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老子《道德經》上善之水的五大哲學內涵

老子《道德經》上善之水的五大哲學內涵

老子《道德經》上善之水的五大哲學內涵



老子《道德經》上下篇多次提到水、甘露、江海、川穀等水意象,以水設喻,論述其獨特道體形而上學中的處柔、守雌、虛靜的人生觀。提出其「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著名論斷。縱貫其水意象的總體趣向,可以歸納出其內在的五大哲學內涵。

一、神之造物:滌除


從遠古有神論角度看,萬事萬物莫不是神的造化之物,就連人的思維、夢境也被歸屬於神的暗示。從理論上推論,凡萬物莫不出自神造神化,凡精神氣血又莫不臣屬於神的意願,人的思維、情感自然以尊神的虔誠看待萬事萬物,而萬事萬物又必然符合人的這種神的眼光,從而,萬物與人的觀感和思維構成一種符合關係。正是在此種符合關係之中,神話體系為自身爭取到一種真實的基礎。在中國文明的發祥地黃河流域,神話中的水神是「河伯」。在先民思維里,正是「河伯」主宰了與他們的生死存亡息息相關的黃河的灌溉或洪災。灌溉給予生命滋養而洪澇則剝奪生命。水是神之造物,人在水神面前生不自主,死不自主,正如老子所言:「出生入死」(第50章)不自主。因而,老子在《道德經》中一方面提出「穀神不死」,承認水神的權威,但是,老子《道德經》又希望在「自然」的王國內,神能與人和諧相處而「不傷人」(第60章)。《道德經》始終認為道在「帝之先」(第4章),道的法則是「自然」,讓萬物作為個體自是其是地自由生存,各有各的存在理由,因而,水作為神之造物的意義在道法自然的宏大生命力的陶染中更貼近人性的自然需求。


面向神的尊嚴和神的主宰,《道德經》提出人生的「滌除」(第10章)意義。儘管老子沒有具體解說「滌除」的對象和目的,「滌除」卻被人們確信為一種為人性自由伸張的獨立精神。


二、名言之理:守中

《道德經》第三十二章討論了「甘露」的自然本性,強調自然而然不記得失的忘我精神。同章卻又提出「始制有名」的著名論題,是為一種名言之理的真實性公開立法。《道德經》一書多次舉水設喻,都涉及名言問題,水、甘露、江海等等名詞性概念的提出不可避免地包含這一概念的正名問題。正是在一種相互區別和集中限定中,語言的規定性為水這一哲學的對象提供可供普遍理解的普適性結構。正是立足於一種由名言限定的水概念,《道德經》一書中的「上善」、「上德」等思想的魅力才找到一種堅實地基和真實的始發點。


然而,仔細探究《道德經》給予水這一對象的規定卻可以發現一個名理的悖論。依照現代物理學發現,水是一種由氫原子和氧原子合成的無色無味的透明體,然而《道德經》卻直接斷言水是一種善,水是一種物與水是一種善這兩種不同的規定如何在一種水的正名中得到合理解釋呢?依照一種名實配稱關係,作為一種善,水概念無法被定位在一種「符合」關係的歸宿之中。名實配稱意味著一個判斷的主詞在繫辭的關聯中實現與謂詞的符合,如水是一種物質。水與物質之間實現了種名(水)歸屬於屬名(物質)的符合關係。然而,水是一種善卻無法實現主謂詞之間的歸屬關係從而無法實現一種符合關係。另外,名實配稱同時意味著判斷中的對象與事實中的對象相符,如水是一種無色無味的透明物質就與實質的水相符,反之,水是一種氣體就與實質的水不符。但是水是一種善這種判斷卻和實際應用中的任何形態的水絲毫不具有符合關係。《道德經》如何解決這一水概念的悖論的呢?


《道德經》首章提出了兩種不同的本原語境,「有名」的本原語境和「無名」的本原語境。「天地之始」,「萬物之母」提出本原語境問題,而「有」與「無」的分梳又提出了本原語境的內在分立問題。「有名」本原語境為「水是一種物質」的言說格式提供正名的合法真理;而「無名」本原語境則為「水是一種善」的言說格式提供正名的合法真理。主詞水在系動聯結中掙脫了那種邏輯的歸屬關係,而轉化為一種主謂升華關係。謂詞是主詞的一種直觀的升華過程而不再局限於一種僵死的靜止的被動的名詞。從而,「上善」、「上德」等命題自然而然地與水這一意象相關聯了,因此老子在《道德經》中進一步斷言:「上德若谷」(第40章),認為水可比作「上德」。然而,《道德經》提出本原語境問題只是從語言的角度來解決水概念的悖論,並沒深入觸及《道德經》「上善」的本原意義。本原語境解決的終歸是「多言數窮」的局限性問題,並未直接面對「守中」所導向的本原問題。


三、利害之物:抱朴


「上善」是一種主權在我的而又能超越一己偏私的普范之愛。神難於為水的「上善」做出主權立法,同樣,「多言」又不能窮盡「上善」的內涵,而且,最為不容忽略的是水的利害特質再次為「上善」提出質疑,在死生利害面前究竟什麼對象真正可稱為一種恆常不變「天地自然」的價值呢?顯然,作為一種自然物的水必然是有色的。就名理之真來說,水這種抽象的物是一種無色之物,那是就它的實體樣態說的,對每一個活生生的個人來說,水這一物質從來就不可能超脫利害善惡,那麼,哪來的超脫一己偏私之愛的「上善」、「至善」呢?對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先民來說,水是善的因為它灌溉阡陌、滋乳良田帶來豐收;同時,就同一族群的先民來說它又可能是掠奪生命、摧毀收成的禍害之物。對饑渴的某人來說水是善;對洪澇的人來說水是惡。在這種利害轉換的生命圖景中哪裡還有一種不偏不斜的「善」呢?《道德經》認為人深陷利害關係中身心變異,失落一種本原之心,因此才從神的禁錮中啟迪「滌除」,於名言的牽累中倡導「守中」,並且在利害的威逼中呼喚「抱朴」。

《道德經》認為「朴散則為器」,器具帶來物的有用性,同時也帶來繁重的「機心」(莊子言),利害中人相對於道家「真人」截然不同。利害中人主動將自身的根系連泥拔起投向一個身外之物,在這種投射的過程中,將自身的「自然」性向取代為一種物理的規律,朴性的真性情蕩然無存。老子《道德經》面對這種利害之物的水,提出「見素抱樸」(第19章)、「復歸於朴」(第28章)的理想,這種對人世的真性情的傾慕反映出超越之愛的「上善」和「上德」意義。「上德不德」(第38章),也即不為一己偏私之德而德;「上善」非善,也就是不為一己偏私的善惡計較,而奔向一種非功利的無待境界。


四、大象精神:靜觀


郭店楚簡《老子》記有「大一生水,水反輔大一,是以成天。天反輔大一是以成地。天地復相輔,是以成神明」的文句。此種成就天地萬物的大一之水之所以堪稱「大」,正是因為它既不臣屬於神,也不凝固於理,更不萎落於任何偏私利害,而成就超越普適之愛。正如水之「上善」不臣服於神不規矩於名不記利害而成就一種自是其是的「大」氣。老子認為這種大氣精神就是一種「大象無形」(第40章)的大象精神。人如果缺失此種大象精神也就自我萎落為一己偏私之在,為某一時某一地某一所而生而死,那種生死就太偏私了。老子通過大象精神的闡釋啟迪人們為一種大象精神去生去死,因而提出「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的人生諍言,的確發人深省。以這種大象精神透視水,認為水是一種「上善」和「上德」其為道的生命底色就通解無疑,漸露崢嶸了。「上德若谷」那是因為「上德不德」,不依神意不假名利而得其所得才是真德,也即「上德」。同理,「上善」之水就是一種「大象」,積壓在它身上的物形、神性和名理之苦已經蕩然隱退,生死富貴禍福榮辱已被洗盡鉛華臻於「無形」、「不言」的天地大美。


「上善」是一種不善之善,「上德」是一種不德之德,那麼,凡人俗婦能否溝通「上善」?芽凡人依憑何種心境才能一睹此善呢?芽從利害之物、名言之理和神權稟賦的萬象紛呈中觀出一種「上善」的意味必經特殊審美眼光。在《道德經》中,這種能觀照「上善」的看問題的方法就是「靜觀」。《道德經》首章提出「有欲之觀」與「無欲之觀」的差別,並於第十六章再次具體提出「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的「靜觀」論,正是為世俗世界的人生百態指明正道。無論何人只要依照自然的自己去自由生存不在物慾的困囿中異化掉自身的「自然」本性,都可以在精神的內向維度「靜觀」「上善」。


五、上善無名:玄鑒

「靜觀」中的水屬「上善」。但是這「靜觀」只是在一種「無欲」的審美觀照中把握到的這上善之物的純粹形式。問題是,上善之水的形式意義並不能普適到一種絕對唯一的至善,「靜觀」與「有欲之觀」在人的認知範圍內仍然預示著一種觸目的裂痕。《道德經》提出「玄鑒」論將一種善的形式升華為一種普適恆常之道,使得水這一意象除了飽含審美魅力,更獲得人生實質意義。只是,這種實質意義遠遠超出了以上幾層內容,而為生命提供全新的價值啟迪。


絕對唯一的善在「玄鑒」的本原投影中獲得她的直觀形象。在這之前,善的規定只是一種抽象或赤裸的感性之物,而在「玄鑒」中,人透過高懸的飛瀑、奔突的江海、無私的甘露觀照了自己內心的「上善」,人此時不僅相信這善的真實存在,更能將自己的內在品質比照這善,確信人生在世當如此高潔浩蕩。這種上善依賴「玄鑒」正是因為這善太過孤傲,竟於功利張揚中自願隱而不顯,「玄鑒」世界萬物就是說不攜帶利害之眼去直接待人接物,再不貼著名利面具去攫取,而是透過一個無私的心去體會這善的意義。只是在「玄鑒」的視域,天地有「上善」而不言的真相才作為一種真理和境界大白於人間。


註:


帛書《老子》道經甲乙:「上善(似)如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高明:《帛書老子校注》?眼M?演.北京:中華書局1996,第253頁。王弼注本:「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樓宇列:《王弼集校注》上冊?眼M?演,北京:中華書局1980,第20頁。

帛書《老子》德經第五章甲乙:「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高明:《帛書老子校注》?眼M?演,北京:中華書局1996,第246頁。王弼注本:「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樓宇列:《王弼集校注》上冊?眼M?演,北京:中華書局1980,第14頁。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眼M?演,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第125頁。


帛書《老子》道經第三十三章甲乙:「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亡者壽也。」高明:《帛書老子校注》?眼M?演,北京:中華書局1996,第404頁。王弼注本:「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樓宇列:《王弼集校注》上冊?眼M?演,北京:中華書局1980,第85頁。


郭店楚簡《老子》甲:「至虛,恆也;守中,篤也。萬物方(旁)作,居以須(待)復也。」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眼M?演,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第112頁。帛書《老子》道經甲乙:「至虛極也,守靜篤也,萬物旁作,吾以觀其復也。」高明:《帛書老子校注》?眼M?演,北京:中華書局1996,第298頁。王弼注本:「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樓宇列:《王弼集校注》上冊?眼M?演,北京:中華書局1980,第35-36頁。


帛書《老子》道經第十章甲乙:「滌除玄鑒。」高明:《帛書老子校注》?眼M?演,北京:中華書局1996,第265頁。王弼注本:「滌除玄覽。」樓宇列:《王弼集校注》上冊?眼M?演,北京:中華書局1980,第23頁。


來源:中國道教作者:孫振玉


掃描二維碼,關注武漢長春觀公眾微信號!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漢長春觀道學堂 的精彩文章:

《太平經》辟穀思想探析
道教戒律與道德
太虛觀的木井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武漢長春觀丙申戒壇普示榜

TAG:武漢長春觀道學堂 |

您可能感興趣

《道德經》中的成功哲學
《老子》哲學:治世之學和養生之道
《道德經》的大智慧:柔的哲學,水的境界!
好玩的哲學之大禹治水的哲學內涵
《道德經》二十種人生大智慧,柔的哲學,水的境界!
《道德經》二十種人生大智慧,柔的哲學,水的境界!
老子奠基的道家哲學
優秀老闆的哲學之道
玄德堂——道教哲學
《周易》的道德關懷與儒學的哲學反思
德國古典哲學的奠基之路
南懷瑾老師:《華嚴經教與哲學研究》序
「兩山論」的哲學內涵
「上德若谷」——老子深遠不凡的處世哲學
《周易》哲學與道教
狼的十大處世哲學!(大智慧)
狼的十大處世哲學!(大智慧)
康德哲學中的「特蘭德倫堡漏洞」
程耀根《老柳樹的哲學(外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