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梁實秋:讀書種子不絕,書法不會中斷!

梁實秋:讀書種子不絕,書法不會中斷!

梁實秋(1903一1987)原名梁治華,生於北京,浙江人。中國近代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國內第一個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一生給中國文壇留下了兩千多萬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創造了中國現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紀錄。

原文:《書法》

作者:梁實秋

書法本來不是盡人能精的。自古以來,琴棋書畫雅人深致,但是卓然成家者能有幾人?而且善棋者未必都能琴,善畫者未必皆精於書。藝有專長,難於兼擅。當今四五十歲一代,書法佳妙者亦尚頗有幾位,或「馳驅筆陣」、「其腕似 鐵」,或大筆如椽,龍舞蛇飛。我都非常喜愛,雅不欲厚古薄今。精於書法者,半由功力,半由天分,不能強致。讀書種子不絕,書法即不會中斷。此事不能期望於大眾,只能由少數天才維持於不墜。

我幼時上學,提墨盒,捧硯台,描紅模子,寫九宮格,臨碑帖,寫白摺子,頗吃了一陣苦頭,但是不久,不知怎樣的毛筆墨盒硯台都不見了,代之而興的是墨水鋼筆原子筆。本來寫書信寫稿子都是用毛筆的,一下子改用了鋼筆原子筆。在我個人,現在用毛筆寫字好像是介乎痛苦與快樂之間的一種活動。偶然拿起毛筆,頓時覺得往事如煙,似曾相識。而搖動筆桿,有如千鈞之重,揮毫落紙,全然不聽使喚,其笨拙不在「狗熊耍扁擔」之下。

在故宮博物院看到名家書法,例如王羲之父子的真跡,如行雲流水一般的蕭散,「纖纖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猶眾星之列河漢」,我痴痴的看, 獃獃的看,我愛,我恨,我怨,愛古人書法之高妙,恨自己之不成材。怨上天對一般人賦予之吝嗇。

孫過庭《書譜》說;「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書家練過險絕的階段還是歸於平正的。初學的人求其分布平正,已經不易,不必一下手 便出怪。我看見有些年輕人寫字時常不守規矩,例如把「口」字一律寫成為「厶」字,甚至「田」字「國」字也不例外,一律寫成為尖頭怪胎。顏之推所說:「尺牘書疏,千裡面目」,像這樣的面目直是面目可憎。

雖然書法不是不盡能精,也不—定要人人都能用毛筆,最低限度傳統寫字的方法是應該尊重的。倉頡造字,我們卻不能隨便的以倉頡自居。簡體字自古有之,不自今日始,但是簡也有簡的道理,而且是約定俗成,不是可以任意亂來的。草書有用,並且很美,但是也有一定的草法,章草、狂草都有一定的結構格局。

END

書法思考有益分享

發現書法的美好

YE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倫書院 的精彩文章:

清曉上高台,秋風今日來
童年的江南情韻,美到心窩窩!
朱光潛: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
中國十大古建築,讓世界驚嘆!
易中天:兩個故事,說清楚傳統與現代的鏈接

TAG:明倫書院 |

您可能感興趣

讀書種子不絕,書法不會中斷!
他們不是書法家,只是讀書人,但他們留下的書法,卻讓書法家汗顏
搞笑段子:如果你沒有讀書,你就會說:卧操!茶不賴!
王強《讀書毀了我》:「沒有書,我會是誰?」
林散之:不讀書,再寫也是個「書匠」!
不愛讀書,不是你的錯
不多讀書者,書法亦不能佳——吳玉如論書語錄
「不必,讀書」與「不必讀,書單」
王夫之論讀書:不是讀書沒用,而是你沒用
「讀書不是為了證明自己,讀書只是取悅自己。」
請告訴孩子: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
學習書法需要多讀書嗎?不讀書會怎樣?
聽說你不太會讀書,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吳玉如:寫字先讀書,讀書先做人,否則只會乏書卷氣,沒有格調
李商隱謳歌美麗愛情,複詞重言的手法很是別緻,讀書少還真看不懂
孩子,我勸你要多讀書,不讀書只會更加不幸!
孩子不愛讀書,你卻不肯反省自己……
總覺得讀書方法不太對,該如何閱讀一本書呢?(二)
學霸的情書恐怖如斯,不讀書你真的……
吳玉如|寫字先讀書,讀書先做人,否則只會乏書卷氣,沒有格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