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夢參老和尚:末法時代努力培養善根 努力參禪

夢參老和尚:末法時代努力培養善根 努力參禪

今天的主題是禪,因為禪離言語相、文字相,所以不能找法師講禪。而應該找一位禪師來「參」,以心印心。所以在禪堂中,和尚如果沒有問題,便往往一個星期、兩個星期或者冬天禪期的十個星期中絕不會講話。現在的禪堂和我小時候在的鼓山禪堂很不一樣。當時打一個禪七的時候,老和尚可能說一次話,也許一次也沒有。原因就在於禪離言說相,心心相契。你在問念佛者誰,我也在問念佛者誰,那究竟念佛者誰呢?大家都在尋找這個答案。等真正懂得了,明了了這個問題也就開悟了。


開悟之後的修行和沒有開悟時的修行有著天壤之別,沒有開悟時二十年的修行在開悟後只需一分鐘。這也就是頓超直入,立證菩提。這樣的修行殊勝非常,可惜我們處在了末法時代。有這種善根的人早就在正法與像法時代證得了菩提。而處在末法時代的我們就要努力地培養善根,努力地參禪。在這樣的時代我們會有迷惑,不僅在禪堂中,在社會中我們也遇到迷惑與業障。有的人一生平平安安,有的人一生坎坎坷坷,充滿了波折。當我們超不出因果的時候,受因受果。當我們能夠頓超的時候,就能超越束縛住我們的因果。當然這並非我們普通人所能夠達到的,要依靠多生積累的善因。就像我們讀書經過小學、中學、大學。當我們找工作的時候,以前學到的知識便都用得上了。修行也是如此的。

夢參老和尚:末法時代努力培養善根 努力參禪


末法時代努力培養善根 努力參禪


有人說:「出家安口鍋,在家差不多。」如果出家人還做在家的事,那出家還做什麼?如果在家人做出家的事,那就是超脫了,雖然在紅塵滾滾之中,卻獨樹一幟而變得不同。因此,大家要懂得萬法唯心,心外無物的道理。心即是佛,心即是法。當我們反覆諦聽這個道理,經常思維之,就是修行。如果每天都思維這個,努力不間斷,慢慢地就成了。我在當勞改犯人的時候種菜,就發現菜上有種青蟲。於是我就經常觀它們。它們在菜葉上趴著,隔幾個小時後還在趴著不動。它們就像人在禪定,它們不想做爬蟲,想飛。大約兩天兩夜,它們破殼而出,留下了青蟲的屍體,變成了蝴蝶飛走了。咱們人也在想,想的就是佛所批評的「貪嗔痴」。每天愛發脾氣,就是嗔恨。特別是對待子女,心裡不高興的時候就借題發揮打孩子。這麼做很不對。


佛所說的法無有定法。不要把佛所告訴我們的東西看成是決定的。要依照我們自己的根基選擇佛法,是什麼樣的根性就學怎樣的法。也不要以為我們所行的道毫無效果,這只是沒有遇緣而已。道不虛行,遇緣即應。就像我們出家人在五台山或者終南山修行,不接觸社會,像個傻子一樣。但一入社會,智慧就被開啟了。不但做事情頭頭是道,甚至可能超過了常人。過去講「十年寒窗,一旦成名」,這裡面就有福德的問題。生活中不斷積累福德,才能轉變命運。學佛的弟子一定要相信因果,相信報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如果生心起念時總是希望別人得幸福,不為自己求安樂,這就是佛教所說的菩薩。我把諸位道友都看作是菩薩,凡是受過三皈依的道友都是菩薩。菩薩來自印度語的「菩提薩埵」,翻譯成華言就是「覺有情」。意思是覺悟一切有情眾生,讓一切眾生都明白因果的道理。


總而言之,禪是佛法,禪是心,禪是密意,禪是性體,我們的一切行為都在禪內。

夢參老和尚:末法時代努力培養善根 努力參禪 點擊播放 GIF/1K



了解更多,請按:

http://www.shixi1980.com/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亞洲螺絲與五金 的精彩文章:

TAG:亞洲螺絲與五金 |
您可能感興趣

思維能力的培養·雜談
彼得·聖吉:如何在教育實踐中培養系統思維能力
培養覺察的力量
神奇的記憶力要從培養觀察能力開始?
寶寶的邏輯思維能力如何培養
如何培養出強大的夥伴 菲力德培養大揭秘
如何培養深度邏輯思維能力?
提陞官兵火場感知能力和心理素質,培養英勇頑強戰鬥作風
爸媽這樣做,輕鬆培養寶寶的創意思維能力
培養德法兼修法治人才
如何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 家長知道嗎
培養孩子的十大數學思維能力的方法
如何培養男性魅力?
何水法:家長不要強求將孩子培養成藝術大師
如何培養自己的耐力?
能把小妾培養成書法家:史上最強書法老師
你努力工作辛苦賺錢,你在培養農民工三代
培養寶寶注意力和平衡性 發揮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怎樣培養自己的理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