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中國科幻,缺少一套有中國文化基因的敘事系統

中國科幻,缺少一套有中國文化基因的敘事系統

中國科幻,缺少一套有中國文化基因的敘事系統



王語堂

科幻題材一直都是國內電影創作者的軟肋,但有一部科幻短片《別無選擇》獲得了美國格蘭岱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國際短片和最佳男演員兩項大獎,讓人意外。


短片的導演王語堂是科幻小說的死忠粉,與很多作家為友,這個關於「時空旅行」的故事創意便是從一個作家朋友那聽來的,拍攝這部短片也算是完成導演作為科幻粉的一種情懷。


短片僅有17分鐘,攝影、美術極具質感,科幻感十足,還有不少CG特效鏡頭,但導演王語堂沒有完全拘泥於科幻元素的營造,最終的落腳點還是親情主題的表達。


科幻並不是電影創造出來的,是更早期的一些中西方古典文學作品裡。」

中國科幻,缺少一套有中國文化基因的敘事系統



短片截圖


《電影》:影片其實是講述一個年輕人從2035年穿越回2015年的科幻故事。


王語堂:我不太喜歡「穿越」這個詞,我們還是稱其為「時間旅行」吧。我們所感受到的時間是線性和單向的,我想其實時間不是線性的,也不是一去不返,是因為我們人類的意識需要建立線性邏輯,只能認知線性、單向、連續的時空。時間旅行的秘密就藏在我們的大腦中。

《電影》:當時怎麼想到這個故事創意的?


王語堂:我在科幻電影和小說方面本身有些研究和積累,跟國內的很多科幻小說作家也有很好的交流,一個作家朋友有個故事創意,我看了之後覺得不錯,就把他發展成劇本。

中國科幻,缺少一套有中國文化基因的敘事系統



拍攝現場照

《電影》:為什麼全片沒有台詞?


王語堂:第一稿中還是有不少台詞的,最後定稿的時候全片無對話。因為這部短片有一些外國演員,中外演員有形象上的差異,語言風格上的差異,台詞太多,演員一張口就感覺不對了,沒有說服力。沒有台詞也可以更好地用畫面講故事,能更好地電影化敘事。


《電影》:攝影師是荷蘭的,女主演是俄羅斯的,為什麼會選一個國際化團隊?


王語堂:雖然這是一部科幻短片,但是影片最終的著眼點還是關於親情關於愛這樣的普世價值觀,本身就是沒有國別差異的。並且和他們合作也有一些機緣,攝影師是中荷混血兒,他的思維方式很有意思,能夠介於中西方之間的表達。同樣,女演員是一位長期在中國生活的俄羅斯人,交流起來也很順暢。

中國科幻,缺少一套有中國文化基因的敘事系統



短片截圖


《電影》:那有沒有借鑒一些國外片子?


王語堂:有一些偉大的科幻電影傑作我很喜歡也給予我很多創作營養,但這部片子沒有參考國外。雖然我們用國際團隊,根源還是中國文化,我們思考的還是國內拍科幻片遇到的那些問題,很多東西還得自己想。並且,科幻的一些想法並不是電影創造出來的,是由來已久的故事,從科幻小說,甚至更早期的一些中西方古典文學作品裡,已經會有這樣那樣科幻的想法。所以我的想法更多的來源於科幻本身。


《電影》:你覺得目前國內的科幻片存在什麼問題?


王語堂:對於這個問題大家談的最多的是技術方面,但其實國內拍不好科幻片的問題根源,是在表演樣式、語言形式、視覺風格上還沒有建立起一整套能讓觀眾信服的有中國文化基因的科幻電影敘事系統,所以觀眾看起來就感覺很假。


「中國的科幻片在視覺形態上還是要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中國科幻,缺少一套有中國文化基因的敘事系統



短片截圖


《電影》:短片中主要的科幻場景是時間管理局,這個機構是怎麼來的?


王語堂:主人公的父親是科學家,洞悉了時間旅行的奧秘,你如果仔細看這個時間管理局的標誌,其實跟主人公父親這個脈絡是有繼承的。歹徒綁架孩子,就是為了能夠掌控時間旅行的秘密,這秘密落入歹徒之手將是很可怕的,所以未來會有時間管理局。主人公從2035年回到2015年拯救父親,其實是間接保護了時空秩序。


《電影》:時間管理局這個場景的風格是怎麼設定的?


王語堂:這個場景當時也是頗費周折,因為很多人不理解我所說的「時間枝」的概念。時間走向未來是可以分杈的,但是你往回走,它是唯一的確定的,會回歸到一個可能像根這樣的一個東西,像奇點一樣。所以我當時想表達的就是它像樹一樣生長起來。我不想要一個時間機器那樣的東西,造個機器去旅行,不是這樣。所以美術組都畫不出來,我們反覆交流,後來說要一種像榕樹的感覺。實際上最後的時間管理局用的這個系統,更像是一個跟人類意識關聯的生物體,它不是機械性的東西。

中國科幻,缺少一套有中國文化基因的敘事系統



短片截圖


《電影》:現實的很多場景為什麼選擇在北京胡同拍攝?


王語堂:我不想一提到科幻片就找一些高大上的建築,其實也是為了形成風格。中國的科幻片在視覺形態上還是要有自己的文化特色,胡同兩邊牆上的灰磚與2035年時間管理局中我們搭建的那條走廊會有一些視覺元素上的契合。這個故事講的是親情、愛,在時間上也會有這種傳承關係。


《電影》:這部短片有哪些遺憾?


王語堂:如果更嚴謹地談論時空的話,這裡面邏輯上會有漏洞。但是電影不像我們寫科學論文,需要嚴密完整的邏輯,能表達出影片的核心,建立一個能讓觀眾信服的故事體系就可以了。


另外,我覺得特種服裝、視效這些方面還可以改進,還有一些在分鏡本里做了設計的鏡頭,因為場景不能拍攝等原因沒有拍到,只好做了修改和調整。雖然有遺憾,但片中有動物、小孩,還有一些動作場面,拍攝時間又緊,是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最後也算是達到了一些最初的創作設想。

中國科幻,缺少一套有中國文化基因的敘事系統



短片截圖


《電影》:電影最開始就是用CG技術製作了一隻松鼠吧?


王語堂:對,我們知道拍動物的戲特別難,雖然要用到CG技術,但也要實拍一些鏡頭。當時我們買了30隻松鼠,並且要選擇大小顏色都差不多的,因為把松鼠放在樹上實拍肯定拍完一條就跑了。不過拍攝的時候還挺順利,10隻松鼠就夠了。而松鼠懸停的鏡頭是用的CG技術做出來的,做現實世界有而且帶毛髮的生物也算是電影特效的一個技術難點,這個做的效果還算挺逼真。


《電影》:怎麼對科幻感興趣的?


王語堂:其實就是自己在小學的時候,讀到了葉永烈老師的科幻小說,後來很喜歡看《科幻世界》雜誌,也成了王晉康老師、劉慈欣老師的忠實讀者,再到讀了更多國內外經典科幻小說,就一發而不可收拾,一直到現在。我喜歡科學,喜歡科幻,喜歡電影,現在我可以用科學的技術攝製科幻電影,很幸福。


《電影》:怎麼評價《三體》?


王語堂:我無法用語言表達對大劉的《三體》的喜愛,強烈的閱讀快感真是太刺激了,由於這種過於強烈的主觀情緒,我想我已無法冷靜評價《三體》了。希望中國科幻小說能有更多優秀作品,希望中國科幻電影能有所突破,也希望我能做一些對此有意義的事。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電影海報大師:約翰·埃爾文

TAG:電影雜誌社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曾經有多少藩屬國?藩屬國是什麼?以中國為中心的國際秩序
美國人太狡猾給中國設計圈套:導致中國核武器發展存在一大缺陷
戰國七雄,為啥統一中國的是秦國?他們有套網遊系統
中國的「門」文化
古韻之美,中國獨有的文化符號
中國「當代藝術」沒有中國性
中國傳統文化——扇文化
那是錢穆的中國和中國文學史
俄國專家稱中國沒有一枚核武器能攻擊美國:但是他卻忘了一件大事
中國居然有這樣的技術 美國被嚇壞
中國山寨偷竊美國軍事技術?這是誇中國是一等國家嗎?
外媒稱中俄正在為兩國軍事同盟做準備:俄國缺高技術只能找中國了
中國古典建築文化的 「八大」 元素,缺一不可
一旦海外有事 中國有多少軍力能出國作戰?
中國畫有沒有科學性?
中國的漢字是韓國的?
現在有些「中國畫」不是中國畫
圍棋與中國詩詞文化那些事兒
韓國人最恐怖的中國的食物,沒有之一
中國有一項高端技術世界領先 美國求著來找中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