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你以為是痔瘡,但可能是大腸癌

你以為是痔瘡,但可能是大腸癌

大腸癌包括結腸癌與直腸癌,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近三十年來我國的發病率也不斷上升,大部分省市大腸癌佔全部惡性腫瘤死亡原因的第5~6位,男女之比約為2∶1,好發年齡為30~60歲。

中醫認為,大腸癌是由於正虛感邪、內傷飲食及情志失調引起的,以排便習慣與糞便性狀改變、腹痛、肛門墜痛、里急後重,甚至腹內結塊,消瘦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惡性疾病。

你以為是痔瘡,但可能是大腸癌

一、臨床表現

1.排便習慣改變指排便的次數增多或減少、排便時間延長等改變;糞便性狀改變是指常有腹瀉,糞便呈糊狀或粘液便,或有大便秘結,泄瀉與便秘交替;常有便血或痢疾樣膿血便,大便變扁、變細。

2.腹痛常呈持續性隱痛,但若存在腸梗阻則多呈絞痛,且伴有明顯的腸脹氣。

3.肛門墜痛,里急後重常同時存在,多在大便時癥狀加劇。

4.腹內結塊以右下腹多見,結塊質硬、固定,無壓痛或有輕度壓痛。

大腸癌轉移則出現相應轉移病灶的臨床表現。

二、病因病機

大腸癌的發生以正氣虛損為內因,邪毒入侵為外因,兩者相互影響。

1.外感濕熱。久居濕地,外感濕邪,導致水濕困脾,脾失健運,則內外之水濕日久不去,可引發本病。

2.飲食不節。恣食膏粱厚味、酒酪之晶,或過食生冷,或暴飲暴食,均可損傷脾胃,滋生水濕,水濕不去化熱而下迫大腸,與腸中之糟粕交阻搏擊或日久成毒,損傷腸絡而演化為本病。

3.情志所傷。所願不遂,肝氣鬱結,肝木太過克伐脾土,脾失健運,水濕內生,郁而化熱,濕熱合邪,下迫大腸,也可誘發本病。

4.正氣虧虛先天不足或年高體虛之人,脾虛腎虧。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兩者與水濕的運化也有密切的關係,兩臟虛損,導致水濕內停,日久也可導致本病的發生。

本病病位在腸,但與脾、胃、肝、腎的關係尤為密切。其病性早期以濕熱、瘀毒邪實為主,晚期則多為正虛邪實,正虛又以脾腎(氣)陽虛、氣血兩虛、肝腎陰虛多見。

你以為是痔瘡,但可能是大腸癌

三、診查要點

凡40歲以上的患者有下列癥狀時需高度重視,考慮有大腸癌的可能:

①近期出現持續性腹部不適,隱痛,脹氣,經一般治療癥狀不緩解;

②無明顯誘因的大便習慣改變,如腹瀉或便秘等;

③糞便帶膿血、粘液或血便,而無痢疾、腸道慢性炎症等病史;

④結腸部位出現腫塊;

⑤原因不明的貧血或體重減輕。

出現上述臨床表現時,應詳細詢問病史,全面體檢,並及時進行直腸指診、全結腸鏡檢查、鋇灌腸X線檢查、血清癌胚及腸癌相關抗原測定及直腸內超聲掃描、CT等檢查以明確診斷,協助治療。

這裡有15個中醫小偏方,還不快點get!

女性5大重要穴位,經常按按有大妙處!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醫在線 的精彩文章:

利水滲濕及減肥妙方澤瀉粥
跟我學中醫 | 不是你累啦,是氣血不足啦!

TAG:國醫在線 |

您可能感興趣

注意!大便帶血,可能是腸胃問題,也可能是惡性腫瘤
你以為便血就是痔瘡,實際上可能是癌啊!
你以為的胃痛其實可能是肝癌
兩腿腫成「大象腿」,可能不是胖,而是病!
經常腸胃不舒服,可能是慢性腸炎,看看你是不是
這種肝疼可能是癌
腰粗肚子大,可能不是因為胖,而是因為這個
大便這樣可能是肝病
這種大便可能是癌
大便這樣不好可能預示是肝有病
咽喉不適也可能是頸椎病
身體這個地方疼痛不是小毛病,卻可能是癌症
吃飯總是咬到舌頭?不是你餓了,而是你可能有病了!
亲一下不会怀孕,但是可能会传染哟
孩子反覆腹瀉別以為是細菌性腸炎 還有可能是過敏
這樣肚子疼可能是癌
原以為此病只是久坐導致,沒想到竟可能是腫瘤信號
這樣口臭可能是肺癌
要不是知道這是一盒粉筆,可能就以為它是用來內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