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未來飛機面貌的NASA「變形」機翼
MIT和NASA研發的這種變形機翼將會給飛機設計帶來革命性的影響。這種扭來扭曲的變形機翼不再需要襟翼、副翼和小翼,讓飛機更加高效,更能適應不同環境。
鳥的翅膀一直都讓航空工業羨慕嫉妒恨。雖然人造飛機比鳥飛得更高更快,但它們終歸是笨重的機械,機翼僵硬無法活動。這就影響到它們的能量效率和燃油效率,限制了行動範圍和速度範圍。但是鳥類不同,它們能在飛行中感受微小或顯著的變化,從而調整翅膀,獲得更大的機動性。
所以,外形是關鍵,它決定了飛機的飛行能力。可是目前的死板設計又無法創造最高的效率。於是NASA和MIT的工程師們決定合作開發一款類似鳥類翅膀的機翼。
「變形的能力一直都是工程學所追求的,它能使用外部條件的變化,改善整體協調性,可以在不同介質中靈活行動,比如水或空氣,」團隊介紹說。
他們拋棄了傳統體系,從零搭建,使用「一套微型輕量子單元」製造了一個活動框架,並組裝成機翼。這些「子單元」是類似羽毛的重疊部件,形成了機翼的表面。整個框架僅由8個稍微有點濕軟的黑色碳纖維組件構成,覆蓋上光亮的橙色表面。而傳統機翼需要上百萬個塑料、合成及金屬零件製成。下圖就是NASA製作的1.5米機翼模型:
每個組件都有不同的硬挺度,連接起來就使機翼擁有了靈活性。只需兩個小引擎就能讓機翼扭動起來,改變它穿過空氣的角度。
「我們現在所展示的就是,這個機翼能實現更好的強度和硬挺度,同時重量極輕,比其他任何材料都好,」NASA的項目負責人Kenny Cheung說。
團隊將機翼模型放入NASA蘭利研究中心的風洞中,它展示了無與倫比的空氣動力學性能。「我們將風洞參數調到了最大,」Cheung說。
飛機機翼依靠副翼改變方向,靠襟翼在起飛時拉升並減少降落距離。但是它們展開或者活動時,機翼表面就形成空隙,這會干擾氣流、降低性能而且產生噪音。
「因此需要複雜的液壓系統,還有其他致動器,增加了重量和複雜程度,也容易產生問題,」安博瑞德航空大學航空工程師Mark Sensmeier說。
團隊的完整研究已經發表在SoftRobotics上。
[許叔 via zmescience]
※視頻 l GE義大利講述3D列印如何改變飛機發動機製造業的面貌
※BIGBANG兵役歸來後,將展現更成熟的面貌!
※BOYFRIEND 終於回來了!概念照大展成熟帥氣新面貌
※[星聞]「無限魅力」INFINITE6人團體照公開!白襯衣黑西褲展現成熟面貌!
※未來科技:這種「飛行戰車」將改變戰場面貌
※BLACKPINK團體綜藝公開 展現YG新女團最真實面貌
※GFRIEND:《LOL》是重新出發的起點 會展現更加成熟的面貌
※WANNA ONE:音源一位?会用更努力的面貌报答大家
※如果給你一次隨意更改面貌的機會
※一窺谷歌神經機器翻譯模型真面貌 其底層框架開源
※iPhone改變科技行業面貌的10種方式
※10種iPhone徹底改變科技行業面貌的方式
※武器超微型化集成,進一步向智能的方向發展,徹底變革未來戰爭的面貌!
※《SNL Korea 8》閔振基PD:INFINITE在會議時展現出令人驚訝的面貌
※CBA選秀的真實面貌,越來越專業,這才是國內籃球的發展方向
※《REAL》崔真理「為了展現全新面貌,多學習多努力」(GET IT K)
※盤點改變歷史面貌的方程式
※中國戰艦改裝後面貌變成這樣:改裝方式受軍事專家一致認可!
※晚明社會轉型的變動,帶給當時的繪畫怎樣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