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作為西周重器,這四件作品都堪稱傑作,件件價值連城

作為西周重器,這四件作品都堪稱傑作,件件價值連城

【NO.1大盂鼎】大盂鼎,高101.9厘米,口徑 77.8厘米。圓形,立耳,深腹,三柱足,頸及足上部飾獸面紋。為康王時貴族盂所作的祭器。傳為清代道光初年於陝西岐山禮村出土。大盂鼎造型雄渾,工藝精湛。其內壁鑄有銘文19 行 291 字,記述康王命盂管理兵戎,並賜給香酒、命服、車馬及1700餘名奴隸之事,為研究西周奴隸制度的重要史料。原器出土之初,為岐山豪紳宋金鑒所有。後因家道中落,此鼎被其後人以七百兩銀子轉讓到西安。後來,又曾一度為左宗棠所有,數年後為答謝潘祖蔭的厚恩,左宗棠以此鼎相贈。此後,大盂鼎便成為潘家的傳世之寶,供於蘇州潘家大堂。1952年由潘氏後人獻出,現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大盂鼎》拓片局部】銘文載康王向盂敘述周文王、周武王的立國經驗。認為文王、武王得以卓越的業績立國,主要是由於其臣屬從不酗酒,每逢祭祀,認真、恭敬,而商王的亡國教訓就在於沉迷於酒。由此告誡盂要效法祖先,忠心輔佐王室,並賜盂命服、車馬、酒與邦司、人鬲等。盂在銘文中說明作此鼎也是為了祭祀其祖父南公。大盂鼎銘文是史家研究周代分封制和周王與臣屬關係的重要史料,一向為史學家所重視。大盂鼎又稱盂鼎,之所以冠以"大"是為了區別於小盂鼎。這兩個鼎同出,但小盂鼎原器已失,僅存銘文拓本。

【《大盂鼎》拓片局部】

【NO.2散氏盤】被譽為「晚清四大國寶」的西周青銅器文物珍品——大盂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盤、散氏盤,曾轟動一時。而這塊散氏盤,因銘文中有「散氏」字樣而得名。有人認為作器者為夨,又稱作夨人盤。傳清乾隆初年於陝西鳳翔出土。高20.6厘米,口徑54.6厘米。圓形,淺腹,雙附耳,高圈足。腹飾夔紋,圈足飾獸面紋。內底鑄有銘文19行、357字。內容為一篇土地轉讓契約,記述夨人付給散氏田地之事,並詳記田地的四至及封界,最後記載舉行盟誓的經過。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清康熙時,揚州徐約齊以重金購自歙州程氏,後又歸於揚州洪氏。清阮元曾翻鑄此盤,也有銘文拓本傳世。嘉慶十四年,仁宗五十大壽時,新任兩江總督阿毓寶從揚州鹽商購得此盤貢入內府。歷經道、咸、光、宣四朝,因年久失查,不知所在,1924年遜清內務府清查時,發現於養心殿庫房。1935年《散氏盤》隨清宮其它文物移交北平故宮博物院,抗戰時曾南遷,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散氏盤》拓片】散氏盤,其銘文結構奇古,線條圓潤而凝鍊,字跡草率字形扁平,體勢欹側,顯得奇古生動,已開「草篆」之端。因取橫勢而重心偏低,故愈顯樸厚。其「澆鑄」感很強烈,表現了濃重的「金味」,因此在碑學體系中,佔有重要的位置。現代著名書法家胡小石評說:「篆體至周而大備,其大器若《盂鼎》,《毛公鼎》,……結字並取縱勢,其尚橫者唯《散氏盤》而已。」

【《散氏盤》拓片局部】

【NO.3 毛公鼎】毛公鼎,現存台北故宮博物院,是金文的經典名作。傳清道光末年於陝西岐山出土。高 53.8厘米,口徑47.9厘米。圓形,二立耳,深腹外鼓,三蹄足,造型端莊穩重。頸部飾重環紋及弦紋各一道,簡樸庄毛公鼎嚴。腹內鑄有銘文 32行、499 字,毛公鼎因作者毛公而得名,是現存青銅器銘文中較長的一篇。全文道先追述周代國君君主文王武王的豐功偉績,感嘆現時的不安寧,接著敘述宣王同命毛公,委任他管理內外事務,擁有宣布王命的大權。宣王一再教導毛王要勤政愛民,修身養德,並賜給他以一些器物以示鼓勵。毛公將此事鑄於鼎上,以資紀念和流傳後世。

【《毛公鼎》拓片】這是一篇典型的西周冊命銘文,但不拘泥於傳統的冊命體例,分五段,各段均為「王若曰」起,顯然是出自當時(周成王時,公元前1115-1079年)史官之手。全銘文辭精妙而完整,古奧艱深,是西周散文的代表作,例如文章的第一段:「王若曰:「父歆,丕顯文武,皇天引厭劂德,配我有周,膺受大命,率懷不廷方亡不覲於文武耿光。唯天將集厥命,亦唯先正略又劂辟,屬謹大命,肆皇天亡,臨保我有周,丕鞏先王配命,畏天疾威,司余小子弗,邦將曷吉?跡跡四方,大從丕靜。嗚呼!懼作小子溷湛於艱,永鞏先王」。」

【NO.4 虢季子白盤】西周宣王時,虢季子白曾率「天師」伐「太原之戎」,得勝以後,在周廟受到周夷王的嘉獎。為了紀念這一盛事,特為鑄造了此盤。據傳,此盤清道光年間出土於陝西寶雞虢川司,為西周著名重器。虢季子白盤內底部有銘文八行字。長篇銘文不僅有史料價值,也是先秦書法代表作經過輾轉流傳,1949年後由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

【《虢季子白盤》拓片】《虢季子白盤》器形宏大,紋飾精緻,銘文很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也是研究西周晚期政治、軍事的重要史料。銘文書法的藝術性十分突出。銘文字形較大,結構嚴謹,筆畫圓潤遒麗,布局和諧,體勢在平正、凝重中流露出優美瀟洒的韻致,已開《石鼓文》、《秦公簋》的先路,是西周金文中具有代表性的書法藝術之精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周 的精彩文章:

甘肅省出土西周玉器清晰圖
車的最早起源,後來變成了戰爭利器!
稀奇古怪青銅器酒器篇(爵)
走獸形象銅器,國之瑰寶,可惜很多都收藏在國外的博物館

TAG:西周 |

您可能感興趣

歷史上遺失的五大神器重寶,件件價值連城,堪稱國家重器
西周青銅重器「作寶彝簋」
俄頭號盟友向美低頭,答應一離譜條件,只為購買這一重器
平戎 | 軍火才是定海神針!這一件重器就撬動了亞太到中東整個的地緣格局。
國之重器!這種船堪稱五常專屬,未裝武器卻作用巨大,數量非常稀少
都說航母是國之重器,那它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10年磨一劍,中國又一件自主製造重器
核力量作為國之重器,為何這個國家節衣縮食發展核力量?
再傳捷報!這款國之重器,重要部件批量生產,大步邁向服役
遼寧艦作為國之重器,那麼成為艦長需要什麼軍銜?看完就知道了!
玉雕擺件——價值被低估的傳世重器
這一戰機正式列裝空軍!這一重器到底有多重要呢?
農民挖菜窖,挖出18件黃金重器,還有一件絕世珍寶,專家都無法估值
難道是報應?美國剛撕毀伊核條約,這一國之重器就趴窩
為了此件鎮國重器,我國兩大博物館「大打出手」,為什麼呢?
這件青銅重器命名有誤,專家為糾正努力30年,但錯誤還在繼續!
貿易戰中國還有1張王牌:這件國之重器就快亮相了
重器推薦!國大師李昌鴻力作「一節竹段」
這一新式材料,不僅撐起了大國重器,還讓中國終結了西方封鎖
這代表榮耀的「國之重器」有新消息,局座預言的關鍵數字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