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評論】「失去的二十年」日本丟掉的不只是「麵包」

【評論】「失去的二十年」日本丟掉的不只是「麵包」


2015年3月8日,日本東京一場招聘會期間,一位求職者在角落看手機。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7月初,一則福建籍姐妹在橫濱遇害的消息牽動了無數中國人的心,也引發了一輪關於日本社會治安的討論。近年來,隨著赴日遊學旅行以及企業赴日併購數量的增加,有關日本的熱門話題已不只是飯後談資和鍵盤「論戰」,更是關係到已經走出去或即將走出去的中國人的切身利益。

要重新審視日本,繞不過「失去的二十年」。日本在此期間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得到又失去了什麼?我們對日本又有哪些認識「錯覺」?

「失去的二十年」這個概念是用來描述日本自1991年泡沫危機以來,經濟陷入增長乏力的停滯狀態。經歷過昭和(1926-1989)與平成(1989年至今)兩個「朝代」的人,一定能體會到日本社會的變遷。但對比昔日的昭和榮光,碌碌無為的平成時代丟掉的遠不止是數據上體現的經濟下滑。

這是一個正常國民心態「失去的二十年」。對於日本人來說,近30年來最大的心理衝擊除了自身的江河日下之外,最強烈的刺激就是中國的崛起。上到政界下到普通民眾,都沒有擺脫帶著有色眼鏡看中國的心態。安倍內閣外交政策以遏制中國為綱,使其喪失了對外政策的靈活性;而隨著日本輿論環境的逐年惡化,絕大多數日本民眾也只能被動地緊盯中國霧霾與問題食品,卻錯過了了解中國日新月異的變化。面對中國社會的崛起,日本人把預設的「不情願」變成了思考問題的起點,心態失衡也就在所難免。

這是一個社會責任心「失去的二十年」。日本的傳統當中,對集體充滿了敬畏,整個社會充滿了極強的連帶感,而一旦被集體拋棄,可能就意味著自身一切均被否定,日語與日本文化中的「不要給別人添麻煩」正是這種心理的投射。然而近年來,日本的社會責任意識正在被稀釋。面對日益嚴峻的日本老齡化與少子化現象,年輕一代的日本人不僅抗拒繳納養老金,更是拒絕結婚生子。日本厚生勞動省的報告顯示,2015年日本男女的「終生未婚率」均創下新高,50歲以上仍未結婚的男性接近四分之一。目前日本生育率接近1.4,而要達人口平衡所需的生育率為2.1。截至2016年,日本總人口已連續六年負增長,帶來的最大問題就是勞動力不足,拖累經濟。與此同時,職場里的日本人再也沒有他們父輩那種「奮鬥者」的精神,留給時代的影視記憶也由《阿信》變成了《寬鬆世代又如何》。

這是一個對外部世界興趣「失去的二十年」。明治時期,日本靠著第一批遠赴歐洲的留學生帶回了先進的知識,最終完成了明治國家的建設;戰後初期,日本又一次依靠大批留美學生,憑藉極小的投入,在短時間內完成了大規模學習,最終實現了日本的再次騰飛,進階發達國家行列。「學習型國家」一直是日本的立國之本與生命線,然而遺憾的是,如今的日本年輕人對外部世界的好奇心正在「喪失殆盡」。而民間所流行的「日本最好(日本一級棒)」論調,更是頗似一種坐井觀天的美好願望。日本文部省專項撥款,每年推出的鼓勵大學生留學專項支援竟然都面臨用不完的尷尬。同時,經濟的停滯還導致日本家庭每一筆開銷都需要精打細算,自費留學的比例也呈顯著下降的趨勢。更重要的是,日本社會對「海歸」的包容度有限,讓更多日本人不得不在出國前就要考慮「是否回得來」的問題。


2009年12月25日,早間,日本東京一處商業區的上班族。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經歷了「失去的二十年」,日本社會的受挫感和無力感蔓延,也讓我們印象中的日本變了模樣。在英國經濟與和平學會發布的2016年安全指數報告中,日本的排名已經下滑到世界第九位,而在2010年,日本還位列全球第三。儘管初到日本的留學生會驚嘆於學校食堂里學生用手機佔座的畫面,體驗一把「路不拾遺」,但統計數據提醒人們,在包括偷盜在內的犯罪案件數量總體下降的同時,自2000年以來,老年人犯罪卻呈上升趨勢,特別是從2005年開始,老年人犯罪都在4萬件以上,其中盜竊犯罪佔四分之三。2015年的一項統計顯示,老年人犯罪自1989年以來首次超過青少年。還有分析指出,從1991年到2014年,作案六次以上的老年「慣犯」數量激增460%,這成了近年來引起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

2011年3·11大地震時期,日本民眾有序排隊相互扶持的畫面給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學過日語的人也很熟悉日語表達中無處不在的「秩序感」。不過,常被吐槽的「中國式過馬路」同樣存在於日本,而來自日本交通廳的數據還顯示,近年來被檢舉的無證駕駛案件每年都有2萬起以上。對於旅日的國人來說,對交通安全的警惕同樣不可放鬆。

在環境問題上,有短暫赴日經歷的人或許會感嘆日本街道如動漫般的乾淨整潔。但生活久了會發現,每座城市都有兩面。雖然日本堪稱世界上垃圾分類的典範,但這幾年也有越來越多的「監管死角」湧現,公園裡垃圾遍地的圖片同樣不時見諸報端。一些久居日本的朋友會感慨,一代人的時間,日本的環境大不如前。

誠然,或許相比不少國家,日本在安全、社會秩序以及環境上仍然有著巨大的競爭力,但如果縱向比較過去的幾十年,日本人難免要經歷些失落。特別要提到的是,造成上萬人死亡的3·11大地震和海嘯也同時產生了2000萬噸災害廢物和1000萬噸海嘯廢棄物垃圾,至今沒有處理完。對於福島核污染問題,日本政府一直沒有給民眾一個滿意的解釋,雖然潛在的環境污染影響仍需進一步審慎觀察,但民眾的不安與恐懼情緒已然形成,難以撫平。

經歷了「失去的二十年」,不斷「變異」的日本社會也呼喚著強力的政治人物。2009年政權交替後,當時的民主黨政權由於執政經驗不足出現了許多失策,對此失望不已的日本民眾又把注意力放在自民黨身上。2012年12月,自民黨在大選中擊敗民主黨重新執政。而這一屆安倍政府為了實現修憲,利用社會中右翼保守勢力不斷控制言論,特別是在新聞自由方面明顯萎縮,民主黨政權時代的日本新聞自由度是全球第11名,而安倍執政後新聞自由度迅速下滑,2015、2016年連續兩年居第72名,在G7國家中排名最後。這對於強調「價值觀外交」的安倍內閣來說是一個莫大的諷刺。

1970年代,社會學家傅高義先生為了警示美國社會,寫了傳世佳作《日本第一》,至今仍被讀者熱議。然而時代的變化之快可能遠超他當年的認知,或許我們已經到了要「改革」對日本社會認知框架的時刻了。

(本文作者關照宇是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從事國際關係研究;日吉秀松是日本大學文理學部副教授,主要研究中國政治與國際關係。)


新聞報料

商務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天下頭條】以色列擬關閉半島電視台辦事處 彭斯否認私下準備2020美國大選
中國女生被害敲響安全警鐘 在德留學生需要注意什麼?
你不是一個人在尷尬
被遺棄後,這隻狗哭得像個30公斤的寶寶

TAG:界面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時隔80年,日本人如何看待「九一八」?兩個細節爭論不休
日本老人用十五年種出的蘋果,放上兩年也不會壞,網友猜測是炒作
七十年後為什麼日本再次拿出這組死亡數據?美國的回應令日本尷尬!
「失去了20年」還能世界第三,這樣的日本才是令人警惕的
二戰結束後,日本天皇貼出來的竟然不是投降書?難道日本還是賊心不死!
日本一年就佔領了半個中國,卻為何僵持了八年?只因疏忽這三點!
為什麼蔣介石可以和日本人拼八年不倒,而內戰僅僅支撐了三年
揭秘!蘇聯俘獲大量日本女兵,對其做了一件事,就讓日本後怕幾十年!
40年前,一個日本人拍下的你從未見過的中國,再也拍不到了
日本戰敗後,留在中國幾十萬的日本女兵都去哪裡了?說了你不信!
大唐打的這一仗,不僅一舉拿下整個朝鮮,更讓日本千年不敢挑釁!
日本最害怕的四個國家,美國都只排了第三,第一名你決定想不到!
盤點在日本人氣最高的十位中國明星,他只能排第四,第一你認可嗎?
這是一年最值得前往日本的季節,沒有之一
這70萬日本人根本不是蘇聯打敗的 而是我們,我們居然被騙了七十年
這個日本兵很特殊,日本在二戰投降後依然打了三十年游擊
日本最不敢招惹的這四個國家,美國第三,第一名說出來你都不信
七十年前,此國僅半天就拿下日本大量土地,日本至今都敢怒不敢言
我國中藥被德日佔用年虧20億,日本:你們唾棄的以後十倍買不到
日本手機品牌「失去的十年」:封閉自負之下大潰敗或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