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嫌疑人X的獻身》,一場關於人性的拷問

《嫌疑人X的獻身》,一場關於人性的拷問

好久沒認認真真的觀看一部懸疑影片,昨天經一位朋友的推薦,看了遍日版的《嫌疑人X的獻身》,又名《神探伽利略》,感覺整部片子的風格和形式把握的都非常好,突然就想為此片說點什麼。

看完大陸和日本兩個版本的《嫌疑人x的獻身》後,我對前者非常的失望,因為大陸版本雖然抓住了影片表面的線索和結構,但是卻沒有對細節加以修飾,以至於整部電影看起來浮於表面,缺乏深度——幸虧小說的故事優秀,才不至於使得影片的改編質量並不算太差,但也只能稱得上平庸。

而日版的同名電影,細節和對結構、形式、情節點的把握上火候都非常到位,尤其是我在二刷的時候,發現了一刷時沒有注意到的細節,我才發現,這部電影的製作真的很用心,在這篇文章里,我會就幾個重要線索進行圖文解析,為大家展現改編電影的魅力。

這是一部改編的非常成功的小說,劇本的完善度很高,看著也很舒服。

這部片子在豆瓣上的評價高達8.3分,這在懸疑推理片中應該算是一個很高的評分了,關於推理的片子我看的不多,還有一部,就是西班牙《看不見的客人》,《看不見的客人》應該算得上是一部非常經典的「亞里士多德三一律(時間、地點、情節)」的代表作品了,影片除了閃回片段之外,幾乎所有的故事都是發生在律師與兇犯的博弈之間的。

下一篇文章,我會詳細講解電影《看不見的客人》,而在這一篇文章里,我們先來看一下《嫌疑者x的獻身》這部片子,至於為什麼提到了影片《看不見的客人》,是因為這兩部電影在邏輯和人物動機的建置以及塑造上,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部電影的形式和風格沒有什麼好說的,因為取材於小說,所以整體風格和形式並沒有什麼創新處,最有亮點的地方,應該莫過於影片意識形態、情節點和人物塑造的過程了。

小說改編成為電影的過程,就是一種刪繁就簡的過程:去除不必要的故事支線和人物情節,增添戲劇性較強的或對整個故事有點睛作用的情節點等等,都是構建電影張力的有力手段。

電影《看不見的客人》中,通過將舞台縮小,來達到製造張力的目的,而在影片《嫌疑者x的獻身》中,則是通過一場兇殺案來開始故事的講述的。

而介紹這場兇殺案的目的是什麼呢?

在電影媒介中,影片開頭的十分鐘左右,一般是告訴觀眾:故事是關於什麼的。而這種講述的過程,其實就是影片戲劇性前提的塑造過程,也是促使故事走向戲劇性解決的一個誘發事件。

為了讓讀者看的明白,我會用圖解的方式來解析整部片子。

既然我們知道了這是一個誘發事件,那麼是在誘發什麼呢?

之後,主角登場了,同時為觀眾們展示一個名為「高斯加速器」的實驗。

在這個實驗里,主角湯川學做了一套對比實驗,在這套對比實驗中,得到了一個結論,就是在磁場的作用下,物質本身的能量會急劇增加,並且這種增加是與磁力呈正相關的,在最後的現場試驗中,也得到了證實,從而鎖定了大致的兇手。

這是故事的前提,看到這裡的觀眾也會由此得到一個信息,名字叫做「高智商犯罪」,整部電影就是關於高智犯罪的,所以細節對理解整部電影的前因後果非常重要。

那麼,在影片中,湯川學說到了一句話,這句話基本可以作為影片的意識形態來看待:任何現象都一定有其因由。

意識形態

說到意識形態,我們就來談一下意識形態。

除了以上的台詞外,影片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就是細節的奠定,同時也是影片意識形態展現的段落。

比如在影片的一開始,所運用的開放式構圖,就非常完美的詮釋了這一點:從一個狹小的實驗室空間,無縫銜接到大場景(試驗場)的過程,其實就是有意識的引導觀眾突破畫框,產生更為廣泛的畫外空間聯想的過程。相比於一般的封閉式構圖,這種構圖方式加強了情節與情節之間的聯繫,尤其是在邏輯闡述上,使得影片能夠非常自然的過渡到下一階段,同時也為之後的「高智商犯罪」的主情節打下基礎,一舉多得。

同樣的細節還有很多處,在這裡我會一一做出解析,而這些細節的產生和結果,其實都可以用「因為...所以」來解釋。

比如影片一開始的一段非常有意思的情節,其實就說明了故事中幾個主人公的錯亂關係,在影片一開始就將這種衝突建置起來,之後的情節只需要按照情節發展即可。

影片開始,轉到了數學大神石神哲哉的房間裡面,然而畫外音卻是隔壁花崗靖子與其女兒對話的聲音,從這裡可以看出整個公寓的隔音效果是非常差的,也為之後花崗靖子殺人和石神哲哉救人做了鋪墊。

居住地點的全景展示,注意,這裡其實是將花崗靖子和石神哲哉的位置做了非常詳盡的客觀展示,同時也為被害者富樫慎二的死亡埋了一個場景伏筆。

第二張圖石神哲哉的動作,其實也是暴露了他與花崗靖子的關係,為什麼呢?

因為在往後的劇情中,我們會發現他是一個寡言而且無趣的人,這樣一個人如果突然做出感性的事情絕對是因為某種因素。

而這種因素同時也是人物內心衝突的源頭。

我們之後再來詳細討論。

石神哲哉上班路線的展示中,尤其是在路過流浪漢聚居點的時候,影片還給一個流浪漢相對比較長的定鏡頭來為之後的換屍細節做鋪墊。

認真看石神哲哉的眼神的變化,從開頭的抬頭偷撇女主到最後快速的低下頭去,一連串的表情轉換表演的非常到位,我們也可以由此推斷出——有貓膩。而至於貓膩是什麼,應該就是暗戀了,作為女主的鄰居卻不敢和女主對話,但是眼神卻出賣了他。

再到出門之後女主和石神哲哉說了一句「路上小心」,正好撞到了第三個人——女主的前夫富樫慎二,中間一點間隙沒有,一氣呵成。

可以說這樣的角色引入非常符合影片張力展現的時間,女主前夫富樫慎二出現的時間,影片才僅僅過去了十分鐘,恰恰這正是最後一位第一次出場的主要人物,至此,所有主要人物都介紹完了,影片也完成了其戲劇性前提和人物維度的建立。

同時,這也是第一個情節點建立的時間,自此,影片開始朝著設置的主線開始發展。

情節點 I

這裡的情節點是什麼意思呢?

我簡單向大家解釋一下:人物的生活和心理的某一部分發生變化,並且推動劇情遞進到第二幕。(情節點II是將劇情推向不歸點)。

我們知道電影是一種普遍分為三幕的藝術形式(戲劇分為五幕),從開頭的建置——對峙(影片中部)——解決(衝突)結尾是一氣呵成的,而情節點則是影片引發事件開始的地方:一個電影劇本就是通過影像對話和描述的方式來講故事,並且把這個故事放置在一個戲劇性的結構環境里。

通俗意義上來講,情節點就是一次選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里,主角為了完成自己既定的目標(戲劇性需求),而不得不去完成某些事情或者拜託某人。

當選擇完成的時候其實就是情節點建置的時候。

如何理解呢?

在影片《末路狂花》中生活不如意的家庭主婦塞爾瑪和路易斯的情感生活影響了他們的性格和行為,而人物的背景故事則是影片完成情節點建置的首要因素。

影片中,塞爾瑪開槍射殺意圖侮辱她哈倫時,其實就是一次關於塞爾瑪個人精神轉變的過程,雖然影片並沒有對塞爾瑪的過去做出詳細的介紹,但是我們可以從她的行為中了解出發生在主角身上的悲慘歷史。

同理,在影片《嫌疑人x的獻身》中,也是如此。

在電影正片中,和《末路狂花》一樣,女主角殺死了自己的前夫。

三個()一台戲~

注意細節,隔壁的石神哲也完整的聽到了發生的事。

同時,注意時間,時間是晚上七點鐘。

電影的細節做得非常不錯,一點多餘的情節都沒有,讓人整個神經都是緊繃的。

說實話,特別像葛優躺,我看了好幾遍。

之後的劇情順水推舟,鄰居石神哲也了解事情發生的全過程,敲開了女主家的門,意圖想要幫助女主。

情節點一的建置就是從這裡正式開始的,那麼情節的發展是朝向那個目標發展呢?

情節點的建置意味著人物戲劇性需求的建立,而為了保證這種戲劇性需求的持續性,就必須將同時產生的戲劇性衝突解決。

生活是一種選擇——一個人的選擇、創造性的選擇——以及學習如何對其負責的過程。

而女主花崗靖子和石神哲也的選擇意味著什麼呢?

影片並沒有直接去解釋選擇之後的後果,而是話鋒偏轉,選擇了更具有代表性的兇殺案現場來做鏡頭上展示,每一個鏡頭,每一條信息,無論看起來多麼微小,都揭示著與故事相關的某些事情。

而這場兇殺案就是關鍵事件,因為他是直接與上文中的謀殺事件緊密相連,導演通過將兩個蒙太奇片段鏈接在一起,營造出敘事上的因果關係,使我們主觀上接受了屍體的身份認證就是富樫慎二。

為什麼說是主觀上呢?

因為在故事結尾到來之前,所有的線索都是一種假設,而不是在影片開始時展現給我們的客觀前提。

以下這個片段中,我們看到了被害者所用的自行車、被燒掉的衣服、遭受重創的屍體和被燒掉的指紋,死亡時間估計是十二月二號的晚上六點到十點支架。

但是回想一下,在上一個鏡頭裡,花崗靖子是在晚上七點鐘殺死的。

而且,死者最後死亡的地點是在花崗靖子的家裡,那麼為什麼自行車上會有死者的指紋呢?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可能很多人都會忽略的一個細節就是,石神哲也去花崗靖子的店裡買套餐的時候,時間是十二月一日,怎麼看出來的呢?

在飯盒的右下方,日曆上標註的時間就是十二月一日。

由此可以推斷,騎自行車的死者和富堅慎二的關係可能不大。

當然,這只是猜測。影片通過將兩個事件的片段連接在一起,造成一種是同一起兇殺案的假象,同時在時間上也混淆視聽,利用情節上的多線索結構使觀眾被主觀性的欺騙。

而真相究竟如何呢?

這就需要講到情節點II了。

情節點 II

另一個轉折點在哪裡呢?

情節點II發生在石神哲也認罪的時候,這個時候同時也是影片開始朝向不歸點發展的時刻。

在情節點II的劇情之前,警方排除了花崗靖子的嫌疑,因為在十二月二日的那天晚上,花崗靖子有非常完善的不在場證明。

但是知曉劇情的我們是明白的,整部電影中,花崗靖子確實是殺了自己的前夫富堅慎二的,那麼為什麼她會有這麼完整的不在場證明呢?

影片在情節點II之後給了答案。

根據之前的情節建置,我們知道了兩個劇情:一個是發生在花崗靖子家中的謀殺劇情,而另一個則是發生在荒野外的謀殺劇情。

這兩個劇情本身就是講的兩件事情,互不衝突,也就是說,十一月一號發生的謀殺案和十一月二號發生的謀殺案死者是兩個人。

如果這樣去理解的話整個劇情線就變的清晰多了。

故事在一開始就給予了我們很多細節,尤其是在中間的一個片段里,一個流浪漢的存在和消失,專門給了一個定鏡頭來展現這種變化,細節把握的非常好。在影片中這兩個細節的時間跨度在三十分鐘內,絕對不影響最後兩者的關聯理解。

到了影片最後,在湯川學的解釋下,整個真相才真正浮出水面,原來為了掩蓋花崗靖子殺人的真相,石神哲也第二天殺死了一個流浪漢,偽造了時間和地點,依靠強大的邏輯能力將整個事件偽造的幾乎沒有一絲破綻。(指紋、時間、地點、著裝都無破綻)

而第一個死者富堅慎二,則被石神哲也用殘忍的手段把屍體解決了。

而全部的原因,只為了自己所愛的人的一次無罪。

故事解決讓人唏噓,同時也讓人發現了一些人性背後的秘密。

人物塑造

如果說石神哲也的行為讓人難以理解的話,那麼他本身對數學的痴迷則更讓人迷惑。

在這場推理遊戲里,沒有人是勝者。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每一個人都失去了一些東西,也得到了些東西。

女主花崗靖子就是典型的一個被過去束縛著的女人,她渴望自由,渴望離開好賭成性的前夫富堅慎二,追求屬於自己和女兒的生活。但是富堅慎二相當於她過去的一個夢魘,這個夢魘和電影《末路狂花》中的女主塞爾瑪的夢魘的最終結果是一致的。

而且,他們的戲劇性需求的目的也是一致的:推動她(他)在故事線的敘事情節中穿行的驅動力。她是一個被過去所折磨的女人,雖然最後過去的折磨已經消失,但是緊接而來的謀殺的罪惡感又讓她難以堅持。

石神哲也是一個孤獨患者,他的性格孤僻、單一,缺乏變數,因為強大的邏輯思維,他能夠很輕易的揭開一些非常複雜的概念和公式,但是也因為邏輯思維的禁錮,讓他的行為變得極端和殘忍。

誰也沒有想到石神哲也最後把富堅慎二的屍體碎了屍,誰也沒有想到他親手殺了一個流浪漢,這一切,總結下來的話,就是石神哲也的偏激思維所導致的。

石神哲也選擇了愛情,選擇了去愛人,所以,他就必須捨棄掉其他選擇,所以他選擇了忠於愛情,甚至發展到為了愛情不擇手段的地步。

一旦戲劇衝突被建置,事情的發展就已經不是一個人所能控制得了的了。

故事中的兩個主人公都選擇了贖罪,對石神哲也是一種痛苦,因為他對愛情犧牲被花崗靖子所拋棄,而對花崗靖子來說則是一種釋放,對精神的一種解脫。

但是故事到了最後,誰是最終的贏家呢?

沒有,誰也不是,警察不是,湯川學也不是,石神哲也和花崗靖子更不是,沒有贏家,也沒有輸家,一切都是最初選擇的結果。

生活就是一場選擇的過程,電影呈現的也是這樣一種過程,最後的升華讓我想起了電影《七宗罪》和《七武士》,對於未來,我們無法做到百分百的期待,如果非要說有所期待的話,我想只能用一句話來表達。

過好當下,善待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點電影 的精彩文章:

我救了你的命,你卻罵我賺黑錢?
因為楊冪給這片打一星?我不服!
回歸,再神的劇也得讓路
當年半路消失的劇,要回來了!

TAG:十點電影 |

您可能感興趣

《嫌疑人X的獻身》
《犯罪嫌疑人X的獻身》的魅力之所在!
《嫌疑人X的獻身》再度翻拍,蘇有朋可否給我們一場懸疑的盛宴
一條忠誠的狗狗,為主人保駕獻身的動人場面
好書推薦——《嫌疑人X的獻身》
毒兔兔帶你看懸疑之《嫌疑人X的獻身》
《嫌疑人X的獻身》:愛是罪過,愛是救贖
懸疑推理小說《嫌疑人x的獻身》
這部島國懸疑片精彩勝過《嫌疑人X的獻身》,葷腥元素一概不少!
今日說法里的奇葩案件-嫌疑人X的獻身
趙敏搶婚後獻身張無忌,看到張無忌的反應,網友:男人的劣根性
東野圭吾《嫌疑人X的獻身》
古代日本人為改善身高做出這種事,女人以獻身給中國男人為榮!
《海賊王》看穿人心的可憐公主,獻身給了自己的仇人
職場新人的獻身:二環里的戀愛遊戲
《嫌疑人X的獻身》最火的20句話,句句犀利,直戳人心
東野圭吾《嫌疑人X的獻身》系列:這個偵探,有點蘇
電影《嫌疑人X的獻身》原著作者東野圭吾出生
一群鐵一樣的漢子,一群狼一樣的男兒,為祖國奮鬥,為人民獻身。
張作霖的父親為了自己的事業獻身,下葬後棺材出了點問題,這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