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頜骨從哪來?曲靖小魚是祖先
作為面孔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的頜骨如何進化而來?在曲靖發掘的一種古魚化石提供了最新答案:人類的頜骨可以追溯到4億年前一種「披盔戴甲」的史前原始魚類。
人類的頜骨,可以追溯到原始硬骨魚祖先時期。硬骨魚的頜骨由許多骨片組成,一系列頜骨曾具有咬合功能,但長期演化後,在人類中已消失或退入鼻咽腔。
比硬骨魚類更原始的頜脊椎動物是盾皮魚類,它是泥盆紀時期(大約4.19至3.59億年前)的統治者,身體覆蓋著大塊骨板。
2013年初,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朱敏等研究人員,在曲靖瀟湘動物群中發現一種全新的盾皮魚類——全頜盾皮魚類,它們長著硬骨魚模式的上下頜,但身體其他地方卻保持著典型盾皮魚模樣。
朱敏說:「這明確顯示了硬骨魚類由盾皮魚類直接演化而來,徹底顛覆了對魚類時代各大類群間演化關係的傳統認識。」然而,從盾皮魚類的膜質頜骨到硬骨魚類的「上下頜」,仍存在著寬闊的演化鴻溝。「不清楚硬骨魚類與盾皮魚類之間是如何演化的。」
昨日出版的《科學》雜誌,報道了在麒麟區發現的一條長約20厘米的魚類化石——長吻麒麟魚,它生活在距今4.23億年前的志留紀時期,具有海豚般前伸的吻突和隆起的「額頭」,口鼻都位於腹面,大半個軀體包覆著箱形骨甲。
朱敏等人研究發現,麒麟魚和全頜魚一樣,已具上頜,但還沒演化出全頜魚和硬骨魚都有的、包覆著下頜底部的一系列骨片,它的下頜只有一塊簡單的下頜骨。
這副「不完全的全頜」展現了頜早期演化的中間狀態:麒麟魚的頜已經告別盾皮魚類的原始模式,進入新的演化階段,但還未達到全頜魚的完善程度。
長吻麒麟魚的發現,填補了演化鴻溝,將人類頜骨的起源追溯到更古老的遠祖——原頜盾皮魚類。「正是盾皮魚類奠定了後來脊椎動物的演化藍圖,它們中的一支——全頜盾皮魚類,成為包括人類在內的硬骨脊椎動物的直系祖先。」
本報記者 楊質高
長吻麒麟魚
生活時代4.23億年前
特點
填補盾皮魚和全頜魚之間的演化鴻溝
體長
約20厘米
頭型
具有海豚般前伸的吻突和隆起的「額頭」
面孔
口和鼻孔都位於腹面
身軀
大半個軀體包覆著箱形骨甲
同類新聞
藏獒不懼高原就是這個原因
近日,我國科學家進一步揭開了藏獒適應高原的秘密,即除了常染色體中的基因可能與高海拔適應相關外,性染色體中的血管發育或毛細血管化過程基因也是其高原適應的重要分子基礎。該項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期刊《科學報告》上。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張亞平院士和雲南大學於黎研究員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選取了藏獒為研究模型,探究了性染色體在高海拔適應中所起到的作用。
於黎說,二倍體生物的染色體一般具有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與以往多數基於常染色體的研究不同,這項研究對包括藏獒群體在內的6個家犬群體60個基因組數據中的性染色體進行分析發現,在藏獒群體中共有5個性染色體上的基因受到了強烈的正選擇作用。再對性染色體的血管動蛋白基因的進一步分析發現,低海拔到高海拔的家犬群體表現出單倍型的逐漸轉變模式,並且在藏獒中有著最強的連鎖不平衡區段。
研究人員又加入了從低海拔到高海拔的11個中國家犬群體175個個體進行研究,結果發現藏獒群體中血管動蛋白基因的優勢單倍型也與海拔梯度呈顯著的正相關。「因此我們覺得在藏獒群體中,除了在常染色體中的低氧信號通路及血氧運輸相關基因可能與高海拔適應相關外,性染色體中的血管發育或毛細血管化過程基因也是其高原適應的重要分子基礎。」
※打保胎針3天後腹中寶寶沒了心跳
※美國大學生寓教於樂教昆明娃學「快樂英語」
※新版城市園林植物重點推薦名錄出爐 204種植物增綠昆明
※刺繡品茗鑒寶 文博會3大場館先睹為快
※讓人不孕和抗生素過量的肉充斥昆明!可能你天天吃!
TAG:春城晚報 |
※人類的頜骨是如何演化而來的
※古魚新發現!長吻麒麟魚揭秘人類頜骨來源之謎
※人的下巴從何而來:雲南的魚骨化石揭示頜骨進化之路
※男子愛吃甜食強忍牙痛 下頜骨潰爛成「蜂……
※瘦臉針能瘦下頜骨?我讀書少你別騙我!
※男子牙疼一年多 因下頜骨被「吃掉」三分之一
※女子上街被不明物體擊中頜骨里,X光片把醫生嚇的腿軟, 沒人敢做這手術!
※男子牙痛不就醫下頜骨潰爛,牙痛得對症下藥!
※春春、王菲告訴你:留下咬肌,真美人都有下頜骨
※7歲男孩乳牙齲壞,竟讓頜骨穿了個大洞
※Science:人類頜骨是這樣來的……
※唯一完整的帶有下頜骨的早期熊亞科化石
※左側下頜骨造釉細胞瘤 1例,附診斷分析思路及專家點評!#醫學影像
※男子用35年業餘時間修復鯊魚頜骨,只為人類能了解更多
※下頜骨及頜下腺多發性神經鞘瘤一例
※雲南發現4.23億年前的魚化石,人類頜骨起可源追溯到它!
※新發現的盾皮魚類揭示動物頜骨進化歷程
※下頜骨整形 輕鬆打造小v臉~
※癌度支招:雙磷酸鹽相關性頜骨壞死,該如何預防及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