葯食同源:為什麼菜市場里就有治病的葯,你卻不知道?
「葯食同源」是中國傳統文化里的一個概念,和西藥不一樣,中藥和食物都是來自大自然的。中醫認為,藥物與食物的來源是相同的,很多食物本身就是藥物,同樣能夠防治疾病,它們之間並沒有絕對的分界線。當初神農嘗百草的時候,不是為了區分食物和藥物,他只管有毒沒毒,沒有毒的就可以吃,有毒的不能吃,如此而已。
其實如果寬泛點來說,所有的動植物、礦物質等,都屬於藥物的範疇,這當然也包括我們的食物。只不過,其中有些東西不好吃但可以用來治病,就稱為藥物,有些東西味道好主要作飲食之用,就稱為食物。但其中大部分東西,既有治病的作用,同樣也能用作飲食,就是葯食兩用。
所以,中醫里會有很多既是食物又是藥物的食品,比如山藥、桂圓、百合、大棗、山楂、烏梅、核桃、薄荷等。
由於葯食同源,所以,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食物,也有防病、治病的功效,因此中醫有「食療」的說法,說的就是用食物來治療、調理疾病。
舉個大家最熟悉的例子,風寒感冒的時候,來一碗薑湯發發汗,那真是湯到病除,而且大家絲毫不用擔心副作用。
再比如綠豆湯,大夏天的時候喝碗綠豆湯解暑,那個效果,可不是什麼藥物能達到的。不過綠豆本身也是葯食兩用的,它可以清熱解暑、止渴利尿、消腫止癢,還能解毒,難怪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它「真濟世之良果也」。
只不過,藥物的「葯勁兒大」,所以效果更加明顯。而一般食物的治療效果,可能沒有藥物那樣突出和迅速。但是,大家要知道,藥物的作用是控制疾病,我們沒必要,也肯定不想天天吃它。但食物就不一樣了,我們每天都離不開,雖然它防治疾病的作用比較弱,但是日積月累,一天天地,量變就會產生質變,這種影響就會非常明顯了。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想要防治疾病,食物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並不亞於藥物。尤其是,當我們能夠合理調配飲食,並且堅持下去的時候,食物甚至會起到藥物不能達到的效果。
所以,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發現食物中的神奇藥效,並且在日常生活中,把它們合理搭配,然後根據自己的體質,進行科學的選擇,通過食物調理身體,從而讓體魄更強壯。這是一種非常安全有效的養生行為,值得每一個愛惜生命的人行動起來。
作者介紹:國家一級公共營養師、國家一級健康管理師、BTV生活頻道特邀健康顧問——陳培毅,本文出自她的代表著作《身體缺的不是葯,是營養》。
名醫傳承,壹號專家(微信公眾號:壹號專家健康說)旗下中醫養生頻道,關注我們,收穫更多中醫秘方。
※偏頭疼或是腦溢血的前兆,教你一個偏方改善這種情況!
※轉給糖友:經常用來降火的它,卻是控制血糖的小能手!
※只有營養師知道:吃它不僅能減肥,還能幫你控制血糖!
※一個祛痘又去火的方法:只需要用手搓搓身體的這個地方!
TAG:名醫傳承 |
※這些都是隱藏在菜市場的葯,你知道它們都有什麼功效嗎?
※菜市場里的它補腎的好食物,你知道不?比葯好!
※捲心菜竟能治療胃潰瘍,「藏」在菜市場的天然葯,你知道幾個?
※腹瀉難受要對症,這幾味藥材菜市場都有,你知道哪幾種?
※越南菜市場可以任意買賣的動物 你們知道都有那些嗎?
※進入非洲菜市場,好吃的應有盡有,價格實惠,就看你敢不敢買了
※在菜市場看到這種菜免費給你都別要,渾身都是致癌物,要注意了!
※菜市場的白色蓮藕,賣相很好,你還敢吃嗎?
※菜市常見的土豆,居然能治靜脈炎,你知道嗎
※警惕!菜市場這4種常見蔬菜,免費送都不能要,不然後悔莫及!
※菜市場的這種魚再便宜也不能買,有中毒和致癌隱患!
※菜市場賣的這幾種蔬菜,不要買也不要吃,有致癌的隱患!記得告訴家人
※醜陋又臭味且不可食用的菌,為啥還有人拿到菜市場賣
※實拍非洲菜市場,竟然還賣「土」,猴子和蜥蜴都不算什麼了!
※菜市場這三種蔬菜,懂得補腎的人,都愛吃!
※上菜市場買菜,這些可食用的野菜你不能錯過!
※這些藏於菜市場的感冒、止痛藥、安神葯等你知道嗎?你應多吃!
※隱於菜市的感冒藥、止痛藥、安神葯,你們知道是什麼嗎
※菜市場好多菜都不認識,回到原始社會了嗎?你認識這些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