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為什麼飢餓感相比口渴、焦慮和害怕更能刺激人?

為什麼飢餓感相比口渴、焦慮和害怕更能刺激人?

為什麼飢餓感相比口渴、焦慮和害怕更能刺激人?
日前,新的研究表明,飢餓感相對於口渴、恐懼及焦慮對人的影響更大。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科學家們發現,如果實驗室的老鼠在糧食充足的情況下,它們甚至願意將自己置身於危險之中,或者切斷自己與社會的聯繫。


在不同的實驗環境下,老鼠們相對於飲水更傾向於選擇食物。這項發現已經被視為人們了解飲食失調至關重要的一步,並且它可以告訴人們如何控制自己對食物的渴望,畢竟美國現在正面臨著新興的肥胖病問題。

研究人員首次在相互競爭的狀態下對人類不同的慾望進行研究,並觀察飢餓如何在自然環境中對我們產生影響。


先前的研究中,人們將不同的慾望進行分開,例如飢餓、口渴和恐懼,同時觀察大腦如何觸發人類的這種本能。


但現在糖尿病和肥胖症的相關專家研究的是幾種不同生存本能之間的關係,並了解單個生存本能對人體產生的影響。


該研究由美國國家糖尿病、消化及腎臟疾病研究中心(NIDDK)負責承擔,研究人員將實驗小鼠放在不同的實驗條件下,並讓其在不同的生存本能之間做出選擇。

為了讓實驗小鼠處於飢餓狀態,科學家們會讓小鼠處於飢餓狀態24小時,或者激活能夠產生飢餓感的神經元中心。


讓它們產生口渴感的方式與讓其產生飢餓感的方式相同。


至於恐懼感,為了讓小鼠產生恐懼會將其放置在聞起來有點像狐狸味道的環境中。


AgRP神經元處於下丘腦之中,這部分大腦主要的職責就是控制神經系統和控制釋放重要的激素。


實驗中,又渴又餓的小鼠們在同樣的條件下相比飲水消耗了更多的食物。然而,這樣的結果卻是讓人十分驚訝的。

讓實驗人員驚訝的是,將飢餓的小鼠們放置在令它們感到害怕的環境中,如果它們知道這裡有食物,則會選擇克制自己的恐懼。


相比之下,吃飽的小鼠們則會選擇待在相對「安全」的角落,而不會冒著風險去探索其它區域。

解餓感也會趨勢小鼠切斷自己於社會間的聯繫。處於飢餓狀態的小鼠寧願選擇自己一個人待在有食物的屋子裡,也不去另外一間屋子跟一群小鼠混在一起。


具有強烈孤獨感但是還不是很餓的小鼠,則會選擇尋找自己同伴,而不再獨自躲在有食物的屋子裡。


研究項目負責人Michael Krashes博士解釋說,我們認為獨特的飢餓調節神經元事先預測到食物的作用,並因此改變了生物體的行為模式。


Krashes博士及團隊成員發現,AgRP神經元能夠用某種特定的方式提升飢餓感在不同生存本能中的優先順序。經過許多不同的測試,結果表明該神經元會經常強調飢餓感的作用。

而這項研究目前僅是第一步,在未來的研究中,研究者們計劃了解不同行為下,ApRG神經元與大腦不同區域之間的溝通方式。


這些相互關係其實非常複雜,未來的工作我們需要進一步在神經層面上了解這些相互關係的運作模式。


與此同時,我們的新發現在進化方面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之所以能夠繼續在這些物種之間生存下來,並且能夠激勵自己去做出一系列為生存而產生的行為,這都要歸功於我們的神經系統。當然,我們並不能一次性滿足自己所有的渴望,我們不得不在不同的時期選擇當下對我們來說最終要的部分。


從進化論的角度來說,能夠活下的動物們都是做出來正確的選擇,而其它的動物我們就可想而知了。

[千里之外 via dailymail]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麼有時候喝了很多水,卻還是感覺口渴?
總是感覺口渴,可能是這些疾病的信號!你的身體缺水了嗎?
總是口渴的糖尿病人,能不能多喝水緩解癥狀?除非有心衰!
喝了很多水還是口渴?可能是幾大疾病預兆!
重口食物未必讓你更口渴,卻會讓你吃更多
人體感覺不到口渴的時候也要喝水嗎?
喝了很多水還是口渴 注意了 或許是幾大疾病的預兆
很大人以為口渴了喝水就好了,其實你們都錯了,真相是這樣的!
為什麼明明喝了很多水還是覺得口渴?別大意,有可能是身體給你的健康信號
口渴要命這五種水也絕不能喝!
總是感覺口渴,可能是這些疾病的信號,你不要不在意,等你後悔就晚了!
老是口渴 極有可能是得病了
口渴就是糖尿病?不一定,還可能是腦出血!其實好多病都口渴!
此皇帝口渴卻不敢和奴婢們要水喝,真相竟然是因為?
運動往往出汗很多,並!且呼吸加快,所有這些都會使口腔、咽喉感覺乾燥而口渴
經常口渴的糖尿病患者究竟能不能多喝水?這些誤區是時候該清楚了
總是覺得餓?其實你只是「口渴」而已!一招辨別口渴和飢餓
經常口渴?你可能被溫病「纏身」了
精彩發現:此皇帝口渴卻不敢和奴婢們要水喝,真相竟然是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