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邱華棟自述:最初的出發

邱華棟自述:最初的出發


邱華棟自述:最初的出發


邱華棟


我的文學生涯開始於少年時期。1984年春,我買了一些文學雜誌,有新疆昌吉州文聯辦的《博格達》、還有《人民文學》、《青年文學》、《文學青年》、《青春》等,當時,我貪婪地聞著雜誌的那種油墨的香氣,感覺到那年的春天正在迅速地到來。而雜誌上油墨的味道是那樣好聞,那可是文學的味道啊,使我的內心激動無比。從此我就開始學習寫小說了。對於新疆昌吉市,我有很多回憶,後來寫了系列短篇小說《街上的血》。那是一本有18個青春蠻荒和死亡故事的短篇小說。小說的題記是:「在一個天山腳下的小城市裡,一些人生活著。少年的他們在大地上留下的痕迹如同野草,就像是沒有人看見草的生長,命運的蒼茫和青春的荒蕪,使意義匱乏和消失。惟有記憶使生命進入永恆。」


我記得,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那十年間,中國詩壇的前沿陣地上湧現了一支浩浩蕩蕩、數量達上千萬的中國詩歌少年先鋒隊。這些詩歌少先隊員,憑藉著對詩歌無比虔誠的熱愛,以中學校園為展示才華的平台,寫作詩歌、發表作品、創辦報刊、組織詩會、自印詩集、組辦社團,在校園內外掀起了一場中國自有新詩以來最輝煌、最壯觀、最精彩、最隆重、聲勢浩大、轟轟烈烈的中學生校園詩歌運動。這場罕見的1980年代中學生校園詩歌運動既是空前的,又是絕後的。如今參加這個詩歌運動的人,大都成為中國社會很多方面的中堅人物。


在中學的時候,十來歲,剛開始進入青春期,每個人的青春期因為生理、心理的變化,非常敏感,所以寫作對我來講,首先是一種愛好和興趣,一種傾訴的手段,當時我寫了很多跟新疆有關的小說,比如我的一個動物小說,講一匹汗血馬的故事,另外一個,寫的是一隻銀雕如何跟大自然搏鬥。十來歲還寫不了太深的東西。小說都發表在《語文報》、《中學生文學》、《少年文藝》、《兒童文學》雜誌上。還寫過武俠小說,那會兒把金庸的武俠小說看完了,模仿著寫了一個武俠小說,十來萬字,算是一個長篇,在中學的時候,就完成了。後來再看他的小說,就完全看不下去了。我還寫過幾百首詩,參加了當時的校園詩歌寫作大潮。那會兒我每天寫五六首,老師在上面講課,我在下面寫詩,搞得數學成績很差。後來,我想可能有些人的思維,像我就是形象思維、想像力發達。


青春期寫作是一種歷練,剛開始的激情,朋友們很多人剛開始寫作,都會經歷這個階段,一開始,是自發的狀態,想寫點表達內心的激情和對周圍社會環境的看法。後來,我中學畢業的時候出了一本小說集,有十來萬字,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武漢大學特招了我。進了大學以後,我發現,大學的學生文學活動很多,有一個珞珈詩社和一個浪濤石文學社。武漢大學有一個有名的櫻花詩會,有一條很漂亮的櫻花大道,每年三月、四月份,開的全是櫻花,我們就在櫻花樹下開詩歌朗誦會。我們組織了很多詩會,把武漢各個高校,的校園詩人們弄到一起朗誦詩,然後評獎。我當時覺得課本非常老舊,沒辦法看,然後,我們就盡量讀翻譯過來的作品,到圖書館按照作家姓名的第一個字母,比如ABCD,把大師們的東西讀下來,比如這星期讀海明威的短篇,七八十篇短篇全看完,然後回宿舍模仿海明威,寫一篇短篇。下一星期讀博爾赫斯,讀完以後寫一個短篇小說出來。後來,經過了兩三年的歷練,每個人都寫了一大堆廢稿子放在那兒,寫作的基本技能就是這麼模仿出來的,我慢慢地找到了一種文學的形式感,從一開始自發的狀態,就變成比較自覺的狀態。

在大學學習期間,我寫了很多詩歌,還寫過一部長篇小說——寫的是大學時代的生活,因為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大學生活,跟現在不太一樣,現在更活躍一些,生活的內容也更豐富和複雜一些,這個小說叫《前面有什麼》,我模仿了秘魯作家巴爾加斯.略薩的結構現實主義。有五條線並行下去,廣泛地展現社會的各個層面,我當時在大學裡受它的影響特別大,我覺得,一個作家應該反映更廣闊的時代和生活,而我當時正在經歷大學的生活,所以,寫了一篇長篇,然後把這個稿子寄給一個出版社,然後稿子就消失了,因為你也沒有名氣,也沒有人搭理你。2003年,出版社搬家,一個編輯忽然發現一堆黃色的稿紙,署名是我,就給我打電話,說,我這兒發現你一個長篇小說手稿!我一下子想起來了我真寫過這麼一個長篇,大三的時候寫完後就寄給了出版社,出版社往那兒一扔,不搭理我了。結果他現在要還給我。我一個朋友在另外一個出版社工作,他拿去看了,說,你這個寫得不錯呀,乾脆我給你出了算了,於是就出來了。等於我21歲寫的長篇小說,到30歲了才出來。


我是1980年代那些校園詩人中間堅持下來的一個,因為我想做一棵寫作的樹。當年很多寫作的朋友,他們如今有的成了公務員、傳媒人、商人和各類從業者,都在社會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但是,大家仍舊不忘記火熱的文學的八十年代,因為,我也是從那時出發的,從此,我就走上了文學的道路。


如今,我每天都忙於文學的編輯、活動、閱讀和創作中,正在走向更加寬闊的地帶,但是我無法忘記我最開始的出發點:在新疆的那個小城市,1984年春天,一個少年拿著一本本的文學雜誌,將自己的鼻子深深地埋進了散髮油墨味道的雜誌里,去貪婪地聞那文學的充滿了想像力的香甜的味道。(文/邱華棟)



(本文系騰訊文化簽約的合作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文化 的精彩文章:

清朝的成功,靠的是「漢化」還是不同於漢族的統治方式?
全球史下看中國:古人類的演化和遷移
家庭調解類電視節目正淪為黃色新聞產地
閻連科:中國有非常多的好作家和作品

TAG:騰訊文化 |

您可能感興趣

沃興華:《學書自述》之二
末代皇帝溥儀自述:我的四個后妃都是擺設
美國華裔ABC自述:迷失在兩個身份之間 用中文找到出路
她是寫出《霸王別姬》的才女,著作扛起半個華語影壇,卻自述懶婆
葉嘉瑩:學詞自述
王光美自述:建國初,江青對她挺好的,但也發現一點小秘密
華裔天才數學家陶哲軒自述
已婚出軌女人的心理自述
自述:80年代訪學記憶
故事?華人姑娘的自述:我在美國當空姐的這17年
明星經紀人自述:我是怎麼走出抑鬱的
金正日的老师自述:我为什么逃离朝鲜!
跳樓產婦的自述
馬條:一個搖滾中年的自述
一個傳銷逃出者的自述:兩個月後,我還活著
名家自述 翁偉:我這十年
【詩文天地】海青:自述
傳銷逃離者自述:高端人脈拉我入會,最終逃出
一個欲女的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