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丕、劉備相繼稱帝,為何孫權只稱王?其實孫權也很無奈

曹丕、劉備相繼稱帝,為何孫權只稱王?其實孫權也很無奈

東漢末年,群雄爭霸,在幾十年的殺戮之中,中原大地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勢,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三國時期,北方有曹操之子曹丕統治下的魏國,巴蜀地區有劉備治理下的蜀漢政權,而在江東地區則是孫權治理下的東吳政權,三個國家之間相互制衡,相互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戰爭,但是戰爭遠遠沒有結束!

公元220年,曹丕逼迫漢獻帝退位,自己做起了皇帝,改國號「魏」,此後身為漢室宗親的劉備也在巴蜀地區稱帝,但是此時遠在江東的孫權卻沒有選擇稱帝,而是接受了曹丕的封王,做了一個名義上聽命於曹丕的「吳王」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這個時候的孫權也相當的無奈。

因為荊州的歸屬問題,再加上魏國在中間挑撥,孫劉聯盟正式破裂,孫權佔領了荊州並且殺害了劉備的結義兄弟關羽,導致公元221年,劉備率大軍伐吳,為了避免兩面作戰,孫權只好接受了曹丕的封王,這樣,孫權才算穩住了曹丕,一心一意的對付劉備,最終在公元222年大敗劉備。

在孫權接受曹丕的封賞,與劉備在夷陵大戰的時候,曹丕曾三番五次的要求孫權將其兒子孫登,送往魏國,孫權深知,魏國與吳國終究會有戰爭,將兒子送往魏國實則為羊入虎口。於是就一次次的找借口不送,最終曹丕耐不住性子了,決定發兵吳國,此時的蜀漢與吳國的夷陵之戰已經結束三個月了,吳國戰鬥力也恢復的差不多了。當曹丕大軍來犯之時,吳軍奮力抵抗,最終曹丕大敗而歸。

夷陵之戰後吳國的實力也在孫權的帶領下,蒸蒸日上。與蜀漢政權的緊張局勢也得到了緩和,於是孫權在群臣的建議下,順勢而為,選擇了稱帝,建立吳國。其實還有一點,魏國使漢獻帝禪讓得來的,而劉備是漢室宗親,這兩家建立政權名正言順,而孫權只能順勢而為,而在局勢不明朗之下是絕不敢稱帝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吶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武則天並不是中國第一位女皇帝,第一竟被老百姓稱為「神仙」
「趙」不是最早出現的姓,也不是人口最多的姓,為何百家姓排第一
慈禧太后處處針對珍妃,一手策劃殺害珍妃,為何還要追封珍妃?
曹操斬殺楊修並不是因為嫉妒他的才華,而是因為這個原因
二戰鮮為人知的東京大轟炸,近十萬人死亡,一百萬人無家可歸

TAG:歷史吶些事兒 |

您可能感興趣

曹丕劉備相繼稱帝,為什麼孫權能忍住,只稱吳王
曹丕和劉備都稱帝了,為什麼孫權先稱王后稱帝?
曹操稱魏王,孫權稱吳王,劉備為什麼不稱蜀王,偏要稱漢中王?
曹丕、劉備相繼稱帝,為何孫權不稱帝,而是選擇了隱忍等待
曹操稱魏王,孫權稱吳王,為何劉備卻要稱漢中王
曹丕任命賈詡為太尉,孫權為何恥笑他?孫權:東吳可以高枕無憂了
曹丕稱帝後,孫權和劉備為什麼要跟著稱帝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曹操自稱魏王,孫權自稱吳王,劉備為何卻要稱漢中王
孫權稱帝後只追封孫堅為皇,卻無視孫策,為何如此忘恩負義?
孫權稱帝後只追封孫堅為皇帝,卻無視孫策,為何如此忘恩負義?
為什麼曹丕和劉備都稱帝了,而孫權卻遲遲不敢稱帝?
曹丕稱帝後,孫權和劉備為什麼要跟著稱帝呢?
曹丕稱帝後,為何孫權和劉備要跟著稱帝?無非一點原因
為何孫權如此忘恩負義?稱帝後只追封孫堅為皇帝,無視孫策
孫權稱帝後追封孫堅為皇帝,卻只封孫策為王,為何如此忘恩負義?
三國曹丕、劉備都稱帝,為什麼孫權只是稱王?秘密終於被說出!
孫權稱帝後,只追封孫堅為皇帝,卻無視孫策,為何如此忘恩負義?
曹操自認和劉備堪稱英雄,卻把孫權排除在外,只因劉備是皇叔嗎?
曹丕劉備都迫不及待稱帝,孫權不急嗎?為何要等他們去世才稱帝
孫權為何要借荊州給劉備?其實與孫權都不要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