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畫的文人情結: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中國畫的文人情結: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對古人來說,竹是一種超越物質存在的精神象徵,是文人內心筆墨情操的和心志抱負的舒展。



中國畫的文人情結: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英國學者李約瑟曾說:東亞文明乃「竹子文明」。


古人留下的詠竹詩詞不勝枚舉,其中最早的出自《詩經·衛風·淇奧》: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可見,竹子從很早的時候起,就已具備精神層面的隱喻。

魏晉名士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阮咸,常相約游於竹林,縱情酣暢,笑談雅集,後世稱之為「竹林七賢」。竹與名士,似乎已經成為密不可分的整體。


《春枝棲禽》 張大千 107cmx 46cm 紙本設色 1937年 楊柳青書畫藏


關於竹子的繪畫歷史悠久,從現存的記錄來看,以竹子為主題最早可見的是五代徐熙《雪竹圖》。歷代巨匠,有眾多畫竹的逸品能手。宋徽宗趙佶、文同、蘇東坡、趙孟頫、倪瓚等,或酣暢淋漓,或提拔洒脫,各有風骨。近代四大畫家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也為竹畫的藝術寶庫奉上了許多瑰寶。



中國畫的文人情結: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墨竹圖》 鄭板橋


在擅畫竹的古人中,最為人熟知的當屬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鄭板橋常以竹子自喻,一生畫竹無數。他畫的墨竹,孤高、蒼勁、堅韌。竹子於他宛如知交,在他眼中,竹子是他淡泊名利,不攀權貴的人格寫照。



中國畫的文人情結: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紅樓夢》中,大觀園各處景觀院落中,唯有林黛玉的居所瀟湘館坐落於竹林包圍之中,曹雪芹如此安排,便是以竹代指瀟湘妃子的清雅風骨。


北宋李格非所寫《洛陽名園記》共評述了比較著名的一十九座私園,對其中的歸仁園、董氏西園、富鄭公園、苗帥園等十座宅園作了專門的竹子景觀描述,絕大多數都有竹子景觀,並有「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之說。



中國畫的文人情結: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蘇東坡曾嘆:食者竹筍、庇者竹瓦、載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書者竹紙、履者竹鞋真可謂不可一日無此君也。


另一位大文人白居易也曾作文章《養竹記》,分析竹與君子的關係——


竹子的根穩固,穩固是為了確立竹子的本性,君子看見它的根,就想到要培植好堅定不移的品格。


竹子的秉性直,直是為了站住身體,君子看見它這種秉性,就想到要正直無私,不趨炎附勢。


竹子的心空,空是為了虛心接受道,君子看見它的心,就想到要虛心接受一切有用的東西。


竹子的節堅定,堅定是為了立志,君子看見它的節,就想到要磨鍊自己的品行……正因為如此,君子都喜歡種竹,把它作為庭院中存在價值的東西。



中國畫的文人情結: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對竹的讚賞喜愛,是中國古代文人的共性。竹有節、挺拔、不屈不折的形態與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相契合,因此,它超脫了本身的局限,成為傳統美德的精神載體。



中國畫的文人情結: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女畫家闞玉敏作品《通幽圖》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中國 的精彩文章:

二十四孝故事裡的「絕情」:孝道還是霸道?
佛語經典禪語精選二十句
「土豪們」是如何支配全球藝術市場的?

TAG:文化中國 |

您可能感興趣

因無知、不知而恐懼的「異形情結」,每個人心中都有
因無知、不知而恐懼的「異形情結」, 每個人心中都有
有「處女情結」的人是最迂腐可笑的人
權志龍的中國情結,讓粉絲尖叫不已,太有范啦
比起有「處女情結」的應勤,無條件縱容他的邱瑩瑩更可恨!
連這都能擬人,日本人的戀物情結真是永無止境
淺談中國人的「戀木」情結
《歡樂頌》魔幻的不是處女情結,而是富人窮人能做朋友
風水,中國人心中割捨不了的情結
《歡樂頌》不好意思,真慣不了你這「處女情結」的臭毛病
猝不及防,《歡樂頌》就這麼上了BBC,處女情結還有完沒完
你們那麼糾結「膜」,讓「非處情結」的人情何以堪?
中國人有四字情結,中國的這些「四大」,你都知道嗎?
秦始皇為何殘暴無情?都怪小時冷酷的環境養成戀母情結?
兩性知識:有「戀母情結」的男人有什麼不好?
無法擺脫的陰影:希特勒的戀母情結使他走向極端
姑娘,你是否有強烈的「軍人情結」?
自古流傳的竹情結,你是否已經忘卻?
私家庭院,中國人的花園情結,與自然合二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