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輔助過四位皇帝,平定過安史之亂,敢與皇帝較勁還能明哲保身

此人輔助過四位皇帝,平定過安史之亂,敢與皇帝較勁還能明哲保身

(一)奇人奇事

說起李泌,先要從一個故事說起,他避世修行的時候,一次借宿在衡山的一個寺廟,寺中有位邋遢的和尚,他平時念經的聲音沉鬱悲涼,透著一股閱盡塵世的滄桑。讓李泌聽了之後大受觸動,他忙向其他僧人打聽此人的來歷。

原來,這是一個平時負責的雜役的掃地僧(擦,又見掃地僧),無人知曉他的姓名和來歷,平時行為也很怪異,他通常住在後山的一個破房子里,以殘羹剩飯充饑,吃飽後伸伸懶腰隨便找個地方就能入睡,平時大家都叫他懶殘和尚。

李泌

大感好奇的李泌在一個夜裡摸到了後山懶殘和尚的居所,只見這位懶殘和尚正在點燃一堆干牛糞,同時丟進去一根芋頭,過了一會,香氣四溢,懶殘和尚撿起芋頭張口就吃,吃著吃著回頭看到李泌後,破口大罵道,你肯定不是什麼好東西,深更半夜的跑來搶我好吃的,趕緊給我滾開。

罵完之後,看到李泌還在畢恭畢敬的向他行禮,於是他把吃剩下的半個芋頭丟給李泌,李泌不敢怠慢,連忙雙手接著,接過來之後規規矩矩的將芋頭吃了下去。

見他吃完後的懶殘和尚撓了撓頭說,不錯,看來有些誠心,許你將來做個十年的太平宰相吧!不過修道的事情就算了!說完之後,他哈哈大笑的向山下走去,從此之後無人知曉他的行蹤。

此段故事出自唐人的一個傳奇小說集《甘澤謠》和一個雜劇《芋佛》。

對照李泌一生的經歷來看,這個故事也為他平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西魏

李泌出生在長安,祖上是西魏八柱國之一的李弼,幼年就有神童的美譽,能詩善文,名聲之大直接傳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耳朵里,取得了「開元盛世」輝煌成果的李隆基正和楊貴妃過著神仙一般的日子,他有大把的時間用來閒情逸緻。

於是召這位神童進宮,進宮後的李泌正好碰到唐玄宗和宰相張說下圍棋,閱人無數的玄宗皇帝微一打量李泌,只見他眉清目秀,舉止得體,不由贊道:「儀狀真國器也!」

他想試試這位神童是不是浪得虛名,於是指著棋盤,讓李泌以「方圓動靜」為題來吟一首藏頭詩,他讓宰相張說先來,讓李泌後應。張說稍加思索詠道:「方如棋局,圓如棋子。動如棋生,靜如棋死。」

玄宗皇帝回頭看了看李泌,言下之意,小朋友,輪到你了,只見李泌不慌不忙的回道:「方如行義,圓如用智。動如逞才,靜如遂意。」

玄宗皇帝和宰相張說互相對視了一眼,才覺這個神童還真不是浪得虛名,這四句詩深合道家風骨,意境不凡,從這麼一個小小神童口中吟出,更是令人稱奇。

唐玄宗

(二)山人宰相

李泌成年後博學多才、風度翩翩,尤為擅長《易經》、《道德經》等道家學問,唐玄宗特地召他進宮,任命他做待詔翰林。平時隨侍太子李亨左右,也就在這段時間,李泌和太子李亨結下了比較深厚的交情。

不過李泌一向喜歡尋山問道,常年來往于衡山、華山、終南山等名山之間,鑽研和修鍊道家的方術,因此就辭去了宮中的職位。

「安史之亂」後,唐玄宗倉皇逃奔蜀地,皇太子李亨在靈武(今寧夏靈武縣)登基為帝,是為唐肅宗,肅宗皇帝這時想起了足智多謀的李泌,命人尋他前來,恰巧李泌此時離靈武不遠,皇帝特使很容易便找到了他,眼見朝廷有難,李泌並沒有推脫。

見到肅宗皇帝後,兩人無暇顧及其他,叛軍聲勢浩大,目前頭等大事是如何平亂,由於李泌的白衣身份不便於行事,唐肅宗皇帝任命他為廣平王(後來的唐代宗李豫)行軍司馬。

唐肅宗

李泌向唐肅宗提出了一整套部署非常周密和全面的平叛方略:「使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陘。郭子儀取馮詡,入河東,隔斷盜魁四將,不敢南移一步。又密令郭子儀開放華陰一角,讓盜眾能通關中,使他們北守范陽,西救長安,奔命數千里,其精粹勁騎,不逾年而蔽。我常以逸待勞,來避其鋒,去翦其疲。以所征各路之兵,會扶風,與太原朔方軍互擊之,並命建寧王李倓為范陽節度大使,北並塞,與李光弼相犄角以取范陽。賊失巢窟,當死河南諸將手。」

通俗來說,在運動戰中大範圍的調動敵人,使得叛軍疲於奔命,不斷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同時攻擊叛軍老巢范陽等地,讓他們首尾難顧,最後朝廷大軍四面合圍,則叛軍必然難以成事。

唐肅宗對於李泌的能力深信不疑,他採納了這套方略,一段時間平叛形勢非常顯著,可惜唐肅宗犯了急功近利的毛病,他急於收回兩京(長安、洛陽),從而打亂了李泌的全盤謀劃,不但大大推遲了平叛的時間,同時也讓朝廷的兵馬損失慘重。

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結束後,奸臣李輔國上位,他嫉妒唐肅宗對李泌的器重和信任(此時的李泌雖然沒有宰相之名,但是卻有宰相之實,儘管唐代宗想多次任用他擔任宰相,他都沒有接受,史稱其「權逾宰相」),不斷打擊和迫害李泌,見勢不妙的李泌只得辭官歸隱,去衡山修道。

眼見李泌去意已決,同時天下已經平定,唐肅宗沒有多做挽留,不過仍然賜予他三品的榮譽祿位,賞賜了他大量隱士用的服飾和物品。(據說開頭的那個故事,就發生在李泌衡山修道期間,不過仙佛奇緣,素來虛無縹緲,但是李泌的一生確實與道家結下了不解之緣)

沒過多久,唐肅宗去世,太子李豫登基為帝,是為唐代宗,由於當廣平王時,他沒少得到行軍司馬李泌的幫助,並且李泌在他和父親唐肅宗皇帝之間有矛盾時,經常居中調和。唐代宗也特別感念李泌的恩德,又把李泌給召了回來,先讓他住在宮內蓬萊殿書閣,不久,又賜給他府邸,並且許多軍國大事,唐代宗都經常諮詢李泌的意見,眼見李泌如此受到代宗皇帝重用,宰相元載人不幹了,他以重視人才的名義,把李泌外派到了江西任職,元載後來因罪被誅之後,李泌回到了長安。

但是卻又受到另一位宰相常袞的排擠,李泌不得已,再一次出外任職。他先後擔任澧郎峽團練使及杭州刺史等地方官職,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李泌在每處任職都為改善民生做出了很好的政績,受到了百姓的稱讚。

唐代宗

不過在多次出外期間,他卻又和當時奉命在奉天(今陝西乾縣)駐守的皇太子李適的結下了交情,對於李泌的才學,李適非常欣賞,對於他的遭遇,他非常同情,因此每次李泌路過奉天時候,都要在此逗留好長一段時間。

唐代宗駕崩後,太子李適即位,是為唐德宗,公元787年,6月,在多番推辭後,李泌終於接受了唐德宗任命的宰相之位:中書侍郎、同平章事,被封為鄴縣侯(後世也尊稱他為「李鄴侯」),此時他已經六十七歲高齡。

在李泌擔任宰相期間,他整肅吏治,裁撤冗員、糾正時弊、為穩定朝局和恢復國力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可能會有的人疑惑,李泌每次都明哲保身,是不是個貪生怕死之輩呢?在他擔任宰相期間,有一次太子妃的母親犯了罪,此事連累到了當時的太子李誦,唐德宗就向下旨廢黜太子,哪知道當他和李泌商量之後,這位一向處事圓融的宰相卻堅決反對。

讓唐德宗大為光火,他生氣道:「愛卿違背朕的心意,不怕連累你的家族嗎?」知道你每次溜得快,拿你家族來威脅你。

李泌堅定的道「老頭子一個,既然當了宰相,即使因為犯顏直諫被誅殺,那也要盡我的本分!」據史書記載,在他擔任宰相的兩年多時間,在涉及國家大事方面,他和唐德宗的爭執有數十次之多,不過大多數唐德宗的採納了李泌的意見。

公元789年,4月1日(好特殊的日子),這位山人宰相病逝於長安,享年六十九歲。

李泌出山圖

(三)生前身後

深處在那樣的多事之秋,朝堂之上矛盾尖銳,在為國效力的同時,李泌又盡量與權力中心保持一定的距離,唐代宗時期,就要多次授予他顯赫官職,他每次都堅決推辭。

於是,每次他陪唐代宗乘坐輿輦出巡時,路人就會紛紛議論:「著黃者聖人,著白者山人。」他以白衣示人,也是為了向那些皇帝身邊的權貴表明自己沒有政治野心,從而避免他們對他進行更大的打擊和迫害。

至於他尋仙問道,則更是如此了,一方面他平身愛好在此,另一方面也是讓那些嫉妒他的人知道他的志向不在人間,而在山野之間,以世外之人的超然身姿參與世俗之人的政治活動,不失為保全自己的一種策略。

所以儘管鄴侯李泌宦海浮沉,但是每次遭受排擠後,依然能捲土重來,而且一次比一次受到重用,一生歷仕四個皇帝,既實現了書生治國的抱負,又在尋仙問道之間開闊了自己的視野、格局、胸襟,陶冶了情操!

李泌七歲賦棋圖

正如柏楊所言,李泌能夠多次拒絕逼面而來的高官顯爵、榮華富貴,需要真正的定力和高貴的情操,他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具有最高智慧、最高尊嚴的知識分子,可與西漢時的留侯張良相媲美。

如他幼年寫的《長歌行》所說:「天覆吾,地載吾,天地生吾有意無。不然絕粒升天衢,不然鳴珂游帝都。焉能不貴復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一丈夫兮一丈夫,平生志氣是良圖。請君看取百年事,業就扁舟泛五湖。」

在官場和山林之間來回切換,自由行走,這樣的洒脫人生,不知道讓多少名利場的蠅營狗苟之輩黯然失色。

據說,李泌去世以後,曾經有人在長安附近一個小酒館碰到過他,只見他白衣常服,眉飛色舞的和人講述他歷經四朝的傳奇往事,讓在場的人讚嘆不已。

以故事開始,以故事結束,遍觀古今歷史,這樣的奇人也是鳳毛麟角,撫今追昔,你我都是時代洪流里被裹挾著前行的微不足道的恆河之沙。財米油鹽,追名逐利,辛勞奔波,浮沉聚散。如能從這些奇人奇事中聊以自慰,酌酒兩杯,卸下疲憊,相信明日終究會又是一個充滿希望的一天!,

歷史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天野蒼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史之亂 的精彩文章:

那些說唐朝在安史之亂之後很弱的,看完本文不知道你會不會被打臉
隱藏在詩人身份背後的大唐第一吃貨——杜甫
唐朝藩鎮割據的形成與涇原兵變
功臣一家46人為國捐軀,受猜忌決定造反,其母提刀就追:我為國家除此賊!
盛唐時期最強戰力,守護西域邊疆50餘載,最後一站,儘是白髮老人。

TAG:安史之亂 |

您可能感興趣

此人歷代君主中最可惜的,智慧勇敢堅強,遠超開國皇帝卻不能統一
此人是末代皇叔,他揭秘光緒皇帝之死,或許跟慈禧太后無關
此人貴為皇后,卻鬥不過宮女,皇帝出面也未能保住性命
他是大宋最牛謀士,輔佐兩位皇帝,當了三任宰相,還跟皇帝爭權
此人和皇帝是發小,還是皇帝的救命恩人,皇帝卻為何堅持要殺他?
這位皇后是王羲之的孫女,出身顯貴,可惜她丈夫是個弱智皇帝
這位皇后是王羲之的孫女,出身顯貴,可惜丈夫是個弱智皇帝
此人是末代皇叔, 他揭秘光緒皇帝之死, 或許跟慈禧太后無關
論鰲拜對滿清對皇室的功過,康熙皇帝為何對他恨之入骨?
明朝這位皇帝一生過得比開國皇帝還刺激,能活下來真的是奇蹟
此人是明朝第一位皇太子,若順利繼承皇位,朱棣根本沒機會當皇帝
明朝的皇帝中,最英明皇帝是他,但最壞皇帝也是他
歷史上她不是活的最久的皇后,但絕對是最得皇帝深愛的
她身為后妃,與皇帝傾心相戀,是幸亦是不幸
此人哥哥是皇帝,兒子是皇帝,自己大權在握,但卻過得很窩囊
昏君還是明主?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具爭議的皇帝—隋煬帝
帝國危難之際,他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可惜卻被皇帝冤殺
甄嬛傳:端妃曾想為皇帝侍寢,還曾哀求皇帝,可皇帝為何拒絕?
唐玄宗當了皇帝之後,為何要執意殺掉幫助過他的姑姑太平公主
他是尊重廚子的皇帝,是明君,也是疑心過重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