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國寶級面點大師,可以透過擀好的麵皮看報紙
中國江蘇省淮安市是中國淮揚菜的主要發源地,是明清時期運河之都。融南北之長,匯八方技藝,點心小吃品類繁多,琳琅滿目。其獨創的「淮點三絕」技藝最高且譽滿神州,其中包括被譽為中華面點「寶塔之剎」的蟹黃湯包,淮餃及燙麵餃。隨著時代的發展,人事的變遷,傳統技藝製作的淮安蟹黃湯包、淮餃、燙麵餃市面上已難尋覓,那些號稱正宗淮點三絕的店家,多未掌握其技藝的要點精髓。此次非常有幸親眼目睹了「淮點三絕」傳承人屠兆福、郭林華大師現場展示「淮點三絕」的製作絕技。
拍攝於江蘇淮安。
淮安蟹黃湯包:清中葉創於文樓。 餡由蟹黃及蟹腿肉、老母雞、豬骨肉皮凍、蝦籽、鮮貝等十幾種原輔料配製而成。水調麵皮很薄,成品形如盛開白菊,直徑四寸以上,高可達八九分。蒸熟後餡心溶成稠液,故又名文樓蟹黃湯包。被人們譽為中華面點中的「寶塔之剎」。味道奇鮮絕美,工藝獨特精巧。
淮安古名:清河、清江浦、淮陰等,淮揚菜的發源地之一。清江浦是「中國運河之都」江蘇省淮安市主城區清河、清浦兩區的古稱。清江浦於1415年開埠,在明清時期是京杭大運河沿線享有盛譽的、繁榮的交通樞紐、漕糧儲地和商業城市,至今已有六百年的歷史。
「淮點三絕」傳承人屠兆福(右)、郭林華(左)大師均出生於1937年。早年師承淮揚面點大師,精研『淮點三絕「技藝數十年,高超精湛的技藝為業界推崇。
屠兆福從藝50餘年,繼承淮揚菜傳統特色並不斷挖掘和創新,擅長製作「長魚宴」以及「文樓湯包」等宴席和菜點。1991年被中國烹飪協會收入中國烹飪名人錄。屠兆福師從當時名廚薛文成、郭寶恆、錢樹名等,刻苦學藝,主攻淮揚名點,中年以後,其湯包製作技藝已獨步江淮。曾多次應邀為中央首長和外賓服務,多次應邀獻藝和傳授技藝,帶出了一批淮揚菜名師名廚,為淮揚菜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淮安蟹黃湯包其製作上有三絕,一絕,麵皮薄如紙,透亮明澈;二絕, 餡由蟹黃及蟹腿肉、老母雞、豬骨肉皮凍、蝦籽、鮮貝等十幾種原輔料配製而成;三絕,湯色晶瑩不破,口張湯滿而不溢。
同樣是麵皮,如何做到 薄如紙灌湯而不破,這其在的奧妙也就大師自己最清楚。看似普通的揉面過程,對於我這種普通的看客並沒有覺的有特別之處,但我想大師的手法上定是內有乾坤。
經過幾番的搓揉,三二下一張圓圓的湯包皮出來了。
不過大師擀皮的工具好像比較的特別,用的是兩根中間粗兩頭細的木頭。而且手法上也與一般的擀皮有非常大的不同。擀出來的麵皮看似薄薄的一張,其實是中間厚四周薄。
大師一直沒有說話,只是聚精會神的製作著湯包。只見他把一大勺子事先製作好的餡料放在了麵皮里,足足有半小碗之多。
然後熟練的把一個湯包包好了。淮安蟹黃湯包對於一個湯包上有多少個褶是嚴格的規定的,湯包的褶法都有一定的套路。
水調精面作皮,餡由蟹黃及蟹腿肉、老母雞、豬骨肉皮凍、蝦籽、鮮貝等十幾種原輔料合成。成品形如一朵盛開白菊,直徑四寸以上,高可達八九分。蒸熟後餡心溶成稠液,皮薄透明而不破,蟹餡鮮美而不膩,被人們譽為中華面點中的「寶塔之剎」。一個小小的湯包要達到這些苛刻的要求,如果沒有配方與工藝的傳承、沒有數年刻苦專研還真是難以實現。
郭林華,15歲進「韓記餃麵店」當學徒,1956年公私合營後,與屠兆福一起分到震豐園飯店學習白案技藝。50餘年的從業生涯,其淮點三絕技藝遠近聞名,尤以淮餃的製作,更是業內翹楚。其擀成的餃皮薄如蟬翼,包上餡不滲水滲油,一斤面要打出800張餃皮,透亮可觀報紙,點火即燃。
雖是擀餃皮,但大師有其特有的套路與工具。兩根長約60CM的擀麵杖加一把切麵皮的刀,還有一個小布袋,裡面不知裝的是什麼神秘的法寶。
兩根擀麵杖交替的來來回回反反覆復壓按。
擀到一定程度後,大師開始把整張麵皮切成大約60CM見方的大小。這中間沒有用尺量,全憑個人手感和幾十年積累的經驗。
同樣在切成小塊麵皮時也沒用任何的丈量工具,切成一段一段。最後把所有切好的麵皮疊一塊,每張皮面沒有絲毫的誤差,令所有在場的人驚嘆不已。
從麵皮的側面看去,每張麵皮 薄如蟬翼。
大師隨手從邊上拿起一張報紙,把擀好麵皮放在上面,報紙上的字清晰可見。此等技藝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絕」。
大師又拿出一隻打火機,剛擀好的麵皮就像是一張紙,一下被打火機點燃。看到這裡,我已經無法用更多的辭彙來形容大師高超的技藝了,只能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展示完後,兩位大師坐在一旁聊著什麼,沒人走近去打擾他們。但從這兩位年近八旬大師表情上可以看出他們的一些憂愁,我想他們談論更多的是他們的技藝如何得到傳承與發揚。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事的變遷,以及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傳統技藝製作的淮安湯包、淮餃、燙麵餃市面上已難尋覓,那些號稱正宗淮點三絕的面點,多未掌握其技藝的要點精髓,粗製濫造已嚴重影響淮安名點的美譽,該技藝已瀕臨湮滅,如今能做出正宗淮點三絕的大師屈指可數。淮揚菜包括淮安傳統面點技藝的保護和傳承已經刻不容緩。
作者簡介:寒殘一葉,攝影師、旅行家、自媒體人。
微博:@寒殘一葉,微信公眾號: hancanyiye,微信號:hcyy0571。
※尋找即將消失的「老天橋絕活絕技」
TAG:寒殘一葉 |
※二十年的面點大師教你做糖霜餅乾,好看又好吃,最主要還簡單!
※孩子喜歡的面點,好吃又好玩,暑假做起來
※面點大師教你一招,讓你做出來的甜品好吃又便宜!
※面點,做法非常多,可愛小象包超簡單又好吃
※在家烙的大餅乾硬還不起層咋回事?面點師說這一步最關鍵,很多人卻不知道
※面點師傅7個蒸饅頭技巧,終於知道怎麼做出又白又鬆軟的大饅頭了
※這麼漂亮的面點,你就能自己做!
※面點師教你用這三個妙招,做出又白又香的大饅頭
※蛋糕烘焙,原來這麼簡單,一秒讓你變成面點高手
※這種面點,色澤金黃誘人,口感勁道,天熱吃它,越吃越香
※驚!這種包子吃多了可致痴呆!兩家面點早餐店被查!
※相親見第一面點菜花4000塊錢,姑娘,你是找對象還是找冤大頭?
※這兩款南北傳統面點,還有多少師傅在做?
※胡蘿蔔做面點,香軟又細膩,再加上一把自製椒鹽,做了父母最愛吃
※教大家怎麼做一碗清香爽口的面點
※自己蒸饅頭又酸又硬?面點師傅教你一絕招,饅頭又大又軟還不塌皮
※發麵油酥小糖餅,一定要學會的面點做法!
※YSL、Dior都爛大街了!快來看看Ins上面點贊最多的小眾口紅都有哪些!
※包子鋪面點訣竅,學會了包子一樣鬆軟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