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肖湘生教授:有些診斷標準實在莫名其妙!

肖湘生教授:有些診斷標準實在莫名其妙!

肖湘生教授:有些診斷標準實在莫名其妙!

醫生有負責的態度是遠遠不夠,還要有高超的臨床技能和科學的方法。

作者 | 肖湘生 教授

來源 | 醫學界影像診斷與介入頻道

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要做一名好醫生,必須以負責任的態度對待病人。(點擊藍字可查看原文。)一旦發現了病變,如何作出準確的診斷和有效的治療,僅有負責的態度是不夠的,還要有高超的技能和科學的方法。但在日常的臨床工作中,我們可以發現不少死板的、機械教條的,形而上學的也就是不科學的方法,從而大大影響醫療質量的提高。

當PET和PETCT引入中國時,我們有些專家如獲至寶,把它當作診斷的萬能神器,似乎有了它,就可以解決一切診斷問題,並在初步學習外國人經驗的基礎上以極快的速度寫出教科書,以簡單的數據劃線作為診斷標準。SUV值大於2.5即可診斷惡性病變,小於2.5即為良性。但臨床實踐很快發現許多良性病變的SUV值可以明顯高於2.5,而有些惡性病變代謝可以不活躍,即SUV值可以不高。

近幾年,隨著CT的廣泛應用,查出了過去平片不能發現的肺結節。由於肺結節術前定性診斷有一定難度,我們有些專家又有了高招:以大小劃線,大於8mm為惡性,小於8mm為良性。這就導致無數的根本不需要治療的病人白挨一刀。大家為什麼不想一想,如果診斷有這麼簡單,我們還需要辦醫學院,還需要培養研究生嗎?大家為什麼不再想一想:惡性腫瘤為什麼一定要從8mm開始長,為什麼不能從3mm、5mm長起,良性病變(包括炎症)為什麼長到8mm就不再長了。奇怪的是這種莫名其妙的診斷標準竟然在中國被廣泛採用,現在連病人都知道了,例如我診斷某病人的肺結節為良性,他說他的結節大於8mm,要去開刀,你只能啼笑皆非。

長期以來,肺結核的診斷主要依靠影像,雖然也結合查痰等臨床檢查,但多數情況下,拍一張胸片,有時也結合CT檢查,即可進行抗癆治療。這其中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過度診斷,即把其他肺病當作結核治療了,每年數以百萬計的肺結核病人,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如何避免這種過度診斷呢?專家們又想出了妙招,即必須痰中查到結核菌才能進行抗癆治療。這一招的確能防止過度診斷,但後果要比過度診斷嚴重得多。我們仔細分析一下,什麼樣的肺結核才能在痰中查到結核菌呢?一種是較重的肺結核,病灶乾酪化形成空洞,並破潰到支氣管與外界相通,另一種是支氣管內膜結核。這兩種情況只是肺結核的少數,大多數肺結核,例如以滲出與增殖病灶為主的肺結核,肺淋巴結核,即使很嚴重的血源性肺結核,例如急性粟粒型肺結核常常都不能從痰中查到結核菌。這就意味著多數肺結核得不到及時治療。或者說,較輕的、較早的肺結核得不到治療,非要拖到病情惡化形成空洞,才能得到治療,而得不到及時正規治療的病人,他們可能在等待的過程中進行不正規的治療,等查到結核菌,開始正規治療時,已經耐葯了。得不到及時診斷和治療的病人還會傳染給其他人,這種情況是十分嚴重的,有關部門應該重視。

某些醫療行為的不科學,還表現在崇洋「迷外」。毫無疑問,歐美國家總的醫療水平高於我們,我們應該學習,但現在的問題是照搬的風氣盛行。舉個小例子。例如,肺癌篩查,篩查誰呢?高危人群。誰是高危人群?他們有清晰的標準,即長期重度吸煙的人。有公式計算。這在歐美是對的。因為長期重度吸煙的人肺癌的發病率比不吸煙的人群高許多倍,肺癌篩查就查這些人。我們有些人照搬歐美的公式,我們也篩查這些人,這就不對了。因為中國的情況與歐美不同,在中國,吸煙的人群肺癌發病率很高,不吸煙的人群包括女性,雖然肺癌發病率比吸煙人群稍低,但也相當高。因為不吸煙的人大部分在被動吸煙,再就是無法躲避的大氣污染。女士們還有廚房的油煙,所以中國的肺癌篩查不能把非吸煙者和女性排除在外。

現在的醫療質量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問題,大部分醫生考慮問題為什麼會這麼簡單。原因很複雜,政府引導政策的偏頗可能是主要原因,因為現在醫生的職稱、待遇,主要與論文掛鉤,與臨床技術幾乎沒有什麼關係。

過去的醫生,天天在臨床,到我們這一代也是天天圍著病人轉,我1978年考研究生,碩士、博士各3年,實際讀了7年,天天上班讀片寫報告,研究課題也完全是臨床的。即"肺癌早期診斷、病理與X線對照",科研課題完全靠晚上和節假日,把手術切下的肺癌標本與X線片對照。現在碩博連讀5年,至少3年在實驗室,在臨床的時間很少,課題多半與臨床不沾邊,如果寫出了SCI高分的論文,很快就會提副高,如果想繼續進步,還得繼續做實驗寫論文。他們能有多少臨床經驗呢?遇到某些疑難的臨床問題,如肺小結節的定性診斷,就不會有自信,這種以大小劃線,記住洋人、專家的某些教條是最簡便省力的方法。

要全面提高我們的醫療質量,必須對醫生進行全面的臨床技能培訓,讓醫生的職稱晉陞和待遇等,與臨床技能掛鉤,讓醫生們自覺把主要精力和時間放在臨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界呼吸頻道 的精彩文章:

TAG:醫學界呼吸頻道 |

您可能感興趣

子宮的秘密:婦科醫生手記——那些你害怕的診斷名稱
大S因為醫生給的診斷報告,所以冒著生命危險生3胎 網友:實在是太拼了!
李銳教授:內鏡下的早癌診斷
馬蓉受傷診斷證明被曝光,網友發現蹊蹺:有些事情是表象的
醫生為什麼在診斷腫瘤之後不告知患者,而是和家屬溝通?
趙明威教授:DR的診斷和治療策略進展
病人診斷有重疾,醫生和家屬該不該說實話
兒科醫生:4種診斷幫你「揪出」過敏性咳嗽,早點做到的真幸運!
新生兒被診斷出腦癱,全家都怨孕婦,醫生卻說是寶爸導致!
電話診斷帕金森病:君有疾,一聽就知道?
診斷腦梗塞的標準是什麼
新生兒敗血症的診斷標準 媽媽你知道嗎?
焦慮症的癥狀和診斷標準
周杰倫小兒子診斷出「家族遺傳病」,嬌妻昆凌言論,所有人無話說
美國醫生是如何診斷抑鬱症的?
擔心醫生的診斷有誤,多看幾位醫生,真的有必要嗎?
奇葩患者VS奇葩醫生誕生奇葩診斷證明,網友:學醫學成了段子手
被診斷出婦科病,心慌慌?這6種病,其實都很「善良」
太敢說!一名博導醫生說疾病和醫療的真相:癌細胞殺不死,醫生診斷三成是誤診!
養生文化:記住「頸腰診斷歌」,立馬就知病根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