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留名的五大太監:除了蔡倫和鄭和,你還知道誰?
一提到古代的太監,大多數人腦海中就想到了秦朝的趙高、明朝的魏忠賢及劉瑾等人,他們因某些身體上的缺陷而導致心理出現問題,在掌權之後殘害忠良,無惡不作,成為遺臭萬年的大太監。儘管大多數太監心理都相當陰暗,可謂是壞事做絕,但也有極少數的人因其貢獻而青史留名,今天作者就給大家介紹一位青史留名的五大太監。
第一位:蔡倫
蔡倫,東漢時期的太監,本來也是默默無聞,後因有功於太后獲得了升遷的機會,成為中常侍,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地位相當顯赫。蔡倫任尚方令後,工作相當輕鬆,沒事的時候就進行一些科學研究,並最終通過總結以往人們的造紙經驗,革新造紙工藝,發明了「蔡侯紙」。
蔡倫的造紙術,被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因此被尊奉為造之鼻祖,在《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倫位居第七位。
第二位:鄭和
鄭和,原名馬三保,本來有著相當幸福的童年,卻在明朝大軍攻破雲南後,年僅10歲的馬三保就被閹割成太監,並進入朱棣的燕王府中,成為一名端茶倒水的小太監。經受如此大的打擊,年幼的馬三保並沒有放棄對生活的希望,後因頭腦靈活深得朱棣的賞識。
在靖難之役時,鄭和立下赫赫戰功,朱棣登基稱帝後,御賜鄭姓,並任命他為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於司禮監。為了揚我大明國威,明成祖朱棣先後派遣鄭和七次下西洋,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壯舉,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
第三位:司馬遷
司馬遷,西漢時期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曾任太史令一職,漢武帝對他的印象也不錯。後來,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入獄,因家裡拿不出巨款贖身,被處以宮刑,本想一死了之,但為了完成曠世巨作《史記》,就默默地忍受了下來。最終,司馬遷不顧世人的嘲笑,歷經千辛萬苦,完成了《史記》的創作,令後人佩服。
第四位:張永
張永,明武宗時的宦官,與大太監劉瑾同為八虎,卻一直與劉瑾對著干,向武宗告發劉瑾罪狀,最終幫助皇帝剷除了無惡不作的劉瑾。另外,王陽明曾因事受人誣告,皇帝本打算問罪於他,多虧張永挺身而出,為其辯解,使得王陽明免遭奸臣的陷害。
第五位:寇連材
寇連材,晚清時期的太監,北京昌平人,為人相當耿直,也讀過幾年私塾,十幾歲的時候就娶妻生子。23歲時,寇連材已經是三個孩子的爸爸,但因為家境困難,且連遭橫禍,為了維持生計,在朋友的介紹下入宮做了太監。由於他年輕,長得一表人才,且聰明能幹,做事精細謹慎,很快成為慈禧身邊的當紅太監。
寇連材從小就有正義感,對慈禧獨攬大權,對西方列強卑躬屈膝之事相當不滿,曾多次力諫,卻遭到慈禧的呵斥。之後,寇連才仍不死心,並決定以自己之死讓慈禧太后認識到錯誤,就寫了一封奏摺,羅列了慈禧的10大罪狀,被慈禧憤怒處死。
客觀來說,寇連材是中國太監史上一個少有的忠義之士,他的死令光緒皇帝痛哭流涕,一連幾日不進飲食。梁啟超稱其為「義烈宦官」,並為其作《烈宦寇連材傳》,成為值得尊敬的太監。


※張飛偶遇美少女,搶回家做老婆,生的兩個女兒,都成了蜀漢的皇后
※此人被稱為日本「司馬懿」:靠隱忍、長壽篡奪大權,相似度99%
※中國改名最成功的一座城市:原名俗不可耐,現名卻美的令人窒息
※紀曉嵐送給大師一幅對聯,大師高興萬分,明白其意後,差點沒氣死
※為防止後宮專權,漢武帝和朱元璋各用了一種辦法,令人不寒而慄
TAG:史學界的9527 |
※12歲就成為太監的鄭和為什麼還會兒孫滿堂?鄭和真的是太監嗎?
※從太監到英雄,鄭和憑的是什麼?
※《山海經》是真的嗎?嬴政的父親又是誰?鄭和七下西洋為了什麼?
※鄭和下西洋:如何解決語言溝通的障礙?朱棣的一個做法太厲害了!
※朱棣為何拒絕了鄭和從西洋帶來的侍女呢?真相讓人笑掉大牙!
※朱棣為何拒絕了鄭和從西洋帶來的侍女呢?
※大明皇帝姓朱,但為何要賜鄭姓給鄭和、鄭成功?
※藩王被削文臣又少怎麼制武將?朱棣:王彥、鄭和你們
※鄭和下西洋的鄭和是個太監?還是一個生了孩子的太監?
※鄭和VS哥倫布,到底誰才是海上的王者?
※七下西洋的大太監鄭和子孫滿堂?泰國女教授聲稱自己是鄭和後代
※鄭和不是稱為三寶太監嗎,為什麼泰國有他的後代
※鄭和下西洋的檔案被誰毀了?專家:乾隆嫌疑最大!
※天朝上國有錢、也有人、更有船的鄭和,為何不如麥哲倫、哥倫布?
※《山海經》記載的奇人,鄭和帶了1個回來,朱棣大呼:不可能!
※大明朝4個著名的寺人:三寶太監鄭和,千刀萬剮劉瑾
※明朝七下西洋的大太監鄭和子孫滿堂?泰國一女教授自稱鄭和後代
※朱棣主持的鄭和七下西洋,宣揚國威,為何鄭和死後就被叫停了呢?
※《中國大歷史》之鄭和下西洋:幾乎被抹去的壯舉
※小葉紫檀真的是鄭和下西洋帶回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