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中醫教您預防四種秋季常見病

中醫教您預防四種秋季常見病

1、瘙癢要養肺

中醫教您預防四種秋季常見病


秋天氣候變得乾燥,很多人出現皮膚瘙癢現象。傳統中醫理論認為,肺主皮毛,其通過宣發作用,將衛氣和氣血津液輸布全身,溫養肌膚皮毛,以維護正常功能,所以皮膚的毛病還要靠滋養肺腑來調理。


一到秋天,由於氣溫下降,加上多風,氣候變得乾燥,很多人都會感到皮膚變粗,甚至出現瘙癢。但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光靠外搽潤膚是不夠的,「外病」也要「內治」,皮膚的毛病還要靠養肺來調。解決秋季皮膚瘙癢,可從肺部功能失調入手,但也要分清疾病類型。一般可分為三類:


一是風熱型,由感冒發熱引起,病毒破壞組織,導致皮膚瘙癢。


二是濕熱型,如喜歡吃冰涼食物,導致濕熱下行,引發腿部瘙癢,可用些清熱祛濕的藥物,多喝祛濕涼茶。

三是皮膚閉塞不通,致使津液無路外泄,積聚濕氣而導致瘙癢。

中醫教您預防四種秋季常見病



在秋天除了多喝水以外,還宜多喝粥、豆漿,多吃蘿蔔、蓮藕、荸薺、梨、蜂蜜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特別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養血生肌、潤肺清燥等功能。


飲食上盡量少吃或不吃辣椒、蔥、姜、蒜、胡椒等燥熱之品,少吃油炸、肥膩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癥狀。如果出現了皮膚瘙癢癥狀,可用香菜泡酒輕輕塗抹,可很快止癢。

2、防風濕性心臟病

中醫教您預防四種秋季常見病



醫生提醒,風濕性心瓣膜病亦稱慢性風濕性心臟病,是指急性風濕性心臟炎後所遺留下來的以心臟瓣膜病變為主的一種心臟病。處暑天氣漸涼、晝夜溫差相差較大,人體抵抗力下降,容易誘發風濕性心臟病。


3、防止神經衰弱

中醫教您預防四種秋季常見病



神經衰弱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病症,患者常感腦力和體力不足,容易疲勞,工作效率低下,常有頭痛等軀體不適感和睡眠障礙,但無器質性病變存在,可以在疲憊時泡杯茶或咖啡提提神。


4、要防治痔瘡

中醫教您預防四種秋季常見病



醫生提醒,痔瘡是指肛門內外的血管腫脹。原因包括遺傳、老化、懷孕、長期腹瀉,以及便秘過度使用輕瀉劑等。秋天空氣乾燥缺乏水分,人體的調節功能容易紊亂,出現大便乾結、便秘的情況而誘發痔瘡。


家庭保健妙招:按叩肺俞穴

中醫教您預防四種秋季常見病



方法:臨睡前端坐,兩膝分開,雙手放於大腿,頭正目閉,放鬆,意守丹田。吸氣,兩手握空心拳,輕叩肺俞穴(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處)數十下,左右交替。


此法可以舒暢胸中之氣,有助於體內痰濁排出,緩解治療皮膚瘙癢,且可以通脊背經脈。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行天下網 的精彩文章:

遇事,最有水平的處理方法
道家和諧之道的四個要點
養生益壽 注意一個「平」字
是不是心地善良就可以不修行
通過辟穀返本歸元

TAG:道行天下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中醫教你防6種秋季常見疾病
中醫教您秋季如何防脫髮
中醫教您秋季養生四法
中醫教您冬季補氣血六方法
夏季中暑不用急,中醫教你來防治
春季養肝很重要 中醫教您春季如何養肝
三種節日病 中醫教你來調理
中醫教您三招防「春困」
秋季感冒怎麼辦?中醫教你揉穴法
中醫教您冬季養生健肺法
北方人春季最愛的野菜 中醫教如何正確吃 防止中毒
中醫教您穴位按壓,可防夏季急性病發作
秋季應養肺,中醫教你6個方法
夏季中暑怎麼辦?中醫教你如何治療中暑
春季肝病多發 中醫教你如何養護肝臟
天炎熱防中暑 老中醫教你如何正確刮痧!
中醫教您清涼過酷暑!
夏季謹防「心火」旺,老中醫教你幾招!
中醫教你冬季如何泡腳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