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俄羅斯亞太經濟戰略:莫斯科和北京的角度

俄羅斯亞太經濟戰略:莫斯科和北京的角度

俄羅斯亞太經濟戰略:莫斯科和北京的角度



作者|弗拉季斯拉夫·伊諾澤姆采夫,俄羅斯後工業化中心創始人和主任,現為霍普金斯大學奧地利馬歇爾基金會訪問學者

來源|《財經》雜誌授權《首席戰略官》發布


導讀:俄羅斯的亞洲地區除了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之外,沒有任何競爭優勢;政治是俄羅斯在該地區政策的主要驅動力;廣泛地使用蘇聯模式的實踐經驗處理大型項目,卻沒有重視中小私人企業和外商。經濟難以發展直接導致了亞太經濟戰略缺乏根基。


幾百年前,自從第一個俄羅斯居民出現在太平洋的西海岸,俄羅斯帝國和它的繼承者們就已經成為該地區一個重要的博弈者。這個國家努力拓寬它的東部疆域,但是因為諸多原因從來沒有成功過——最重要的原因是俄羅斯不願意讓這個地區自己發展壯大,而是採取高度集權和軍事化的管理策略。結果眾所周知:這片西起烏拉爾山脈的廣袤疆域到2015年時僅有2600萬居民,整個地區的產值不到1600萬美元。


將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跟幾個亞太國家相比,它的人口僅略多於澳大利亞、朝鮮、柬埔寨、巴布亞紐幾內亞、新加坡、汶萊;它的經濟(按名義GDP計算)只比巴布亞紐幾內亞、朝鮮、汶萊、柬埔寨發達。

俄羅斯在亞太地區經濟戰略的主要問題是除了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之外,沒有任何競爭優勢;政治,而非經濟或其他因素,是俄羅斯在該地區政策的主要驅動力;廣泛地使用蘇聯模式的實踐經驗處理大型項目,卻沒有重視中小私人企業和外商。經濟難以發展直接導致其亞太戰略的三個巨大失敗。


一、亞太戰略缺乏基礎


首先,俄羅斯豐富的資源包括石油、天然氣、黃金、木材、海洋野生動物,這些是吸引外資的重要因素。中國在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成功地將勞動密集型產業吸引到本土,俄羅斯本可以吸引很多跨國公司將它們的產業遷移至遠東,賣給它們石油和礦石,為它們提供水源和電力。俄羅斯的國內能源價格可以為它們節約的成本甚至超過了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可以節約的成本。


如果這種設想得以實現,俄羅斯和中國在外資的幫助下可能會成為並行的兩種工業力量:一個專註於冶金、石油化工產品、重型機械製造,甚至建築材料的生產;另一個主要是汽車製造業、房地產、家庭和辦公電子設備、玩具和服裝。


但是俄羅斯的工業轉型是由以資源為基礎的寡頭資金控制的,這些寡頭把國內價格推升到全球市場的水平,將自身的收益最大化,這阻礙了外國投資者前往俄羅斯進行投資。

沒有便宜的資源,外國人前往俄羅斯東部投資的商業理由蕩然無存,剩下的唯一選擇就是開採當地的資源和出口原材料,現實情況也正是如此。最新的統計顯示,俄羅斯向中國出口的貨物中資源和原材料佔比60%,對韓國為78%,對日本為86%。俄羅斯如果僅僅是一個原材料供應商,難以成為太平洋經濟圈一個有影響力的角色。


第二,俄羅斯在亞太地區從來都不是有話語權的國家。與太平洋周邊所有國家相比,俄羅斯擁有最長的太平洋海岸線,但是2015年俄羅斯所有瀕臨太平洋的港口的總吞吐量僅有上海的12%,甚至還不到太平洋地區全部港口吞吐量的1%。


如果把俄羅斯算作一個太平洋國家,它在東西方之間有著特殊的戰略地位。以購買力平價衡量泛太平洋地區國家的GDP,就會發現美洲加上位於南太平洋的大洋洲與亞洲之間存在一種平衡關係。從加拿大到智利再到澳大利亞,這一條線上的國家占太平洋總經濟量的46.7%,從韓國、日本到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沿線的亞洲國家佔48.6%。


考慮到這點,俄羅斯完全能夠利用它有限的經濟能量在東西兩側之間遊走。但是俄羅斯從來沒有嘗試在中、美之間挪動它的砝碼,俄羅斯將中國視為自己的戰略夥伴,並將這一做法稱為「向東看」。我個人認為,與美國和加拿大成為夥伴對俄羅斯或許更加有幫助,因為它們可以提供資金和技術,它們在發展北回歸線以北的領土方面也有更多的經驗。但是美國從來沒有將俄羅斯視為一個泛太平洋地區的重要博弈者,冷戰的慣性極大地影響了美俄之間的合作。


第三,俄羅斯立足亞太的一個前提是有在遠東地區興建巨型項目的需求。這種意識源自蘇聯,當時,莫斯科的決策者們下令在西伯利亞和遙遠的北方建設一些大型的工業設施。

如今,俄羅斯發展本國東部地區的戰略主要包括建設一條到達雅庫茨克乃至更遠的馬加丹的鐵路,在大陸和薩哈林島(庫頁島)之間修建橋樑,對西伯利亞鐵路和貝阿鐵路進行「現代化」改造,在楚科奇和阿拉斯加之間修建隧道(但是接近白令海峽的地方既沒有高速公路,也沒有鐵路)。


正如蘇聯時期的經驗一樣,所有大型的項目都泡湯了。仔細觀察符拉迪沃斯托克,這座為籌備2012年APEC峰會而翻新的城市,就會發現新建的大橋上面沒有汽車,機場的客流量只有規劃時的五分之一,酒店空空如也,海洋水族館至今尚未開放。現在,俄羅斯政府決定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建設一個自由港,然而,選址被居民區和海軍基地包圍著,幾乎沒有可供引進現代化港口設備或者出口加工工業的地塊。


當今俄羅斯領導人不願意將俄羅斯的太平洋海岸向私人資本敞開,而只是想把更多的國內資金輸送到這裡,成立新的政府部門,任命更多的官僚。


二、陸地運輸走廊計劃

評估俄羅斯目前對亞太的態度,可將目光轉向基本的官方戰略。


首先是俄聯邦2013年版的外交政策構想,但該文件的104條中僅12條涉及亞太地區,其中主要談論的是俄羅斯樂於與中國、印度、日本、蒙古、越南開展合作(第80、81、85、86、87條);它也提到「俄羅斯對積极參加亞太一體化進程很感興趣,利用亞太地區一體化提供的機會來落實推動西伯利亞和遠東經濟發展的項目,在亞太地區建立一個透明、公正的集體安全和合作機制」。


因此可以說,俄羅斯在這一地區沒有一個複雜的戰略。


俄羅斯最重要的一個想法可能是關於俄羅斯巨大的運輸潛力。在工業能力方面無力與鄰國競爭,但又想在這個地區尋找屬於自己的位置,於是俄羅斯提出了一種主張,即連接歐亞的「橋樑」。這個想法來自俄羅斯天然的歐亞屬性理論,因此絕大多數俄羅斯精英們——從總統普京以及他身邊的保守派到2012年自由主義派別的總統候選人普羅霍羅夫——都相信,俄羅斯會從一個連接亞太地區和歐洲的陸上運輸通道中獲利。


2014年普京總統在北京的APEC峰會上說:「我們希望投入巨大的資源來修建貝阿鐵路和西伯利亞大鐵路,並將它們當作歐亞大陸橋的基礎。」鐵路的翻修跟遠東港口以及陸港和物流中心的開發聯繫在了一起。除此之外,俄羅斯人還正在積極開發北極航線基礎設施,希望讓其成為一個現代化的並且在經濟上具有競爭力的亞太貨物運輸通道。


問題在於,關於歐亞大陸運輸路線之爭存在已久,如今亞太地區和歐盟之間只有總量不到1%的貨物經過俄羅斯,超過98%的貨物都通過蘇伊士運河運輸。


此外,普京總統提到俄羅斯計劃投資350億美元重建鐵路,即使一切順利,這只會增加2000萬-2500萬噸的年運輸能力。比較一下,一艘貨櫃船一年能夠運輸60萬噸貨物,花費大概1億美元,如果選擇海運只需要投資30億-40億美元就可以輕鬆達到俄羅斯的運力。


莫斯科傾力投入的北極航線也正在失去吸引力。俄羅斯安全委員會秘書帕特魯舍夫在2011年估計北極航線的流通量到2025年會增長到驚人的每年6400萬噸。但是事實上,總流通量相對穩定地維持在每年400萬到500萬噸之間;第三方經過俄羅斯北極航線的貨物轉運量從2012年的126萬噸降到2014年的27.4萬噸,再到2015年的3.96萬噸。


無論是歐洲還是亞洲的船運公司都不願使用西伯利亞走廊或是北極航運路線,而俄羅斯安全委員會最近還宣稱想要投入高達2200億美元用於連接這兩條線路。


在我來看,在接下來的幾年,提出不同的發展陸地運輸走廊的想法將會成為俄羅斯亞太戰略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但這很難實現。


第二個重要的關切是地區一體化進程。普京總統經常就這個問題發表意見,甚至不久之前宣布「在歐盟國家和中國的參與下,建立大歐亞經濟和貿易夥伴關係的官方談話已經拉開序幕」。


莫斯科現在努力在太平洋國家中尋求達成雙邊協議,以此來證明其設想的可行性。2015年5月,以俄羅斯為中心的歐亞經濟聯盟的成員國第一次與外部國家(越南)達成了自由貿易協定,被俄羅斯官方稱為「東方政策」取得突破性進展。但該協定的價值還有待商榷。首先,俄羅斯和越南的貿易量只有不到39億美元,中俄之間的貿易量則為635億美元;其次,俄羅斯為了這次「成功」付出了高昂的代價。為了讓越南當局簽署協議,俄羅斯撤消了越南在蘇聯時期欠下的超過126億美元的債務。考慮到越南的經濟總量已經超過2000億美元,並且仍在快速增長,這些債務有很大可能可以兌現。


如果在泛太平洋地區取得每個象徵性成果都要付出如此大的代價,俄羅斯很快就會被掏空,並且在短期內難以取得實質性經濟回報。


三、能源領域面臨激烈競爭


俄羅斯與亞太國家的第三個合作方向是嘗試為其遠東地區的能源資源開發一個大市場,這可能取代歐洲市場,尤其是在與西方的關係有可能進一步惡化的前提下。


2015年,中國和日本共消費了4300萬噸來自俄羅斯的石油(主要是中國)和7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主要是日本)。俄羅斯極力促進連接中國的「西伯利亞的力量」天然氣管道項目,這項交易在2014年5月達成。俄羅斯承諾從2018年起向中國每年輸送380億立方米天然氣,但是今天看起來未必會如期達成,首次送氣可能會延遲到2020年。俄羅斯還計劃建設另外一條管道,穿過阿爾泰山脈,在十年內投產,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與中國達成任何協議。


莫斯科對亞洲的能源項目充滿希望,但是現在只有20%的石油和6%的天然氣銷售到「東方市場」,很難說這一比例在未來幾年會不會顯著提高。中國依然依賴於它的煤炭,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產國。2016年-2017年在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會有新的大型液化天然氣工廠投入運營,澳大利亞的出口量會翻倍,而且全部投入到亞太市場。沙特和卡達將會為它們的亞洲客戶提供折扣。在不遠的將來,亞太地區的能源市場競爭將會變得極度殘酷。俄羅斯還將會面對來自中亞地區更加激烈的競爭,哈薩克和土庫曼都在提高它們對中國的石油和天然氣出口量。


總的來說,我認為俄羅斯沒有任何預設的完整亞太戰略,也不太可能在地區政策上取得突破。但這不意味著俄羅斯什麼都不能給它的鄰居夥伴們提供。


四、中俄合作機會


首先是運輸路線。儘管俄羅斯自身無法組織大規模的具有競爭力的歐亞運輸路線,但是在俄羅斯的遠東地區開發一些運輸項目還是有機會的。最有前景的是蘇聯時期的扎魯比諾港,該港口是一個全年不凍港,距離中國邊境僅有18公里。


鄰近的中國內蒙古、黑龍江和吉林三省卻沒有通往日本海的出海口。這些地區生產的產品需要通過1000公里-2000公里的鐵路運輸線送往大連和營口才能裝船出口或是運往中國南方省份。


如果有高鐵或者高速公路可以將這幾個省連接至扎魯比諾港,並且免於俄羅斯海關或邊檢的檢查,中國將獲得東北地區的一個新出海口,俄羅斯也將獲得迄今為止遠東地區最大的工業和基礎設施基地。位於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遠東大學的專家們估計,扎魯比諾港的年吞吐量將可以達到2億噸,會將整個遠東聯邦特區的總產值提升30%。


中國夥伴有理由說服俄羅斯開放扎魯比諾港,並儘快啟動深水港建設項目。如果沒有一些實質性的合作進展,中俄在遠東地區的夥伴關係有可能會成為明日黃花。


其次,要想真正促進在遠東的夥伴關係,中國應該關注在俄羅斯開發一些工業項目。目前,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合作僅限於自然資源的貿易。許多俄羅斯專家認為中國對其北方鄰居的工業開發不感興趣,因而建議俄羅斯放棄「向東看」戰略。


在2008年-2009年間雙方曾有一項宏大的跨境合作計劃,中國投資者對在伊爾庫茨克州、阿穆爾州、哈巴羅夫斯克、波羅奈斯克和薩哈林島等地建立開採設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他們同時計劃在中國的北方地區建立一些加工設施。但這些計劃最終幾乎全盤落空。中國投資者可以改變一下策略,直接深入俄羅斯的遠東地區開設加工廠。


在西伯利亞地區設立工廠並不會花太大成本,考慮到今天俄羅斯與中國的政治關係是如此密切,中國的投資者可以放下安全方面的憂慮。此外,中國還可以聯合香港、台灣、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地的投資者一起,重新開發遠東地區的工業潛力。鑒於俄羅斯與日本、美國的緊張關係,中國和它的夥伴們在這裡不會面對任何競爭。如果通過中國的努力,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工業得到發展,俄羅斯將會永久性地成為中國在亞太地區的經濟夥伴。


再進一步,現在不僅僅是經濟上與俄羅斯保持接觸,也是政治上與俄羅斯保持良好關係的絕佳時機。儘管俄羅斯的大部分領土位於亞洲,卻從沒有被認為是一個亞洲國家。俄羅斯瀕臨太平洋,卻從不是亞太地區的參與者。俄羅斯的未來是否依賴亞太地區尚值得探討,但在俄羅斯與歐美齟齬的情況下,在美、日、韓發展自由貿易區的同時,北京和莫斯科在這一地區進行合作是不錯的機會。


目前,中俄在多邊領域的合作僅限於鬆散的金磚國家和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的光環正在迅速黯淡下來,而上合組織在俄羅斯看來不外乎是一個發表宣言和聲明的場所。


幾年前,歐盟邀請俄羅斯加入「東方夥伴計劃」,而俄羅斯並沒有準備好與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其他前蘇聯國家平起平坐,所以拒絕了歐盟的提議,從那以後,俄歐關係開始冷淡。如今的上海合作組織——鑒於中國在其中扮演著最主要的角色,與歐盟的「東方夥伴計劃」非常類似。俄羅斯可能也會對此不滿,中國需要準備新的與俄羅斯接觸的框架。


總而言之,俄羅斯的外交政策從2014年開始正在經歷天翻地覆的變化,現在看起來已經變得因事而異並且帶有機會主義傾向。儘管總統普京從他入主克里姆林宮起就宣稱「俄羅斯歷史上就將自己定位為一個歐亞國家」,俄羅斯卻在隨後與美國發展了密切的關係(2001年-2003年),後來又與法國和德國度過了一段蜜月期(2003年-2004年),直到現在將中國視為最主要的盟友。


作為俄羅斯當前外交政策基石的「向東看」政策卻沒有輔以周全的考量,與亞太地區國家的合作對俄羅斯來說是新的一頁歷史,俄羅斯與東方的金融和經濟關係尚待開發。如果中國希望保持並繼續發展與俄羅斯的關係,就需要制定一套全面的將俄羅斯納入亞太經濟和政治體系的戰略方案,並且考慮俄羅斯的憂慮和禁忌。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席戰略官 的精彩文章:

中國戰略思想史:春秋霸政時期的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五課
彭博董事長高逸雅:對中國下一個十年經濟前景充滿期待
於洪君:民族關係激化是蘇聯解體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國戰略思想史:春秋成就齊恆公霸業的大戰略家管仲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六課
海鷹科技情報研究所:美國防部披露「第三次抵消」戰略更多細節

TAG:首席戰略官 |

您可能感興趣

俄羅斯海軍彼得大帝號巡洋艦和德米特里·頓斯科伊號戰略核潛艇進入波羅的海(三)
俄羅斯海軍颱風級戰略核潛艇「德米特里-東斯科伊」號出海
英國智庫稱巴基斯坦的軍事戰略轉向俄羅斯
俄羅斯海軍颱風級戰略核潛艇德米特里·頓斯科伊號抵達喀琅施塔得
京鵬環宇畜牧、安潔康、阿克蘇諾貝爾簽約戰略合作協議
米爾斯海默:中美大戰略是什麼
投石問路:俄羅斯介入利比亞的戰略考量
深海巨獸,俄羅斯龐大的戰略核潛艇
俄羅斯全球戰略第一步:喚醒亞太軍事基地與美爭奪「大哥」寶座
喬良:從南海仲裁和「薩德」部署看美國對華戰略圖謀
空中航拍彼得大帝號巡洋艦和德米特里·頓斯科伊號戰略核潛艇
喬良:從南海仲裁和「薩德」部署看美對華戰略圖謀!
外媒:普京戰略—俄羅斯軍演對北約有何含義?
伊拉克安全部隊重新奪回戰略性的舊摩蘇爾地區
沃爾瑪、京東的OPM戰略為何流行
霍爾木茲島:波斯灣戰略要地,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站
人大教授時殷弘:中國對外戰略中的俄羅斯
英軍又一批重裝起運愛沙尼亞 戰略包圍俄羅斯
徐海燕:一帶一路視域下哈薩克經濟發展戰略及中哈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