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重陽祖師警示修道之人 離凡世者心在聖境

重陽祖師警示修道之人 離凡世者心在聖境

這一論非常非常地重要,因為祖師其實在十五論的觀點,在前面的幾個講述之中已經反覆強調了,只是打的比方不同。


文/陳景展


離凡世者,非身離也,言心地也。身如藕根,心似蓮花,根在泥而花在虛空矣。得道之人,身在凡而心在聖境矣。今之人,欲求不死而離凡世者,大愚,不達道理也。言十五論者,警門中有志之人,深可詳察知之。

——《重陽立教十五論·離凡世》


身如藕根,心似蓮花


在第十五論中,祖師強調,「離凡世」不是說我們的身體離開了。說你看那個人,那個人飛起來的,白日登真了。而是說「心地」。不求這個肉體,肉體它願意怎麼樣就怎麼樣,好就好,壞就壞,死就死,活就活,永遠不糾結,只在根蒂上、在根本上、在宗旨上下功夫,在真正的主人上下功夫。

重陽祖師警示修道之人 離凡世者心在聖境


身如藕根,心似蓮花 (資料圖)


祖師打的一個比喻,「身如藕根,心似蓮花」,無論是藕根,無論是蓮花,都是身處在污泥之中,身處於凡俗之中,身在塵埃之中。但是它自身是清靜的,一塵不染的。


想修行只能依據經典


祖師說「得道的人身在凡而心在聖境。今之人,欲永不死而離凡世者,大愚不達道理也!」說這樣子的人,是連一個基本的修行的方法、一個次第都搞不清楚的人,是一個糊塗蟲。那如何去讓出入道門的人,想修行的人,想依照祖師的法言去進道的人,有一個可以依憑的東西呢?就是經典。

重陽祖師警示修道之人 離凡世者心在聖境



修行只能依據經典 (資料圖)


雜亂的東西我們不要看,書店裡那些只要不是經典的東西,關於道學的論著,關於道教的論著,不要去理會那些東西.有那樣看一本兩三百頁書的時間,我們不如把《立教十五論》多讀,我們把《感應篇》、《道德經》、《清靜經》、《戒經》、《福日經》、《日用經》、《初真十戒文》,我們把這些基礎的經典多讀,所有所有想說的話,祖師在離世之前要給予整個修行人的話語全部都在這裡面了。


談河不濟渴 行動在當下

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了問題,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同道的人,心性相惜的人,言語相通的人,我們可以交流,除此之外,都是廢話。像呂祖所說的「談河不能濟渴」。這口渴得不行了,咱倆個坐在這兒,咱聊聊黃河吧。黃河那個水多大,如何如何,怎麼怎麼樣。嘴裡面還是渴,解決不了問題。(編輯:行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氣肅而霜降 當積靜陽以蓄勢薄發
第四十回棲金烏平帝打醮
讓曹操最佩服 但又最嫉妒的道士是誰?
布局囚魂旺財運 迷於術法終惹患
全真道與齊魯地方社會國際研討會在山東文登開幕

TAG:騰訊道學 |

您可能感興趣

王重陽祖師與中國道教
重陽祖師修仙了性秘訣
王重陽祖師尊重大金朝,尹志平道長為元朝忠臣
重陽祖師在《重陽立教十五論》告訴我們什麼?
重陽祭偉人
北宗五祖之王重陽祖師
重陽祖師論打坐
一門心思要當官的王重陽 投靠金廷仕途不順做道士
重陽節里話重陽,陪伴最長情,感恩父母 心!
一道觀發現活死人墓,乃全真教創始人王重陽參悟道法之地
秦國帥:長春之學:老氏之正傳?重陽之的裔?
王重陽與全真教:王重陽祖師親戚中也有不少修仙愛好者
王重陽祖師內修真訣十論
王重陽武功遠超洪七公等射鵰四絕,師傅是誰
時照話經典之《王重陽立教十五論》之十四 論養身之法
王重陽早逝,金庸如此安排是何意?
重陽節,看古人長壽秘訣
王重陽祖師為何填了「活死人墓」,遷居「茅庵」?
讀《孝經》,過重陽 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