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戰狼2》讓人深思的問題:指揮員何時能夠抗命權變?

《戰狼2》讓人深思的問題:指揮員何時能夠抗命權變?

第一軍情作者:張岩松

自上映以來,《戰狼2》好評如潮。

這幾天,《戰狼2》正在全國各大影院熱映。在網上線下,有關這部電影中的演員表現、驚險的劇情設計、逼真的打鬥場面、乃至現代化武器裝備,好評如潮 。不過,筆者在看罷本片之後,對其中的一個情節印象深刻!

在影片後半部分,「老爹」率領的恐怖分子在華資工廠大開殺戒,許多中外員工紛紛倒在血泊中。殺戮開始的時候,主人公「冷鋒」因被困在一個坍塌的鐵罩里而無力制止。悲憤之餘,用手機將這一悲慘場面攝錄下來並上傳到網上。很快,現場畫面傳到了中國護航編隊的指揮中心。遺憾的是,指揮員雖然義憤填膺,卻因未接到上級允許「開火」的命令,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暴行的發生。當然,最後的劇情設計還是完美的。在中國海軍「正義的導彈雨」下,恐怖分子最終得到嚴懲!

《戰狼2》中,濫殺無辜的恐怖分子遭到中國海軍的嚴懲。

看完這部電影,筆者的心情久久未能平復。因為影片中所涉及到的情節,並本人想到了一個問題,即指揮員的主觀能動性!

眾所周知,「服從命令聽指揮」是對任何一支軍隊,任何一名軍人最起碼的要求。對於中國人民解放軍而言,更是將「一切行動聽指揮 」列為《三大紀律八項注》的第一條,讓官兵們隨口傳唱。無可計數的事例說明,「紀律與服從」是一支軍隊戰鬥力的源泉!然而,許多指揮員在執行任務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即,由於遭遇突發情況時,來自上級的指示可能已經不合時宜,倘若僵硬地選擇服從,有可能會遭致重大失敗;或者因各種地形、通訊條件的限制而造成指揮上的滯後甚至中斷。

由於機械地執行上級命令,保盧斯指揮的德軍全軍覆滅。

這個時候該怎麼辦?!翻閱一下歷史戰爭史,不難發現:不同軍人在遭遇這一情況時所做出的不同選擇:

1942年冬季,蘇聯紅軍突然發起反攻將圍城的德軍團團包圍。此時,德國人唯一的生路就是趁包圍圈尚不穩固之際全力突圍。然而,上級命令卻是「堅守陣地、等待援軍」。最終,因德國將領保盧斯選擇了「服從命令」使得數十萬德軍被殲。有意思的是,保盧斯在這場戰役中的對手、蘇軍將領羅科索夫斯基此前曾遭遇過類似的情況。就在一年多以前,德軍在烏克蘭戰線勢如破竹。面對德軍陸空協同的「閃電」攻勢,羅科索夫斯基接到了要求其「進攻」的命令。審時度勢之後,這位未來的蘇聯元帥沒有執行這個命令,而是命令部隊轉入防禦,用「大炮消滅敵人」。結果,他成功了。

在沒有上級命令的情況下,王近山打掉了「皇軍戰地觀摩團」。

類似的例子在國內戰場也曾出現:1942年,八路軍一二九師第十六團團長王近山在奉命轉移途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沒有上級命令的情況下便在韓略村設伏,一舉打掉了敵「皇軍戰地觀摩團」;幾年之後,「東野二縱」五師師長鍾偉在靠山屯之戰中,「一再違抗」林彪的命令,為全殲敵八十七師立下了汗馬功勞。

簡單分析一下以上這幾位將的行為,不難發現:羅科羅索夫斯基和鍾偉的「抗命」其實並未違反上級的總體意圖,「消滅敵人」;而王近山與保盧斯則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一名合格的指揮員在沒有得到上級明確指令或實際情況與上級命令不相符時,應該怎麼去做。當然,一名指揮員在拒絕執行上級的錯誤命令時,確實需要一番勇氣。

回過頭來再看《戰狼2》中的那位中國海軍編隊的指揮員:從原則上說,堅決服從上級命令、遵守國際公法是沒有問題的。但也有個靈活性的問題,畢竟,「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嘛。情報已經證實,恐怖分子正在濫殺無辜,受害者還包括自己同胞。時間緊迫,每一分每一秒都有無辜生命在消逝,這個時候再糾結於沒有得到上級命令「允許」,無異於對犯罪的縱容。這位指揮員的正確做法應該是,充分履行一名戰地指揮員的職責,運用手中所能使用的一切手段,制止暴行的繼續。相信,影片中的這位中國軍人真這麼做了,不會有人刻意去追求其「抗命」行為,反而會稱讚其充分彰顯了中國軍隊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光輝形象!

聲明:已發現多家媒體未經授權轉發第一軍情文章。為尊重原創,轉載請標明出處。微信公眾號轉載請聯繫管理員開白名單。敬請配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軍情 的精彩文章:

從飛揚跋扈到道德綁架:印度自己精心設局卻最終無法自拔!
中印對峙最終結果,美媒講了7個字,印度該認真看看!
解析《戰狼2》中的服從意識:冷鋒能不能當合格的指揮員?
中印會鬧僵都是拜這個國家所賜!如今幸災樂禍還想橫插一腳?
印度外長稱已獲得美俄支持,俄羅斯媒體迅速拆台打臉!

TAG:第一軍情 |

您可能感興趣

如何提升指揮員指揮能力和素養?
如果發生戰爭,軍事專家能不能成為軍事指揮員?看完你就知道了
如果發生戰爭,軍事專家能成為戰事指揮員嗎?別想的太簡單
分析問題頭頭是道,讓你打仗行嗎?軍事專家是否可以成為指揮員?
戰鬥最危急的時刻,指揮員下達一奇怪的命令,全部摘下軍帽
如果發生戰爭,現在電視上的軍事專家能不能勝任軍事指揮員的工作?為什麼?
如果戰爭爆發,電視上的軍事評論員,能成為戰場上的指揮員嗎?
電視上的軍事評論員,若在戰場上,能不能成為真正的指揮員?
如果發生戰爭,軍事專家能不能成為軍事指揮員?
為什麼作戰時指揮員的望遠鏡要其他人遞給他?真的是因為擺官架么?
假如發生戰爭,電視上哪些軍事專家,能否作為指揮員參戰?
指揮員的一命令:全部摘下軍帽,令戰局扭轉乾坤,反敗為勝
中越戰爭:師級指揮員帶頭衝鋒多位曾身負重傷,這樣做有必要嗎?
龍凱鋒:現代戰爭中指揮員對正奇與虛實的認知,與古代有何不同?
平日里分析的頭頭是道,上戰場能打仗嗎?軍事專家能否勝任指揮員
侃侃而談的局座「張紹忠」如果是在戰場上,能當真正的指揮員嗎?
雲蓋山一戰是有多激烈?以致讓指揮員、炊事員、飼養員都上了戰場
龍凱鋒:戰場上要先為不可勝,指揮員需掌握這五個字的妙用
統帥的「勝戰之問」,這次考核讓指揮員找到答案
一旦發生戰爭,電視上那些軍事評論員,能成為戰場指揮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