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格盧瓦與法國電影資料館-4
文 | magasa
洛特·H.艾斯納(Lotte H. Eisner)是法國電影資料館歷史上至為重要的一位女人。出生在德國柏林的艾斯納擁有考古學和藝術史的博士學位,從1927年起,她在Film Kurier——一家戲劇電影日報擔任影評人,後來成為主編。但1933年這家報紙落入剛上台的納粹黨之手。身為猶太人的艾斯納見機不妙,逃到巴黎投奔妹妹。
到了法國後沒多久,艾斯納在報紙上無意讀到一則小報道,說兩個年輕人在想辦法保存默片,她就找上門去了。艾斯納對朗格盧瓦說:「我極喜愛默片,我覺得有聲片丟掉了一些默片最美好的東西??」於是她加入了朗格盧瓦和弗朗敘的行列,幫他們整理劇照、海報。
洛特·H.艾斯納
艾斯納比朗格盧瓦大上十八歲,兩人的關係是純柏拉圖式的朋友。實際上,朗格盧瓦從小在女性的環繞下長大,但他卻一直沒經歷過比較正式的戀愛。據他後來自己講,他第一次性經歷是在妓院,不那麼愉快。
也不知和他幼時成長環境是否有關,朗格盧瓦似乎有點戀母情結,他第一個真正愛上的女人是卡特琳娜·海斯琳(Catherine Hessling)——奧古斯特·雷諾阿的模特,讓·雷諾阿的第一任妻子。兩人相見的時候海斯琳已經和雷諾阿離婚好幾年了,她似乎沒打算認真對待朗格盧瓦的感情。
卡特琳娜·海斯琳
在資料館草創時期,給予朗格盧瓦較大幫助的還有幾位女性,包括20年代先鋒電影的風雲人物傑爾曼·杜拉克(Germaine Dulac),杜拉克出身名門,在電影界有較大話語權,她對電影的熱心無可挑剔,在她的提攜下,朗格盧瓦和一些大電影公司建立了關係。
杜拉克
朗格盧瓦行事乖張,不依常理,還體現在他對影評人和影史學家評定的「官方電影史」不以為然,他自有一套收藏鑒別的理論。比如在1936年前,朗格盧瓦本來沒有看過讓·雷諾阿的《娜娜》(Nana),因為這部影片在法國口碑糟透。但無意中看到了幾張劇照,朗格盧瓦不知怎地就認定這部片子非看不可。
於是去搜來了拷貝,給自己放了個獨家專場,看完讚不絕口。《娜娜》成為了資料館最早期的一批藏品之一。喬治·薩杜爾(Georges Sadoul)也是在朗格盧瓦那裡看到《娜娜》的,隨後他就開始向外界鼓吹此片的傑出。
《娜娜》
朗格盧瓦不像其他電影資料館對是否收藏一部影片的拷貝有明確的藝術標杆。他心裡巴不得是片就收,但因為資料館一開始預算極為有限,他就按導演來,只要是他感興趣的導演,無論片子是否獲得好評,都要收藏。這個原則倒和後來《電影手冊》提倡的的作者論差不多。
雷諾阿就是朗格盧瓦熱愛的一位導演,兩人在30年代末成為好朋友。一次雷諾阿請朗格盧瓦去看《遊戲規則》的樣片。一看完朗格盧瓦就站起來發表高見,他大讚雷諾阿選角眼光獨到,那個Nora Gregor多醜啊,但丑得恰如其分,裡面那些貴族都長得很醜,她的丑簡直是絕配??正當他說得高興,發現雷諾阿怒目而視,原來當時雷諾阿與Nora Gregor正在熱戀,他可不覺得她丑。
Nora Gregor
朗格盧瓦當然不止收藏法國片,他通過交換、購買的方式,也陸續收集了格里菲斯、斯特勞亨、帕布斯特、德萊葉等導演的作品。這其中有一些是朗格盧瓦在萬分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下來的,有的片子製片廠老闆已經下了摧毀的命令,再完一兩天或許就從世界上永遠消失了。「也許你每天早上用的梳子,裡面的分子原子是來自《凋謝的花朵》(Broken Blossoms)、欺騙(The Cheat)??」
朗格盧瓦對好萊塢電影有偏愛,是他最早高度評價霍華德·霍克斯(Howard Hawks)的,因為他,到了四五十年代,巴黎是全世界唯一一處能大量看到霍克斯作品的地方,毫無疑問,電影手冊的年輕影評人繼承了朗格盧瓦對霍克斯的熱愛。不過,雖然朗格盧瓦對霍克斯很喜歡,他每個星期五晚上在家公開放映藏品的時候,還是以「藝術片」為主。
霍華德·霍克斯
※朗格盧瓦與法國電影資料館-3
※白宮的管家也是重要角色,以至於有電影專門講這人
TAG:虹膜 |
※朗格盧瓦與法國電影資料館-6
※朗格盧瓦與法國電影資料館-5
※朗格盧瓦與法國電影資料館-3
※朗格盧瓦與法國電影資料館-7
※朗格盧瓦與法國電影資料館-8
※朗格盧瓦與法國電影資料館-9
※朗格盧瓦與法國電影資料館-14
※朗格盧瓦與法國電影資料館-16
※朗格盧瓦與法國電影資料館-15
※朗格盧瓦與法國電影資料館-17
※朗格盧瓦與法國電影資料館-18大結局
※電影:阿諾斯瓦辛格新片
※克里斯托弗·諾蘭和他的科幻電影
※克里斯·埃文斯稱《復聯3》是最後一部合約電影
※斯皮爾伯格聯手湯姆漢克斯和梅姨製作新電影《郵報》
※「今年的歐洲電影依舊比美國好!」 專訪法國《正片》主編米歇爾·西蒙
※法國電影頑童 呂克·貝松
※好萊塢十大動作電影,斯瓦辛格2部,尼古拉斯凱奇3部!
※電影《新木乃伊》新劇照,阿湯哥與羅素·克勞同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