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談戲說人生,聽專家名角怎麼說

談戲說人生,聽專家名角怎麼說

談戲說人生,聽專家名角怎麼說



名角悟語

「作為一名演員,一輩子只有兩件快事。一是在舞台上演出,觀眾跟著你的戲時而掌聲雷動、時而淚如泉湧;二是排出來一台戲,得到上級領導的關注、支持、認可。其他都是苦。」


——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豫劇院院長、「二度梅」獲得者李樹建


「時代在發展,我們的梆子也要發展。要能反映現實,要能吸引現在的觀眾。」


——梅花獎獲得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徐州梆子傳承人燕凌

「我雖已退休,但人退藝不退,人退心不退,人退情不退,我將在我的有生之年,繼續為傳承和發展河北梆子事業發揮我的餘熱。」


——梅花獎獲得者、石家莊市河北梆子劇團雷保春


「脫離市場談創新談改革都是空談,要去琢磨老百姓喜歡什麼、觀眾喜歡什麼。」


——梅花獎獲得者、石家莊市河北梆子劇團黨支部書記、副團長劉莉莎


「我們要繼承傳統文化的魂魄,但在形式和方式上應增強現代風格,就像做一道菜,除了原湯原汁以外,還要加作料,讓它適應新時代老百姓的口味。」

——梅花獎獲得者、甘肅省隴劇院邊肖


「我這是沾了焦裕祿的光,他的先進事迹在先,人們敬仰他。沒有他的先進事迹,我們就無法創作這麼優秀的劇本,沒有人們對他的敬仰,就沒有觀眾喜歡認可的我飾演的焦裕祿。」


——梅花獎獲得者、河南豫劇院副院長、河南豫劇院三團團長賈文龍


「女孩學武生,就是要把全身的零件重新組裝,讓女孩練出男孩的架勢來。」


——梅花獎獲得者、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吳桂雲

「老百姓愛聽戲,我們一旦上了舞台開始唱戲,即使天上下雨下雪,也不能中斷唱戲。我們只有把戲唱好,才對得住老百姓對戲曲、對演員的認可和厚愛。」


——梅花獎獲得者、河南豫劇院副院長、河南省豫劇一團團長王惠


「其實戲曲本身就是一門雅俗共賞的藝術,不管你是滿腹經綸,還是目不識丁,或多或少地都會在戲曲這門藝術裡面吸收養分。當然在秦腔這個劇種裡面雅和俗體現得更為突出一些。」


——梅花獎獲得者、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齊愛雲

「作為一個戲曲工作者,我是一個不太『安分』的人,我一直想讓傳統藝術通達現代,想給觀眾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我喜歡做乘法,不喜歡做加法,加法只是加了一幕劇,而乘法會多出很多種無限的可能。我希望能給大家呈現出一個不一樣的河北梆子現代戲。


——梅花獎獲得者、河北藝術職業學院戲劇系系主任彭蕙蘅


「當時真的是太苦了,但是包括我在內,很多演員都在堅持,對平調落子的熱愛是大家的精神支撐。我也沒想過學落子能給我帶來多少回報,對落子的熱愛早已融入了我的生命,無論怎樣我都要堅持下去。」


——梅花獎獲得者王紅


「是老腔紅了,不是我個人紅了,但是老腔紅了,我更高興,因為老腔能更好傳承。」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華陰老腔傳承人張喜民


「絲弦是我熱愛了一輩子的藝術,我希望孩子們能傳承下去,將絲弦發揚光大。我會將我畢生所學教給他們,我對孩子們有信心。」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石家莊絲弦傳承人安祿昌


「有觀眾的地方就是舞台,西調是稀有劇種,我希望在舞台上將西調發揚光大。」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永年西調傳承人張海臣


「我的座右銘是『學練演教傳幫帶,做出榜樣示後生』。」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河北梆子傳承人田春鳥


「只有小演員,沒有小角色。」


——國家一級演員、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文丑演員相增平


專家妙語


「頂層設計的春風已經吹來,戲曲藝術的春天來了。」


——北京河北梆子劇團副團長羅傑


「我們的做法是保留農村市場、發展城市市場、開拓國際市場。」


——石家莊市河北梆子劇團團長劉同章


「有人曾說:基層院團興,則傳統戲曲興;基層院團亡,則傳統戲曲亡。這話很有道理。地方戲的市場還是在基層、在民間。」


——陝西省大荔縣劇團團長何滿堂


「河北梆子覆蓋京津冀,豫劇覆蓋範圍涉及多個省份,要促進同一劇種的跨省交流。」


——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所長王馗


「戲曲創新並沒有固定的模式,也不應該有固定的模式,但是,我認為創新應受到戲曲藝術內在質的制約,堅持傳統戲劇舞台抽象寫意的原則,不能一味依賴於實物呈現。」


——中國戲劇學院原院長、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中國戲曲學會副會長周育德


「一個戲的核心是演員。」


——河北省文化廳原副廳長、著名劇作家孫德民


「現代人就需要這種能振奮人精神的作品。」


——著名劇作家、國家一級編劇陳家和點評《大漠胡楊》


「這是第一次看河北梆子的現場演出,這部戲充滿了正能量,一個人活著但他是壞人,那麼他還不如一個善良的鬼,教人向善,有很好的教育意義。」


——甘肅西秦腔研究院原業務副團長段藝兵點評《鍾馗》


來源:河北新聞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戲劇傳媒 的精彩文章:

梨園少將潘月樵
漢調與京劇
最早走出國門的戲曲藝術——皮影戲
孔子背的最大的一口黑鍋
笏:古代大臣上殿面君的必備工具

TAG:戲劇傳媒 |

您可能感興趣

聽說櫻桃核有毒?看看專家怎麼說
到底要不要再生一個?聽聽婦產專家怎麼說!
談判專家鳴人也會被人說服,最終靠女人清醒
男子瞧見一些「小白人」,有人說吃了可以長生,卻被專家否決!
人人都能戴墨鏡嗎?聽聽眼科專家怎麼說
女人要想美麗不衰老,養生堂專家的4句話最好聽一聽!
剖腹產的孩子不聰明?聽聽專家怎麼說
人類竟只是外星人眼中的細菌體?專家這樣說
預產期,跟生男生女有關係?專家這麼說!
因為專家說一個腎也能那啥,現在專家說啥我都怕
脫髮有救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大槐樹的後代,專家說:說這兩個字的人就是
老家偶然得到一塊寶貝,專家看完剛預說話我就走人!
缺少這種營養會得癌?聽聽專家怎麼說
為什麼外星人不與人類接觸?專家的解釋令人信服
人類真的能夠長生不老?專家說看完這個就知不是夢
專家說找不到外星人因為早已死光了:磚家你好牛
這樣最傷你的腰!聽專家講你該怎麼坐
男子把這個長相獨特的生物帶回家,聽了專家的話還是放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