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我的童年沒有王者農藥,但是有這些紙筆遊戲

我的童年沒有王者農藥,但是有這些紙筆遊戲

在智能手機還沒普及、學校還不允許帶手機的那段時間,與我同齡的一代學生既接觸不到微博、微信,也玩不著什麼手游。對於年少的我而言,除了前往學校附近的網吧打上幾把《魔獸爭霸》,幾乎就沒什麼其他的娛樂項目了。

這讓我接觸到了不少「紙筆遊戲」。那時我初中的數學老師總是拖堂,而這些簡單的紙筆遊戲就能讓拖堂時我那度日如年的感受得以緩解。後來,這樣的娛樂活動變得一發不可收拾,我們經常下課聚在一起玩,也會上課傳紙條玩,直到有一天老師操著方言指著我們的鼻子罵道:「出克!」。我們的地下活動才告一段落。

其實,在當時全國數萬家小學、初中與高中里,流行著無數種的「紙筆遊戲」,這些「紙筆遊戲」大多數有相似之處,卻又各有特色。但其中也有著一位無冕之王:五子棋。


五子棋

五子棋的玩法眾所周知,五顆同色棋子連成一線即為勝利,也正因為簡單的玩法和多變的棋局,讓五子棋充滿魅力,成為了紙筆遊戲里的翹楚,在這一話題下實在避無可避。

並且,在紙上玩五子棋,確實是與普通五子棋稍有不同的。可能大家很少會去想到這點,五子棋之所以能用紙筆很自然地玩耍,是因為它與圍棋、象棋有著本質不同——五子棋棋子在落子後完全不能移動或拿掉,因此實體的棋子就並非很必要。

我在初中、高中、大學,都在課堂上與同學用紙和筆下過五子棋,而除了表示棋子「ooxx」和「oo」的圖形不一樣,基本套路都一致。如果稍作分析,小學生常用的格子作業本與五子棋簡直是天作之合,但更多時候,我們是用橫線本、再補充豎線畫作棋盤。

擦去的鉛筆印仍然很清晰

這些「棋盤」都是利用學校分發的練習本製作而成的。製作很簡單,拿著尺子與練習本中的黑線垂直,比著尺子隨便畫上幾條,棋盤就完成了。下棋的時候,只需要用鉛筆畫上喜歡的圖形代表自己的棋子,然後直接對弈就行了。

在初中的時候,我們下五子棋是最為瘋狂的。那個時候,我們用鉛筆把空心圓當作白子,塗成黑色的圓圈來表示黑子。在一盤結束之後,再用橡皮將剛才的對局擦去,繼續下一把。這樣可以循環利用同一張紙,但是由於紙張質量問題,循環一般不會超過 5 次。

在高中時,我們不再使用鉛筆畫出自己的棋子,其原因在於用橡皮大範圍的擦拭動作很大,很容易在上課時招來老師的懷疑。我們轉而使用中性筆來畫,用圈和叉來代表原本的異色棋子。往往一張紙的棋盤節省一點,可以用兩局。這樣的棋盤,我們在高中時每個人都會做上一整本,結果不僅方便了我們,更方便了搜查的班主任。

到了大學,iPad 變成了同屏雙人下棋的工具。那個時候雖然再也不怕老師抓住自己請家長了,卻也著實少了很多樂趣,也就是在大學之後,我再也沒有下過五子棋了。

甚至有 iPad 遊戲專門來還原紙筆遊戲的體驗

編故事

這個紙筆遊戲是隨著五子棋在高中的盛行一同出現的,大多數情況下,它被用來懲罰敗者。

在最開始的版本中,我們會將一張練習本的紙撕成很多小碎塊,然後分類成「時間」、「地點」、「事件」,然後分別填上內容作為隨機牌庫,在編故事的時候每一種隨機抽取一張來構成故事。而在五子棋中輸掉的那個人,就變成了這個故事裡的人物。

大約如此

關於事件,裡面的內容絕對是充滿惡意的虛構事件。這些虛構而成的事件中還牽扯著許多校園欺凌,而這些凌辱元素絕對是加入到其中最搶手的東西。在編造出某某在什麼時間在哪裡幹了怎麼樣的一件事後,這些編造的故事會被勝者宣傳開來,並禁止敗者反駁。

後來,因為大家都心知肚明這是給敗者的懲罰,態度最後總會轉向淡然,這促使我們做出了一番改進:把它變成了類似「真心話大冒險」中的「大冒險」。大冒險的內容也由我們編製,其中多是「站起來捏住自己的鼻子轉 10 圈並走到講台旁邊再回來」這樣的內容。顯然這對於正在上自習課的高中生來說,絕對是對膽量的考驗,但為了面子,大家還是願賭服輸。

我就親眼看到過我們班的某位前三名做出過這樣的動作走上講台,結果與開門進來的老師撞了個正著的尷尬場景,結果自然還是一句:

「滾粗 key!」


猥瑣牌

當你還處於學生時代,如果住校,在寢室夜談中想必與室友會很自然地聊到幾種東西:同學的成績、相貌等等。你們也許聊過班上哪個女孩子最漂亮、哪個男孩子最帥。

但如果給這種閑聊加上一些惡意,它就會上升到「鄙視鏈」,有個叫做「猥瑣牌」的紙筆遊戲,可以說就是「鄙視鏈」最直觀的體現。「猥瑣牌」這個名字來源於知乎,一位知乎用戶形容它是「一種非常簡易、可玩性極強、同時又極其兇殘的遊戲」。

據介紹,這款遊戲的玩法是這樣的:在裁好的小紙片上寫上班上的人的姓名,當作牌平均分發給參與遊戲的人。而牌的大小是根據顏值而定的,遵循著「美女>醜女>帥哥>醜男」的規則,最終決定勝負的是你獲得勝利的次數。這種對於女生永遠強於男生的的設定,十分符合學生時代「男女不平等」的現象。而因為審美觀不同,有時玩家會爭論誰更好看,有時被議論的正好就是你自己……

這讓我想起 1994 年的春晚之中,黃宏出演的《打撲克》這款小品。在小品中,黃宏和侯躍文利用名片來打撲克的場景讓我難以忘懷。而其中對社會階層的尖銳的嘲諷,也在一張張名片被打出來之後被委婉地表達了出來。

假如說黃宏的小品中還有著如「小報記者」對「大明星」的社會階層之間的制約,那麼顏值可能在小孩子的眼裡就沒那麼許多成年人的「花花腸子」了。在這樣的「猥瑣牌」里,反映最多的可能就是孩子們對審美與喜好的表達。

《打撲克》小品台詞

這個遊戲雖然有些殘忍地將同學分為三六九等,但是如知乎上所說,至少對抗打擊能力有所增強,也能對自己顏值產生一個比較客觀的認識……

反正我堅決不玩這個遊戲。


東南西北

接下來的這個遊戲是各個地區的孩子都能接觸到的一款「紙筆遊戲」,只不過,它更需要一點「簡單的手工技藝」。而這個在當時人人都會的簡單技法,現在能夠僅憑記憶折出來的人不知道又還有多少。

這個簡單利用紙筆製作出來的小玩具上寫的「東南西北」並不真正對應地理上的方向,而是作為查看標記用的。或許你還記得類似於這樣的口令:「東,13 下,豎開」,這裡的「東」代表的就是在豎著打開這個玩具 13 下後所需要查看的標記位置了。

其實在這個玩具里,你最多只能填寫 8 段內容,內容填寫成什麼都是根據你自己而定的。不論是寫成「吉、上吉、上上吉」,還是寫成「洗碗、做飯、拖地」最終都是根據你自己的意願。這個能夠輕鬆 DIY 的小玩具,雖然在我學生時代流行了很長一段時間,但現在我也已經很久沒有玩過了。

圖片作者「月光」


打飛機/打坦克/打潛艇

這類遊戲有一個共同的原型:《海戰棋》。

它們玩起來要稍微複雜一點,首先你得先畫出四張規格相同的方格紙;然後兩個人分別在其中兩張方格紙中為自己的飛機、坦克、潛艇排兵布陣;接著再用兩張空白的方格紙指定方格互相攻擊,最後根據自定義的規則來決定勝負。

海戰圖示意

這個遊戲可供設置的規則也很少,幾乎除了每回合玩家的攻擊次數和飛機被擊落的條件之外,也就沒什麼了。遊戲很考驗玩家的邏輯能力和耐心。對於課堂遊玩的紙筆遊戲,遊戲進行的隱蔽性很強,你只需要打出幾個「中」、「死」、「空」的手勢就可以完成遊戲過程中的交流。

《海戰棋》源於歐洲,最早可以追溯到一戰期間法國根據《斗獸棋》改制的《西洋陸軍棋》。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海戰棋》在得到發揚之前,也都是一直利用紙和筆來進行。後來在 1967 年,它被放置到了塑料製作的遊戲盤中進行,成為了最早在電腦中製作完成的遊戲之一。

被裝在盒子里的《海戰棋》

類似於《海戰棋》的遊戲一直都深受玩家的喜愛,所以即便是到了今天,我們也能看到一些網頁、app 和遊戲平台里看到帶有聯機功能的《海戰棋》。


射飛機

這是一款考驗「微操」的紙筆遊戲,它在紙筆遊戲中實在很獨特,因為相對於比較策略類的紙筆遊戲,這款遊戲更注重動作,即射出鉛筆的手感與準度。

進行遊戲前,玩家首先需要在紙上畫上飛機;然後在一定的距離之外,用筆抵著這張紙進行瞄準;最後用你的手指發力,將筆推出去,而筆頭在紙上留下的痕迹就是你的攻擊痕迹,如果攻擊痕迹「擊中」了飛機,那麼這次進攻就將被視為成功。

其實你大可以把自家的飛機畫小一點……

這樣的遊戲也有不少變種,在這些改版中,飛機被改成了其他的東西,穿過不同的物品也有著不同的含義。你可以把飛機改為圓圈視作城池,攻城略地;也可以把飛機改成靶子,看誰得分最高。

玩家開發出的複雜地圖


井字棋(Tic-Tac-Toe)

這個最早在公元前一世紀就已經在羅馬出現了的遊戲,直到今天也都是紙筆遊戲里最多人會玩的。它在各地有著不同叫法:井字遊戲、圈圈叉叉、打井遊戲、圈叉棋、井字過三關……應有盡有。

《井字棋》的目的就是讓你在一個 3×3 的方格里完成三個字元、並連成一條線,這樣簡單的規則和棋盤導致絕大多數的對局都是平局。雖然井字棋有許多的套路,但只要你在每一步都做出正確的選擇,這個遊戲就一定分不出勝負。

谷歌的 Tic-Tac-Toe 遊戲

《井字棋》以其簡單的規則成為了早期電子遊戲開發的青睞之選。1950 年的《Bertie the Brain》、1952 年的《OXO》,都可以說是最早的電子遊戲。

《生活》雜誌拍的喜劇演員丹尼·凱耶剛戰勝《Bertie the Brain》AI 的照片

井字棋後來也出現了許多的變種,包括移除前六手的一子、擴大版的 9×9 棋盤、增加 3D 維度的 3×3×3 棋盤等等,簡單的《井字棋》也可以玩出了不同的花樣。

3D 井字棋


天下太平

「天下太平」這個遊戲除了紙筆,還需要玩家猜拳才能進行。這個遊戲有很多變種,也有很多別名,比如太平天國、飛機大炮等等。

遊戲的玩法是,玩家在紙上划上方格,作為堡壘,之後兩人邊喊「天下太平,你輸我贏」邊猜拳,勝者按順序在方格中寫下「天下太平」四字的一筆劃,一般是先寫完這四字者為勝。

圖片來自網路,還好不是寫「魑魅魍魎」什麼的……

另有些時候寫完「天下太平」四字後還需在方格外加其他附加圖案或符號,比如插旗、建立保護罩,最後甚至可以加入大炮或戰機,去攻擊對方的設施。被攻擊的一方需猜拳猜贏對方,方能修復設施及還擊。當其中一方的旗幟、保護罩及堡壘全被擊潰時,便輸掉這場遊戲。這樣加入新內容後,遊戲會變得非常殺時間。

從某種意義上說,如果能湊齊 5v5,它可能就是當年小學生的《王者榮耀》了……


結尾

紙筆遊戲還有很多,包括賓果、填字、數獨、畫鬼腳、塞磚棋等等,不同的紙筆遊戲都有著不同的規則,規則的制定則是許多變種,由各個地區、各個學校乃至各個玩家自己來制定。也有喜歡鑽研的人,一直把這些紙筆遊戲的內容加以擴充,甚至達到足以與一些桌游相提並論的程度。

歐美有 TRPG(桌上角色扮演遊戲)傳統,也是用紙筆,加上骰子等等,構建出一個豐富的奇幻世界,TRPG 最終發展成了 RPG,電子遊戲中最閃亮的一個分類。除此之外,也有大量的紙筆遊戲往電子化發展,有的稍作改動,就成了休閑手游。但仍然有許多紙筆遊戲不適合電子化,也許隨著各種電子設備入侵我們的生活,它們會越來越少見。

然而紙筆遊戲始終是我們一代人的年少回憶,我們依稀記得,自己曾因為它們在每一個課間都玩得很開心,當談到紙筆遊戲,你是否也會同我一樣陷入深深的回憶呢?

本文由讓手機更好用的 AppSo 精選推薦,關注公眾號 AppSo,回復「童年」獲取4 款電子寵物遊戲,感受童年的回憶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這款簡潔又漂亮的小程序,幫你做好時間管理
售價399元!這款耳機的表現有點毒!惠澤A15入耳式耳機體驗
Pixel 2 真機曝光,不是全面屏,圍觀的都散了吧
I Got Chipped:這家美國公司給員工植入了晶元
蘋果新 Emoji 還沒上線,一大波新 Emoji 又來了

TAG:愛范兒 |

您可能感興趣

這些沒有農藥殘留的蔬菜,你有經常吃嗎
王者農藥:有哪些裝備是不能同時出的?一起了解下
有個逗比媽媽是種怎樣的體驗?網友:你吃吧!我怕有農藥
農戶家的豆角沒有打農藥葉子卻捲曲,問題出在哪裡了?
花露水成分含農藥,有毒?真相是這個,原來這麼多年我們都用錯了!
「農藥」、「吃雞」只是曾經,未來遊戲還得這樣玩!
橘子皮泡水是個寶,但用不好等於服農藥,很多老年人還在這麼做!
橘子皮是個寶,用不好等於服農藥!很多老年人都在這麼做!
內涵段子:無毒不丈夫,是男人就把這瓶農藥幹了!
去農藥無殘留,果蔬就該這樣洗!
這些食物,給寶寶吃是最健康的,因為裡面幾乎沒有農藥
當下最火的手游不是王者農藥也不是吃雞,而是一隻佛系的青蛙
為什麼很多人不吃萵筍葉?是農藥殘留,還是沒營養?今天告訴你
玩「農藥」的小姐姐有多可怕?嚶嚶嚶不算啥,最後一種嚇死人
你喝王者農藥,我受不了
喝錯農藥的秀美,再也聽不到他說那三個字
這種蔬菜幾乎不打農藥,堪稱「人體腦黃金」!不知道就太虧了
沒想到以前經常見的這種野菜,都要被農藥打絕跡了,看看有你認識的嗎?
我們可能每天都會吃到農藥,但這其實並沒有很可怕
有蟲眼的菜,沒有打農藥,吃著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