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衙門以窮出名,當官的卻拚命往裡鑽,因死後有特殊榮譽

此衙門以窮出名,當官的卻拚命往裡鑽,因死後有特殊榮譽

一個讀書人從童生考到進士,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已經可以光榮畢業了。然而,對於科舉制度中的精英們來說,學習和考試還在繼續。

在殿試發榜後不久,一甲的前三名(狀元、榜眼、探花)就會接到上諭,狀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予翰林院編修,這就是科舉時代讀書人視為最高榮譽的「點翰林」。而二甲出身的那些進士們想進入翰林院還得要經過朝考。

此衙門以窮出名,當官的卻拚命往裡鑽,因死後有特殊榮譽

在朝考中脫穎而出的將進入翰林院,進入翰林院的進士名為「庶吉士」。一般被選入翰林院的除了考試成績以外,還要經過面試,任你答卷做的再好,但是長成歪腦袋鬥雞眼的,也是沒有機會入選的。

翰林院的這些翰林們被視為朝廷的「儲相」,是高級官員的儲備人才。但是這個衙門沒有高收入,翰林院的庶吉士每月可以得到戶部提供的四兩多銀子的生活費,這個待遇相當於一個知縣。

當然進了翰林院應酬太多,逢年過節又要給老師和官員送禮,這點銀子顯然是入不敷出,而他們也不像知縣那樣有貪污的機會,生活過的自然就十分清苦。以至於在京官中有「窮翰林」之說。到了康熙年間,朝廷規定每年由鹽政補貼翰林院一千四百兩銀子,按人數分。即便翰林的日子過得緊,但是大家都會搶著去吃這個苦。

此衙門以窮出名,當官的卻拚命往裡鑽,因死後有特殊榮譽

物質生活上有所匱乏,不過翰林們在精神上是富有的,皇帝對翰林尤其重視,在許多制度上都體現出來,比如清朝的服飾制度非常嚴格,五品以上官員才能佩戴朝珠,三品以上才能穿著貂褂。而翰林院的編修、檢討們只是七品的小官,但是皇帝為了表示恩寵,也允許他們帶朝珠、穿貂裘,這是一種特殊的待遇。

這班翰林不僅在穿戴有特殊照顧,就連出門拜客的名片也都與眾不同。當時的風氣,凡是一位新進士、新翰林,出來拜客的名片特別大,本來七寸的名片,放大到近尺。而名片上的字也很大,一個字足有兩寸多。

翰林們的面子很重要,所謂的「窮翰林」的提法,很可能不是別人,而是翰林們自己先哭出來的,因為當官窮不可恥,反而光榮。但是如果個個當官的都是循規蹈矩領著自己的那份俸銀,這個天下也就太平了。

此衙門以窮出名,當官的卻拚命往裡鑽,因死後有特殊榮譽

翰林最好的發財機會就是三年一放的學政和主考,學政是最肥的差,靠著各種潛規則,出去一趟多則數萬兩銀子到手,夠吃一輩子了。其次是鄉試主考,出發時可以從戶部領到幾百兩銀子,但由於沿途都有驛站招待,實際上這錢花不出去;而且考完試地方上還要孝敬一筆價值不菲的「辛苦費」,一次出去最少也可以收穫幾千兩。

翰林院的編修、檢討不過是同知縣一樣的七品芝麻官,不過他們一旦外放學政、主考後,來到地方上其地位遠不是同級的知縣能望其項背的。

按清朝制度規定,知縣想見總督、巡撫得上手本、稱卑職,行庭參禮。而同是七品的編修、檢討來地方當學政或主考卻可以和督撫們平起平坐、稱兄道弟,很多地方上的官員還要排隊去「慰問」他們。

在京城,翰林們除了編修各種書籍以外,級別高的還要擔負起皇子皇孫的教育以及皇帝的顧問。所以有兩個地方和翰林的關係密切,一是上書房,二是南書房。

此衙門以窮出名,當官的卻拚命往裡鑽,因死後有特殊榮譽

上書房是皇子讀書的地方,清代有硬性規定---非翰林不能當皇子的老師,而這些學生中將產生未來的皇帝,老師自然也師憑生貴。

南書房是翰林們輪值以備皇帝顧問諮詢的地方,在此入值的翰林官統稱「南書房翰林」。皇帝以南書房為媒介,除了同翰林們探討學問外,還可以了解皇宮內外的情況,體察民情,並藉此考察翰林們的德才;而翰林官們通過南書房為載體,也搭建了一座與皇帝溝通的橋樑,在國家政治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從以上的論述中可以看出,所謂的「窮翰林」基本上是一個偽命題,除非這個翰林生性有潔癖,聞到銅臭味就避而遠之,或者讀聖賢書讀的走火入魔了,真的按書上一板一眼的那一套來處事。

翰林在明清時候的榮譽是至高的,要想當上內閣大學士這個文官的最高品秩,前提就得是翰林出身。不僅生前翰林的地位尊貴,就連死後也能體現出來。

中國是個很重視「死」的國家,「怎麼死」或者「死出什麼體統」是個很讓人計較的問題。官員死後的謚號事關個人和家族的榮譽,在活著的時候就要為之努力。

此衙門以窮出名,當官的卻拚命往裡鑽,因死後有特殊榮譽

清代的謚法規定,大臣非翰林出身者不得在謚號中用「文」字,有清一代極少例外。比如左宗棠,因為他鎮壓太平軍以及平定新疆的巨大功勛,才破例由舉人出身晉陞為東閣大學士,封恪靖候,死後謚「文襄」。

所有大臣中的謚號又以「文正」二字最為尊貴。整個清朝總共有八位獲得「文正」謚號,他們分別是:尚書湯斌、大學士劉統勛、朱珪、曹振鏞、杜受田、曾國藩、李鴻藻、孫家鼐,這八個人全是翰林出身。

翰林生前死後都如此榮耀,難怪大家擠破了頭都要過把翰林癮再死。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都御史 的精彩文章:

雍正對待老三,缺少帝王的大度,頗有骨肉相殘的意思
大清第一任皇貴妃,唯一的「雜牌」皇后,死後二品大臣抬棺

TAG:左都御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它是上古神獸,斷案如神,碰到惡人就頂倒吃掉,古今的衙門都有它
除了內閣、軍機處,還有一個重要衙門往往被我們忽視
他是中國最後的狂士,怒懟蔣介石,並喊出:「大學不是衙門!」
這裡的人說甘肅方言,稱總統「皇上」,還有「衙門」,不在中國!
清朝滅亡後一群駐軍強佔此地,設有衙門巡撫,把當地變成人間煉獄
地方官最害怕的衙門,關乎前程,文選司到底是幹什麼的?
進了衙門的人,不怕用刑、不怕坐牢,只怕一個地方
浙江巡撫衙門有三間房屋,沒人敢住更沒人敢拆,只因一個師爺太有名
這位清代官員只因不堪忍受衙署破敗,新修衙門而丟了官帽
古代衙門即使破敗不堪,為何官員們也不會去修繕?原因很簡單!
衙門舉牌包,雍正御批的扇子,你真的不知道這個故宮淘寶店嗎
由衙門毒打看水滸硬漢:此人排第一,玉麒麟盧俊義也遠不及他!
被譽為「徽州故宮」,這個衙門啥來頭
古代這種人千萬不敢惹,見到就趕緊繞著走,官府衙門都沒一點辦法
清朝近三百年,此三個重要衙門,漢臣一律不得染指
浙江巡撫衙門有三間房屋,沒人敢住更沒人敢拆,曾經住著一個牛人
清朝唯一沒有貪腐的衙門,創造清政府四分之一財富,掌權者卻是外國人
「三縣衙門」值得一去,展示其刑具令人大開眼界!
山上老虎傷人,衙門打虎竟然牽出宮廷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