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代老臣四代帝師,原以為因才是舉誰料竟是父子宰相

三代老臣四代帝師,原以為因才是舉誰料竟是父子宰相

在電視劇《康熙大帝》里,康熙皇帝為了解決索額圖、明珠尾大不掉的難題,擢升了一批青年才俊,其中就有我們今天要講的三代輔臣張廷玉。


原以為歷史就是這麼走著來的,後來,看史書發現,張廷玉當初能被擢升還是很有背景而非因才是舉,而是因為他的父親張英。當小編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感覺很不熟悉,搜索一番之後發現有一個故事很多人都聽說過,那就是「六尺巷」的讓出三尺宅基地給鄰居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當時的宰相張英。「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有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三代老臣四代帝師,原以為因才是舉誰料竟是父子宰相


好了,大家已經看明白了吧,張廷玉的父親就是清朝康熙年間的宰相。張英早年進士出身,入翰林之後被康熙招入南書房,平定三藩時勞苦功高,賜在皇宮西安門內官邸,這是清朝守衛漢族官員住在皇城裡,可見張英如何得到康熙恩寵。


張英是安徽桐城人,跟桐城派「四祖」都是老鄉(戴名世、方苞、劉大櫆、姚鼐被尊為桐城派「四祖」)。書香門第,一門四子,分別是廷瓚、廷玉、廷璐、廷瑑。張廷玉就是因為父親的緣故在康熙年間就直升到南書房,但這不代表張廷玉不學無術,反倒是經濟、文章都行的高手!其父親張英有六尺巷的故事、有漢族官員住皇城的首例,張廷玉比其父親更加厲害,其功績咱們就不一一表述,只看一個點就行:「終清世,漢大臣配享太廟,惟廷玉一人」。



三代老臣四代帝師,原以為因才是舉誰料竟是父子宰相


所以說,有時候古人和現代人總是拿一些故事去鼓勵屌絲,激勵創業或是打拚,其實,不深究故事背後的故事你怎麼會知道光有才能沒有平台是不行的。


如果張廷玉出身寒門,如何能讓康熙皇帝離著十萬八千里知道你?如何讓康熙帝離著一二十級別知道你的能力和本事?沒有張英老宰相的平台,張廷玉在那個時代縱使再有才能也不可能位極人臣、配享太廟。


歷史就是這麼有意思,扒開衣服開內容才知道原來如此……


對了,張英和張廷玉都是高壽,這麼繁重的工作,壓力這麼大的情況下竟然都活到了84歲,真真豁達通天,有上古宰相之風!


三代老臣四代帝師,原以為因才是舉誰料竟是父子宰相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奇聞說今古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恆大能稱霸亞洲而中國男足卻「屢遭蹂躪」?
左宗棠兩袖清風 留給兒孫的2萬兩白銀
周世宗柴榮死因竟和火輪小兒有關?
對越自衛反擊戰最勇猛的將軍吳忠將軍
青年時期的普京經歷了什麼?

TAG:奇聞說今古 |

您可能感興趣

歷任兩代帝師,平反歷史冤案,卻把李鴻章變成賣國賊
兩代帝師翁同龢
帝制時代,帝師與奴才是皇帝身邊的兩種人
「三代帝師」祁寯藻書法,的確不一般!
他是晚清兩代皇帝的帝師深受信賴,卻因一己之私而陷國家於困境
一代帝師朱軾:為何讓乾隆又敬又怕,死後棺前哭奠
再告訴你個秘密:老子是黃帝師父廣成子轉世
兩代帝師翁同龢楷書欣賞
他是明朝最慘帝師,每天膽顫早亡,只因打了朱棣三戒尺
兩代帝師翁同龢妙拒索書
欲將燒燕出潛虯——兩代帝師翁同龢書對
清代最牛的帝師,皇帝曾不顧體面抱著他痛哭,死後又得至高哀榮
兩代帝師,翁松禪的大字法書
清代最牛帝師,教嘉慶如何在乾隆餘威下做「兒皇帝」
身為帝師一朝忠臣,死後遭皇帝刨棺戮屍,刨棺皇帝百年後終遭報應
一代帝師:7歲神童露頭角,曾讓乾隆又敬又怕,死後棺前哭奠
「兩代帝師」溫葆深為何無謚?左宗棠代遞遺折惹禍
史上最牛「女帝師」,奉命續寫《漢書》,創下古代女性的多項第一,被譽為「女人當中的孔夫子」
如何年輕不老,大唐帝師有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