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不願養出一個太懂事的孩子
心能量:因為有我你更卓越
「懂事」是個中國式辭彙。大人誇誰家孩子,常用的一個詞就是:這孩子真懂事!
這個「懂事」的含義大致如下:孩子對父母體貼,守規矩,主動為家庭承擔部分責任,父母甚至還未明確表達出自己對某件事的態度,孩子可能已經用行動去代為表達,十分的讓父母開心、放心。
果真可以就此放心了嗎?未必。
從心理學的角度解讀,如果一個本該無憂無慮、沒心沒肺地瘋玩的小孩,他過多表現出了上述「懂事」行為,那孩子的「懂事」,不過是「壓抑自己,隱藏自己的真實需求,迎合父母和別人。」從這個角度說,這不是懂事,是害怕。怕什麼?怕不討好父母的話就不被愛,怕自己做錯了說錯了什麼就被拋棄,怕自己稍微一點兒任性行為就會破壞殘存的安全感。
換句殘酷的話說,選擇「懂事」,是孩子的生物本能。當「做自己」的後果很危險的時候,他必須要選擇壓抑自己的方式求生存。
懂事的孩子,往往十分在意別人的感受。讓別人覺得舒服,是他們討好他人的唯一方式。
比如我,從小就會察言觀色,擅長從一些細枝末節的地方去分析大人的情緒。在合適的時間,永遠都只做合適的事,壓制自己的慾望,順應大人的想法。
由於父母的三令五申,我從來沒有在湖邊玩過水,沒有和小夥伴出去釣過龍蝦,沒有和弟弟爭過好吃的,沒有和同學比過吃穿。
懂事是一種毒,一旦形成了這個印象,它就會綁架你堅持下去。因為我很早就知道,一個熊孩子只要做一件暖心的事,就會讓人交口稱讚。
而一個懂事的孩子做了一件出格的事,會讓父母大失所望,前功盡棄。所以有時候必須頂著「懂事」的光環堅持到底,不斷地忍讓。
我相信,每一個真心愛孩子的父母,也一定會同意我的看法。既然如此,那麼下面這些容易養出過於「懂事」的孩子情形,父母們還需慎重處理。
讓孩子順從自己內心
懂事,並不是一個貶義詞,至少懂事的孩子,做的事情不會太出格。但是,一味的謙讓別人小心翼翼,便失去了自己,他們內心會一直有種自卑感,不敢大聲說話怕吵著別人,不敢做錯事怕被批評,內心總是膽小畏懼,把自己限制在一個父母設定的框框里。
讓孩子順從自己內心的想法,自己做主,自己選擇,我們只需要在適當的時候引導他們。別讓他們心裡有遺憾,別讓他們委屈的成長,也別讓他們長大後後悔。
要教會孩子如何正確地「頂嘴」
當孩子頂撞你時,其實他並不是為了挑戰你的權威。他們是孩子。頂嘴是他們成長中的一部分,是他們的天職。只要不是太出格的事情,就讓他們發揮天性,滿足他們的願望。要知道,這些被你毫不留情駁回的想法 ,可能對於他,是夢寐以求的理想和願望。
要記住,你養育的是一位未來的成年人
不管是「懂事」或者「任性」,獨立健全的人格和思想是培養孩子的重要的目標。 我們在養育的不是永遠的孩子,而是未來的成年人,我們希望他們在將來走向社會之後能獨立自主,面對問題毫不畏懼,勇敢的尋求解決辦法,而不是妥協、退讓。你對他們想法的尊重和理解,也會讓撐起更加自信的人生。
心能量:因為有我 你更卓越

※動漫雜談:嗓音好聽的人唱起歌來一定不會差!
※我是良品竹匠
※與救命恩人之間的約定!這位橙發神秘人究竟是誰?
※偷聽對話 卻遇到表白?
※芝己,讓每一口都好吃
TAG:那些漫畫 |
※打一巴掌就死給你看:為什麼我們含辛茹苦,卻養育不出懂事的孩子
※「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那個懂事的孩子最讓人心疼
※那個懂事的孩子,你還好嗎?
※孩子,你不必太懂事
※孩子,我寧願你不那麼懂事,戳人淚點了!
※做父母最失敗的,就是養出一個特別懂事的孩子,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孩子太懂事也不好,這種性格最容易吃虧,看看你家孩子是不是?
※你家熊孩子說過什麼特別經典的話?這樣的孩子太懂事了
※你一直都很懂事,只是父母不願意讓你太懂事
※你以為孩子不聽話只是不懂事嗎?或許只是你把孩子管的太嚴
※豐子愷:孩子,我寧願你不懂事
※懂事的孩子,可能並不快樂 你該感謝那個願意在你面前撒潑的孩子
※「我給我媽買了個金鐲子」「老婆,你實在太不懂事了」
※等我老了,我要做個懂事的婆婆,不給孩子添麻煩自己也不受委屈!
※到底是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還是孩子真的不懂事?
※孩子在這方面很懂事,但家長別以為「真喜歡」,太讓孩子憋屈了
※懂事的孩子也只是個孩子
※成龍兒子又出事!不懂事的孩子,啥時候才能讓老爹不再操心?
※孩子哪些懂事瞬間讓你心疼?網友:兒子拿出那疊零錢時,我哭了
※家有多孩,父母為啥總是「欺負」懂事的孩子,原來你不懂這些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