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茨威格:專註,是成功的秘訣

茨威格:專註,是成功的秘訣



點擊箭頭所指的

世界名著每日讀

,每日陪你有品位地閱讀


編輯:

世界名著每日讀

(ticesmall)







25歲的時候,在巴黎一面研究,一面寫作。那時發表的文學作品,已有不少人讚美;其中有些連我自己也很喜歡。但在我的內心深處,總覺得還可以更加完美一些,雖則自己不能決定短處究竟在什麼地方。  



在這個時期,一位藝術大師給了我一個極大的教訓。這教訓初看似乎是無足輕重的小小際遇而已,事實上卻是我一生寫作生活的轉捩點。


  


有一晚我在維爾哈倫先生家裡,他是比利時的名作家。同座有一位年長的畫家,慨嘆雕塑藝術的退步。我那時年少氣盛,竭力反對他的意見。我說:「以巴黎而論,難道我們就沒有一位雕刻家足以與米凱朗基羅媲美嗎?難道羅丹先生雕刻的《沉思者》《巴爾扎克》,不是跟用以雕塑他們的大理石一樣同傳不朽嗎?」  


我的駁辯說完之後,維爾哈倫欣然地拍拍我的肩頭。「我明天就要去拜訪羅丹先生,」他說,「跟我同去。凡像你這樣的欽佩他的人,就有權利跟他會會面。」  



我滿心高興。但第二天維爾倫把我介紹給那位雕刻大師之後,我一個字也說不出來。他們兩位老朋友談天說地,我覺得自己好像是一個不必要的旁聽者。  



然而那位大藝術家是十分和善的。我們告別的時候,他轉過臉來對我說:「我想你或許要看看我的雕刻作品。可惜都不在這裡。但請你星期日到我梅登的鄉下住宅來,並且我們可以一同用便飯。」  



在羅丹樸素的鄉下住宅里,我們坐在一隻小桌子周圍吃了一餐家常便飯。他慈祥而柔和的顧盼,坦率的神情,立刻使我忘記了局促。  



他的雕刻室也很簡單,裝著高大的窗子。裡面有已經完成的雕像,更有許多石膏塑的作為試驗的模型——一隻膀子,一隻手,有的甚至只是一個指頭或一個小小關節;桌子堆滿種種素描的圖形。這地方顯示出它的主人一生在不斷研究,不斷工作。







羅丹套上一件白布外衣,立刻變成一個工人的樣子。他在一個雕刻架前立定了。


  


「這是我最近的作品,」說著他揭去蓋在上面的濕布,就露出一個女性的半身像來,神采煥然,那是用泥土塑的。「我覺得這已是完工的了。」


  


這身體魁梧、肩膀寬闊、一臉灰白鬍子的老人後退了一步,側著頭細加端詳。「是的,我想沒有什麼毛病了。」


  


但審視了一回之後,忽又喃喃自語道:「只有那肩膀上面,線條仍嫌太硬。對不起……」


  


他就撿起一柄塑像用的木質小刀來。小刀在柔軟的泥土上輕輕拂過,使像身的肌肉產生一種更細膩的光澤。老人的手指活潑起來,眼睛裡放著光芒。


  


「還有這裡……這裡……」他又修改了幾處地方,再退一步,細細觀察。又把架子轉過背來,喉嚨里喃喃地發出奇怪的聲音。有時他欣然微笑,有時他眉頭緊皺,有時捏了一點泥,加到像身上去,又輕輕抓掉一些。


  


如此繼續了半小時,一小時……他從沒有對我說一句話。除了創造他理想中的具像之外,什麼都忘記了。似乎天地間只有這工作的存在,好像上帝著手創造世界的第一天那樣。


  


後來,他大功告成似的鬆了一口氣,丟下小刀,把剛才的那塊濕布給塑像蓋上,那種小心翼翼的神情,宛如一個男人給他情侶披上披肩。然後轉身向外,那魁梧的老人恢復了初見時的樣子。


  


他還沒走到門口,忽然發現了我,他一驚。直到這時候他才想起了我,剛才的失禮顯然使他非常過意不去。「對不起,先生。我簡直把你忘記了。但是……」我十分感激地緊緊抉握住他的手。或許他也感覺到我的情緒,所以微微笑著,舉起膀子圍住了我的肩頭,兩人一同走出那房間。


  


這一天所得的教訓,比我在學校里多年的用功還有益處。從此以後,知道一切人類的工作如要完善而有價值,應當是怎樣做法的。


  


一個人可以這樣完全忘記時間空間與整個世界,這個認識,使我受到空前絕後的感動。這一小時,使我把握住了一切藝術、一切事業成功的奧秘——聚精會神;集中所有的力量以完成不論大小的一件工作;把我們容易分散、容易旁騖的意志貫注在小小的一點上。


  


我悟到遺忘一切其他事物,集中意志以求工作完美的這種熱忱,就是我過去所缺乏的。除了工作,好像自己都不存在,這是成功的秘訣。我現在知道,舍此以外便無神妙的方法了。 




下拉屏幕參與文章評論


相關文章(點擊即可閱讀)




  • 余秋雨: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



  • 楊絳:人生實苦,但必須修身


800本名著書單,點閱讀原文獲取!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名著每日讀 的精彩文章:

鄧麗君傾情演繹的一首經典老歌,太美了,醉了醉了~
哲理好文:一棵受傷的樹
法國天籟女生伊蓮娜《遠去的列車》中英字幕
趙忠祥傾情朗誦《沁園春·雪》,堪稱行走的朗誦教科書!
不相信,孩子就不會成人!

TAG:世界名著每日讀 |

您可能感興趣

用神秘重塑經典:茨威格的童話世界
《心靈的焦灼》:茨威格,同情,可能救一個人,也能毀一個人
十本書讀懂茨威格
茨威格:良知對抗暴力|文學志
《象棋的故事》:你不得不看的茨威格代表作
在中國,「茨威格熱」為何一直經久不衰?
茨威格:兩情相悅,比不上緣分正好
茨威格:森林上空的星星
《布達佩斯大飯店》導演安德森談茨威格:他是電影的靈感源泉
茨威格:我們終於明白,那個太平世界無非是空中樓閣
家庭女教師 |茨威格
家庭女教師 茨威格
茨威格《異端的權利》/書評
她的畫有一種令人屏息的美!繪本大師莉絲白·茨威格作品推薦(上)
茨威格曾讚頌的「未來之國」巴西,今日之後何去何從?
茨威格&徐靜蕾《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茨威格 昨日並未遠去
斯蒂芬·茨威格逝世76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