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許知遠不是只悲憫馬東,他一直在悲憫所有嘉賓的

許知遠不是只悲憫馬東,他一直在悲憫所有嘉賓的

許知遠又挨懟了,這次是馬東,在許的訪談節目《十三邀》里。

從對口語掌握的熟練度上,倆人就不是一個量級的。馬東這麼知進退懂分寸的主持人,怎麼可能給對手留一絲縫隙呢?

許知遠預設的立場是《奇葩說》是一個無法名留青史的節目,馬東雖然身處繁華熱鬧,但內心並不認同當下的流行文化,而是另有一塊純凈之地安放文化。

他希望馬東順著他的意思說:是啊,我身在《奇葩說》,心在文化苦旅,眼前的喧囂不過是我謀生的手段,有朝一日我是要回到書齋去的。

可惜馬東不順著他,甚至在被問到為什麼不抵觸這個時代的時候,不輕不重地懟了一句:我沒那麼自戀。

這就尷尬了。

在這期節目里,許知遠挺努力的,他做了不少外圍採訪,就是和每個採訪對象都聊不到一塊去。先是年輕人肖驍,顏如晶,他想得出馬東在努力靠近模仿年輕人但並不成功依舊失落的結論。

可年輕人就是覺得馬東和他們沒什麼代溝,生活中就是一個俗人。

然後是蔡康永,蔡算是給許知遠了一個交代。他舉了個例子,說自己採訪過馬季,但是馬東從來不提自己的家世和留學經歷,馬東不把自己當回事。

這能說明什麼?只能說明了馬東沒有躺在家譜上睡大覺,沒有自詡名門之後靠這個掙錢——有不少人都這麼做了,他卻選擇了一條更難的路。

許知遠和馬東的爭論還包括技術對時代的推進作用,許認為技術遠不如文化有用,一代人應該強過一代人。

馬東認為人心沒有進化得那麼迅速,他倆的分歧在於許不認為技術進步是偉大的,他更推崇文科。

所以馬東忍不住問他:你是學什麼專業的?

許知遠說:北大計算機系。

馬東很驚詫,觀眾也很驚詫,和馬東產生了一樣的疑問:他畢業了嗎?

最尬的那段是許知遠給馬東念一本關於悉尼的書,展現了許知遠本人對留學生活的巨大嚮往——馬東在澳洲留學過。

馬東心不在焉地聽著,講了個故事:馬季去澳洲演出,馬東去看,發現父親的生活遠比自己年輕的留學生活有意思,於是他回國了。

就是兩種生活態度的碰撞,許知遠是個生活在回憶里的人,而馬東是生活在當下的人。

播出之後,許知遠被猛烈吐槽了。我前幾天就看過,但反應很麻木,因為許知遠一直是這樣的啊,在上一季他就悲天憫人地想洗腦大多數嘉賓,每次都鎩羽而歸,而且每次的套路都一模一樣。

第一期嘉賓是羅振宇,許知遠希望他能像自己一樣憂國憂民,羅說他不關心這個時代的精神狀態,無力關心也關心不了。

採訪蔡瀾,許知遠力圖挖掘出他的國恨家愁,「俗氣」的蔡瀾一直叫他吃吃吃,大談哪裡的東西更好吃,許知遠又一次感到了挫敗。

和白先勇對談,不得不說白先生涵養太好了,許知遠作為小輩一路痛心疾首白先勇早年寫下《台北人》這樣驚世巨作,後來怎麼能放棄呢?怎麼能甘心去做推廣《紅樓夢》和崑曲這樣雞鳴狗盜之事呢?他言辭之間就是這麼流露的。

革命工作不分貴賤,許知遠覺得著作等身得諾貝爾獎是終極目標,為什麼不能允許白先勇做他喜歡的事,或許人家就覺得推廣崑曲比得諾貝爾獎更重要更有意思呢?

遇到俞飛鴻,許知遠被她的美麗感染得不能自持,這是他做的最失態的一期節目。

GIF/1.7M

他又堅持了,堅持認為俞飛鴻早年出演的《喜福會》才是正經作品,後面那些電視劇《大丈夫》、《小丈夫》之類的是在透支藝術生命,他為她真心的、輾轉反側地痛惜。

是不是透支,要俞飛鴻自己覺得才算,他說了不算。

堅持俞飛鴻充滿秩序感的平衡背面隱藏著失控的一面,然而在直言對方的作品「庸俗」之後,俞飛鴻依然是一副笑意盈盈的篤定模樣。不知道是誰先失控了。

所以這一期依然採訪得很不順利,他感覺打不破俞飛鴻的殼。其實有一次很好的機會可以深入聊下去,就是俞飛鴻講她很喜歡看武則天傳記,因為覺得對方很有政治遠見,在一個男權封建社會可以稱王稱帝,並且死後留一個無字碑不吹噓自己。

誰知道許知遠對武則天都帶著自我預設,一句話「女人的角色戰勝了她的一切」,意思是武則天終究是個女人,將話題帶過。在主持人中,冷場能力許知遠認第二,應該沒人敢認第一。

這期還有個非常不得體的設計,他硬拖著俞飛鴻看《喜福會》,理由是讓俞飛鴻找回自己。其實就是他自己想看,俞飛鴻不想看閉著眼睛都行。

電影中有一段是俞演的閨秀經歷初夜,畫面是破開一隻西瓜的暗喻。

GIF/1.1M

看這段時許知遠一邊看一邊咂摸,一是咂摸年輕時的俞飛鴻被調戲後的反應,二是咂摸現在的俞飛鴻看到年輕的自己被調戲的反應。

GIF/1.6M

這種暗矬矬喜滋滋偷眼看俞飛鴻表情的做法真的一言難盡,欣賞人家的美貌就大大方方說出來好了,幹嘛非逼美女也要和你靈魂相通?好在俞飛鴻維持了良好的氣度。

許知遠在片頭說他帶著偏見而來,這倒是句大實話。

他有一個極頑固的預設立場:這時代太浮躁了,這時代不會好了,這時代眾人皆醉我獨醒,我存在的意義就是喚醒你們皮袍下的小。

不巧的是,他的採訪對象大多在自己的領域成功而自信,是輸出價值觀的人,而不是被人輸入價值觀。我看的幾期里,只有李安由於涵養實在太好了,基本沒有反駁過他,而是平實地講故事。

其他人基本都不接招,客氣點的是白先勇不置可否,圓滑點的是蔡瀾「來,嘗嘗這個」,直接點的是馬東「我沒那麼自戀」。

採訪中要不要預設立場?要的,如果腦子一團漿糊,只能拿回來一堆連不成線的細節。

但這個立場怎麼預設呢?是在掌握採訪對象資料的基礎上,根據對方的情況量體裁衣,而不是像許知遠這樣,用一個方法論去套所有人,羅振宇其實也有同樣的問題。

很多人誤以為記者要張揚外向,這是錯誤的,好記者應該是敏感內向有同理心的,他們要學會閉嘴,盡量讓受訪者多說話。自戀而滔滔不絕的記者其實最不合格,我就見過邊採訪邊對著玻璃反射檢查自己妝容的記者,經常打斷採訪對象話頭以便使對話體中自己的句式顯得更華麗的記者。你的注意力不在受訪者身上,人家是可以感覺到的,幹嘛要對你掏心窩子?

當然許知遠的定位不是記者,而是主持人,第一期節目里他的工作人員就說他會成為一個文化偶像,所以他要有明確的套路,這個套路就是知識分子智識的優越感和悲憫

GIF/389K

這情緒弄不好就成哀怨的九斤老太了,每個時代的年輕人未必比上一代人進步,但總歸要有所不同,一味的懷舊,覺得一切都是老的好,必然引來年輕人的輕蔑。

而且很容易雞同鴨講,許知遠認為《奇葩說》不會成為名垂青史的節目,可是馬東從來就沒打算讓它名垂青史啊!這有什麼可辯的?人家在好好說大白話,你非得上來捅什麼「時代」「亢奮」「消解」這類大詞,別人能不沖你翻白眼嗎?

許知遠今天也不過41歲,並不老,他只是早衰。從他20多歲寫的那本書《那些憂傷的年輕人》,就感受到了他以一個垂垂老者臨終前的心態自居,同齡人還在蹦迪快活,他就感慨你們這些不知死之將至的人太可憐了。

一個包容的世界當然要允許他這樣的人存在,但那些「裝嫩」的人也一樣應該自由馳騁啊!大家完全可以相安無事,不要用你的標準去judge我。

我很不喜歡的一句話就是「什麼年齡做什麼事」,這個社會的規則已經夠多的了。不停地有人警告你:該買房了,該買車了,該結婚了,該生孩子了,該把孩子送補習班了。。。

表面上看許知遠沒這麼俗氣,他提醒你的是:該讀書了,該懷舊了,該得諾貝爾獎了,該對當下感到焦慮了。。。

GIF/489K

本質上和那些俗氣地逼迫你結婚生孩子的街坊鄰居有什麼區別呢?都是自我意識過強形成的霸權,強迫別人的行為要和你一樣,許知遠更霸道一些,要別人的思想都和他一樣。更何況他只是悲嘆,也沒見拿出什麼行動,比如自己寫本巨著拿個諾獎什麼的,莫言還沒逼大家變精英呢!

或者許知遠在採訪的時候角度能夠多元化一點,少關注自身的焦慮,多注意受訪者的真實心境,大家也就少煩他那麼一點點。

我有個朋友說,有許知遠這樣的採訪者,對採訪對象是很好的,他們的形象愈發豐滿了。所以包容的人一樣會繼續上許知遠的節目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孟大明白 的精彩文章:

民謠哭窮,嘻哈炫富,喪了這麼久,終於輪到黑炮們燃起來了
大張偉說惡毒才會幽默,你覺得呢?
90後小生上位太快,只能和姐姐們演情侶了
我和郭富城一樣,要被王千源嚇死了
那些神隱的女明星,其實從來都沒退圈

TAG:孟大明白 |

您可能感興趣

馬東最想選的人居然是可愛的她,她開心的說:選我,不出錯
許知遠對話馬東,除了尬聊,我還看見了文化人從商姿態的對撞
馬東和馬蓉神秘關係被曝光,要不是金星說還真想不到,太可怕了!
讓馬東深情擁抱,高曉松為她著迷,這個女孩告訴我們真正的活著是什麼!
它不答應,馬東也不敢坐
為什麼馬東說「搞喜劇的人,內心是苦的」?
笑到失禁的台詞:我爸叫馬東我一出生他就沒了,所以我叫馬冬梅!
何炅的鄰居是馬東,黃磊的鄰居是呂思清,都沒有陳赫的鄰居厲害了!
每一個成功的男人你背後必定有一個強大的女人,李彥宏:我身後就是馬東敏!
馬東:將自己所有的經歷疊加,才是今天的你
馬東問到:你覺得婚姻有意思嗎?撒老師直接說出沒有意思
楊超越直言自己不是作秀,卻遭隊友暗諷,馬東一句話打臉暗諷者!
何炅的鄰居是馬東,趙麗穎的鄰居是那英,而陳赫的鄰居就厲害了!
何炅講述兩個同事一笑泯恩仇的趣事,馬東一語點破這個同事是誰
看了陳佩斯父親墓地,再看馬東父親墓地,網友:不愧是真正藝術家
撒貝南直言結婚沒意思,馬東問為什麼不離,回答讓人笑的肚子疼
董卿與馬東街頭熱聊,董卿化身好奇寶寶,瞪大眼睛的她不多見
《鄰里的人們》李相燁:馬東錫大哥的體能讓我感受到了壓迫感
《奇葩說》周冬雨遭馬東等人調侃,並且自曝:馬思純家真的很有錢
馬東到底有沒有離婚 感情生活備受大家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