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南北朝佛寺建築布局初探之大殿與塔的格局

南北朝佛寺建築布局初探之大殿與塔的格局

從拿地到蓋好一座廟中間所要了解的政策、規劃、籌資、設計、建設的全過程,寺院住持必備技能。

隨著佛殿漸漸居於寺院之中心地位,佛殿的體量與尺度也日益擴大,直至達到了與帝王宮殿中正殿相同,甚至更大的規模:面廣13間。這種將正殿設為13間的做法,很可能在南北朝時就已經出現,事見《法苑珠林》:

昔苻堅伐晉,荊州北岸並沒屬秦。時桓沖為荊牧,邀翼法師度江,造東寺,安長沙寺僧,西寺安四層寺僧。苻堅歿後,北岸諸地還屬晉家。長沙、四層諸僧各還本寺,西東二寺因舊廣立。自晉宋齊梁陳氏,僧徒常數百人。陳末隋初,有名者三千五百人,凈人數千。大殿一十三間,惟兩行柱,通梁長五十五尺。欒櫨重疊,國中京冠,即彌天釋道安使弟子翼法師之所造也。自晉至唐,曾無虧損。殿前四鐵鑊各受十餘斛,以種蓮華。殿前塔宋譙王義季所造。塔內塐像,忉利天工所造。佛殿中多金銅像,寶帳飛仙,珠瓔華珮,並是四天王天人所作。寺內僧眾,兼於主客,出萬餘人。

翼法師所建荊州寺院平面示意圖

由釋道安弟子曇翼在荊州長江南岸所創寺院,其大殿面廣13間,進深兩柱間距離55尺,且欒櫨重疊。這儼然是一座尺度雄大、空間宏闊、斗拱層疊的大型殿堂。若以其每間平均開間為1.5丈計(假設當心間為1.8丈,兩側各次間均為1.55丈,兩稍間為1.5丈,兩盡間為1.2丈,摺合每間1.5丈),大約面廣19.6丈,若進深僅前後檐用柱(惟兩行柱),用通梁則進深5.5丈。以一東晉尺合今尺24.5厘米計,則大殿總面廣為48.02米,前後檐柱所用通梁長13.475米。因是13間殿,可以設想這是一座周匝副階式建築,殿身11間,前後用兩柱設通梁,殿身前後用副階廊。以副階廊進深1.2丈計,則殿總進深約為7.9丈,合今尺19.355米。儘管東晉尺比較短小,這也應該是一座規模很大的佛殿了。殿內又多金銅造像,與人們所熟知的後世佛寺中的大殿在外觀尺度與內部陳設方面已經沒有多少差別了。

翼法師所建13間殿柱網平面推測圖

翼法師所建13間殿柱網剖面推測圖

翼法師所建13間殿柱網立面推測圖

據《高僧傳》,曇翼曾隨道安在襄陽檀溪寺,後赴江陵營長沙寺,後又因戰亂避居江陵上明寺,復於彼立寺。戰亂結束後復會江陵,修復長沙寺。《法苑珠林》所云翼創之寺,疑即在避居上明寺時所創寺院,其址仍應在荊州長江南岸。

由平面布局來看,這是一座前塔後殿式的佛寺格局。只是塔與殿並非同一時期建造的。這也說明在南北朝時期,佛寺的格局開始由北方的「以塔中心,周匝廡房」式格局,以及漸漸在南北方都曾出現的「殿前塔」式格局,與南朝時期南方的「前佛殿,後講堂」式格局,兩者加以綜合的結果,從而形成了「前塔後殿,殿後設堂」式的寺院格局。其殿前為佛塔,殿後或還應該有講堂及僧舍。

大象佛學圖書館平台聲明

本文來源 |教你蓋好一座好廟| 。本平台所有影音圖文,都各自註明來源及作者,請重編錄用者註明出處及作者,以尊重其著作勞動,否則將被視作侵權。

正聞熏習 柔和質直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禪堂有啥用?
緣起的多重含義
顓愚觀衡禪師:痛批禪講律三種修行人之弊病
唯識學以「三自性」「二無我」 闡釋諸法實相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重現梁思成手繪圖上的古建行之《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老豬實拍亞洲佛光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內部情況
中國最古木構建築五台山佛光寺東大殿封閉大修十年系誤傳
金代山西五台縣延慶寺大殿
《槐原大殿——女登廟》劉啟文
北京故宮裡面積最小的外朝三大殿
西遊記珍貴劇照:觀音菩薩與唐僧面見唐王的大殿正是紹興禹王殿!
九華山普濟寺大殿佛像貼金活動
永樂寺大殿二樓封頂工程開工
為何寺廟的布局都是韋馱菩薩站在彌勒佛身後,面對著大殿呢?
滁州這座寺廟位於琅琊山上,最古老大殿卻供奉道教玉皇大帝
俄羅斯沙皇加冕的殿堂有多富麗!稀世珍寶全方位布滿整座大殿
城外聖保祿大殿古迹區對外開放,重現中世紀的羅馬
俄羅斯沙皇加冕的殿堂有多富麗!稀世珍寶全方位覆蓋整座大殿
西藏哲蚌寺措欽大殿壁畫搶救性保護修復
中國現存最早的木結構建築,南禪寺大殿屹立千年不倒
五台山最大密宗寺廟菩薩竟「身插一箭」 大殿晴天滴水至今成謎!
佛光寺東大殿研究的幾個問題
斗羅大陸:武魂殿兩大殿堂,教皇殿只是擺設,另一殿強者如雲
凈土宗寺院的大殿中,往往供奉接引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