置就是盡量還原一個有序的真實生活的狀態。每一份工作都是真實並且有目的性的。而讓孩子有機會練習所有動作的活動場所其實就是他們生活的環境,這個環境包括家庭和學校。

體驗生活,是有機會學會控制身體,學習使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東西。比如吃飯,穿衣,整理玩具這些基礎的小事,做家務逛超市,這些日常瑣事其實都在鍛煉著孩子非常重要的能力。因為這些活動是在幫助他們適應他所生活的環境,讓他獲得成為一個有能力可以掌控環境的人的滿足和自信,獲得很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日常里我們能為孩子做什麼?

「力所能及」,不要求你做更多,而是其實你已經做得足夠好,如果還有提升的空間,那麼就努力克制自己想要替孩子做某件事的衝動,靜靜觀察,不常去打擾,為孩子提供階段性,連續性,和不斷挑戰的工作。

階段性和連續性比較容易理解,一方面要求我們追隨孩子的腳步,根據他們的需求不斷的來提供有意義的遊戲和活動,不能今天覺得要鍛煉孩子穿衣服,就放手讓他們做,第二天時間來不及,就自己幫忙做。而有挑戰的工作,會相對難理解一些,這裡不得不提到「最近發展區」的這個概念。

這個概念最早由蘇聯建國時期卓越的心理學家Vygotsky提出的,他與皮亞傑是同一時期的人物。這個理論最早應用於學齡兒童,後來逐步應用於嬰幼兒。

他認為孩子能獨立達到的水平與在父母或老師的指導下能達到的水平,之間的差距就是「最近發展區」。這時,如果能給予細緻耐心的指導,新的認知發展就有可能發生。

在幫助之下能做到的事情,恰恰是需要家長認真觀察才能做到的。而這個體驗並不需要捨近求遠,往往就存在與我們生活之中。尤其對於0-6歲的孩子,日常生活中所練習到的能力,就像是一座大樓的地基,根基穩固,才能建起更高更堅固的大樓。

具體做法可以戳鏈接複習我們以前的推送

三、遇到問題,不要總想著教育,而是示範給他正確的樣子

在蒙氏園裡,教孩子的不是老師,而是環境。老師的工作讓孩子和環境互動,是在TA需要幫助的時候示範。這些示範不是一次,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給孩子示範正確操作。

回頭來看我們家庭,縱然做不到像教室一樣提供完備的無知環境,但是我們不能忽略自己作為孩子的啟蒙老師的重要作用。

接觸了這麼多蒙氏媽媽,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很多人並不是以選到蒙式園才是自己最後的目標,而是真正追隨孩子的腳步做力所能及的改變,尊重他的成長發展,並且讓自己成為孩子的榜樣。是的,幼兒園不是最重要的,家庭教育才是。

如何做?可以戳鏈接複習

如果那些深奧的教育理論讓你總是困惑和焦慮,索性放一放,因為我們和孩子朝夕相處,我們本應該比任何專家都了解自己的孩子。哪怕新手父母沒有經驗,但是至少我們擁有愛心,去分辨孩子在生活中的細緻情感;擁有耐心,時刻尊重孩子合理需求並試著了解,而不是等到孩子在情緒激烈表達時才有覺察。

蒙氏教育之所以能讓很多父母一見傾心,在我看來,它更是是一種生活的模式和態度。彌補了我們成長中缺失的教育觀念,改變了家長的內心世界,甚至讓我們反思原生家庭種種弊端,和自己的孩子重新建立了平等尊重的親子模式。

所以今天的這些分享,是我在小捲毛同學上學一年之後慢慢梳理出來,作為一個自帶蒙特梭利標籤的育兒公眾號的作者,我的想法和做法固然來自於蒙氏體系,但是從實操層面上說又不僅僅局限於你是否是深入了解過蒙特梭利,因為這些本應屬於家長的工作。在寫下這些文字的背後,我雖期待你們閱讀我的文章,但是同時我也不建議你們花費太多時間放在零零散散的閱讀中,也許一些心得體會可以掃清大家在育兒中的障礙或者誤解,但是我更期待的是某一句話或者某個理念能觸碰到你的內心,讓你能夠靜下心來重新看待家長的角色,蒙氏著作也好,其他流派也罷,請務必自己親力親為的去閱讀了解,從一個體系里去看待育兒的全過程。養孩子的過程,沒有萬能鑰匙一招鮮,放下焦慮,真正需要的是根據自己孩子的節奏是持續的有耐心的付出努力,做家長本該做最擅長的事。

教育要求的只有一項,藉由孩子的內在力量,來達到自身的學習。

願我們共同成長。

周末愉快~

---暑期閱讀系列---

---好玩的很多,別錯過---

---思維培養---

進入後台菜單欄,點擊MamaGo「蒙氏專欄」,

在線學習全網最專業、最系統的家庭早教家長課。

也歡迎您把喜歡的文章轉發到朋友圈和其他父母分享。

GIF/161K

大師級蒙氏專家攜手

MamaGo在線課堂」

海量講座乾貨資源免費提供,

為了孩子,只願身為家長的你,能多讀一篇是一篇

? 知名蒙式教育專家-何小梅:早期教育不要錯過蒙特梭利

? 獲得台灣AMS/AMI雙重認證的資深蒙式教師-譚永顏:如何在家蒙特梭利

? 教育心理學博士、美國正面管教協會候選導師-邢子凱:正面管教-堅定與和善!

? AMS認證教師、前伊頓園長-周丹:如何觀察孩子

? 兒童美術教育資深導師-劉海娟:如何利用美術活動培養創造性思維

? 資深心理諮詢師、治療師-徐靜:情緒管理-孩子不乖怎麼辦?

?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P.E.T父母效能訓練師-雲香:如何處理與家人在育兒上的衝突?

? AMS認證資深教師-張京津:蒙氏家庭環境創設

? 中國音樂家協會奧爾夫專業委員會骨幹教師-海波:奧爾夫-音樂環境創設

? AMI/AMS會員、心元教育機構總裁-張愛民:中西方文化精華巧結合

? AMI協會會員、資深蒙式教育培訓師-安偉峰:自由與限制

? 中國音樂家協會奧爾夫專業委員會骨幹教師-海波:如何選擇奧爾夫音樂

? 資深嬰幼兒語言培訓師-王倩宜:英語啟蒙

? 美國蒙特梭利協會0-3、3-6認證,資深蒙氏教師-俞敏:家務也蒙氏

?美國蒙特梭利專家,AMS培訓培訓中心主任吳曉輝:如何給寶寶講解世界名畫

? 國際著名蒙式老師愛徒,資深蒙氏教師-李佩:如何在家玩轉蒙氏音樂環境

? AMS認證資深教師、北師大英語教育碩士-劉雪瑩:如何在家進行英文親子閱讀

? AMI認證資深教師,專註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Lucy Liu:觀察孩子

? AMI認證資深教師,Lisa:隔代教育

?AMS認證資深教師,Angela: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日報雙語新聞 的精彩文章:

他擁有75個孩子,神奇到讓所有華盛頓市民崇拜
如何判斷新生兒在夜間睡眠的呼吸是否正常?

TAG:中國日報雙語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用 Kindle 的盈利模式,讓孩子不必放下 iPad 也能閱讀養成
絕地求生lyb模式怎麼打,如何才能夠做一個合格的lyb?
父母對孩子的3種回應模式,你選擇哪一種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搞笑GIF:大妹子,你可真會玩,成功的打開了自黑模式
Jeff:我們也想做吃雞模式,但難度很大
父親愛你的模式,從來都只有成全你,犧牲自己
守望總監Jeff:我們也想做吃雞模式,但是難度很大
當孩子抱怨「不會,做不到」時,你的應對方式決定了他一生的思維模式!
「為保護用戶個人隱私,你是否願意改變Facebook的商業模式?」
有了這款握柄,你可能會愛上Switch的掌機模式
當孩子抱怨做不到時,你的應對方式決定了他一生的思維模式!
Windows10S成為一種模式,而不是一個版本,因為微軟改變了它的定價
baby現場開始黑老公模式,給自己的紅包太小了,還嫌棄自己這一點!
師父為什麼這樣講?他的思維模式是怎麼樣形成的?
用母子模式相處的夫妻是怎樣的?
iPhone也有遊戲免打擾模式,再也不用羨慕安卓了
iPhone沒有遊戲模式?那是你還不會用
當孩子不想上學,父母尤其要警惕的一種兒童心理模式
當孩子抱怨「做不到」時,你的應對方式決定了他一生的思維模式
成功,你缺的不是方法,而是思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