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36家LED企業補貼金額下滑背後:企業營運能力增強

36家LED企業補貼金額下滑背後:企業營運能力增強

伴隨2017年中報披露,上市公司「進補」情況也浮出水面。截止到8月31日,LEDinside粗略統計發現共有36家LED上市公司在非經常性損益表中披露收到政府補助,合計金額達8.84億元,相比去年同期下滑。

整體來看,補助金額跨度較大,多則上億,少則幾萬。其中,三安光電以270,371,099.81元的政府補貼金額位居榜首,其次為德豪潤達,補貼金額為168,455,435.19元,華燦光電以123,338,530.46元排第三,第4-10位依次是鴻利智匯、瑞豐光電、澳洋順昌、乾照光電、利亞德、英飛特、福日電子。

註:1、以上數據來源於各企業2017年半年度報告;2、表中所述凈利潤為相應企業2017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表中排名是基於計入1H17非經常性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

三安光電一直被業界認為是中國LED行業最賺錢的公司,同時也被貼上了「補貼王」的標籤。然而,隨著三安光電近年來不斷發展壯大,「補貼王」的標籤也慢慢被淡化。

據LEDinside梳理半年報發現,三安光電計入2015年上半年與2016上半年非經常性損益的政府補助分別為294,682,579.44元、348,276,149.50元,而對應的凈利潤為904,005,921元、966,317,122元。相比之下,2017年上半年政府補助占凈利潤(151481.79萬元)的比例進一步降低,這意味著三安光電的盈利能力得益持續強化。

LEDinside查閱2016年半年度報告發現,德豪潤達在非經常性損益表中披露收到政府補助為171,377,603.83元,為當期凈利16,036,311.16的10餘倍,也就是說,剔除補貼後,德豪潤達2016年上半年實際也屬於虧損狀態。

德豪潤達針對2017年上半年業績虧損給出的解釋是,行業競爭激烈、公司部分產品產能瓶頸、人民幣匯率波動等原因的綜合影響,造成公司的收益情況並不理想。

具體而言,公司晶元上下游產能不匹配,影響了公司晶元業務的產出及業績,再加上激烈的行業競爭,公司整體業務未能出現爆髮式增長;另外公司已於2016年底將國際照明業務出售,該等業務出售之後,部分產品為自產自銷,從本公司採購的產品規模同比減少,綜合上述因素,與去年同期相比,公司業務整體營業收入同比微幅下降。

無獨有偶,「進補」榜上的前三甲均為晶元企業。排名第三的華燦光電2017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21,602.43萬元,其中政府補助佔57.09%。

翻看華燦光電2016年半年度報告發現,計入當期非經常性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一行空白,而當期的凈利潤為53,171,617.21元。由此看來,雖然華燦光電今年上半年的業績有補助潤色,但其自身的盈利能力也有所增長,剔除補助後,其凈利同比增加逾3400萬元。

縱觀36家企業情況,除了德豪潤達與廣東甘化在「進補」後依然虧損外,其餘34家企業均處於盈利狀態且凈利潤都高於補助金額。

相比往年,不但進補力度有所降低,依靠補貼「脫貧」的企業也越來越少,這說明LED。對於企業而言,如果想有更好的發展,必須提升自身的造血能力,而不是一味依靠政策紅包來維持盈利狀態。

(文 / LEDinside Nicole)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EDinside 的精彩文章:

谷歌布局Micro LED,斥資近一億元注資瑞典Glo
飛樂音響半年報披露,LED營收下滑
聚飛、珈偉股份半年報預喜,營收凈利均大幅增長
營收逾40億!三安光電上半年業績報喜
台LED企業6月營收逾18億,下半年展望樂觀

TAG:LEDinside |

您可能感興趣

蘇寧以舊「煥」新拿出10億補貼 助力家電企業轉型升級
2018年中國IC設計企業營收前10強 紫光旗下兩企業強勢
IDC:市場低迷,全球企業存儲營收增長放緩
智能3D列印企業黑格科技獲3.25億A輪融資,IDG資本領投
工業企業前 11 個月利潤增速放緩,表現最好的是石油開採業
專為中小企業量身定製 H3C ER3200G2企業路由
多家快遞企業加收10元服務費
助力遊戲企業加速出海!聚焦「2018 DEAS遊戲企業出海專場」
840萬應屆生創新高,企業大規模縮招,互聯網行業首現需求負增長
ADNOC宣布450億美元的投資計劃,希望成為全球領先的下游企業
IDC:2017全球企業WLAN保持穩定增長
塑造製造業的未來,91%的工業企業正投資數字化工廠
新鯰魚入場,15家企業喜提移動通信轉售業務
PCIM Asia 2018–上海國際電力元件、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覽會圓滿閉幕,知名企業全力支持
IDC: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企業WLAN市場實現強勁增長
普華永道:去年度全球科技行業 IPO 數量和融資金額走出低谷,中國企業融資金額翻倍
聯想創投四家被投企業榮登中國最具商業價值AI企業百強榜
科創板下周將有12家企業等待上會,6家企業已提交註冊
恆大10.6億元控股電池企業 造車產業鏈進一步完善
中國封測產業現狀,規模企業已達9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