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十問結直腸癌分子靶向治療

十問結直腸癌分子靶向治療

十問結直腸癌分子靶向治療

本文就目前結直腸癌分子靶向治療中的十個熱點問題進行總結。

作者:宋芳華

來源:醫學界腫瘤頻道

自2004年,分子靶向治療聯合FOLFOX或FOLFIRI成為mCRC的治療選擇以來,mCRC的治療模式已經迅速轉換到個體化和精準治療方式。分子標誌在靶向治療的決策中也已經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 目前已經應用於mCRC臨床治療的分子靶向藥物有哪些?

目前已經應用於mCRC臨床治療的分子靶向藥物包括VEGF單克隆抗體貝伐珠單抗(bevacizumab),EGFR單克隆抗體西妥昔單抗(cetuximab)和帕尼單抗(panitumumab)。

另外,美國FDA也批准了VEGF抑制劑阿柏西普(aflibercept) 和以VEGFR-2為靶點的單克隆抗體雷莫蘆單抗(ramucirumab)應用於mCRC。

2.分子靶向治療給患者帶來的生存獲益如何?

分子靶向治療延長了患者的OS和PFS,OS獲益大致如下圖所示:

十問結直腸癌分子靶向治療

(註:化療+貝伐珠單抗與化療+西妥昔單抗結果來自於CALGB/SWOG 80405試驗)

3.目前已證實用於預測西妥昔單抗(帕尼單抗)療效的分子標誌有哪些?

使用西妥昔單抗前應做全RAS突變檢測(KRAS2、3、4號外顯子;NRAS2、3、4號外顯子)和BRAF突變檢測。西妥昔單抗應用於RAS及BRAF野生型(非突變型)患者。

4. RAS突變在結直腸癌中的發生情況如何?

在歐洲的一項回顧性分析中,De Roock和他的同事們對西妥昔單抗+化療抵抗的患者的腫瘤標本進行了一個大規模的分析後發現, 40%的標本存在KRAS突變,多數在12 或13號密碼子 (外顯子2),2.1%在密碼子61 (外顯子3),2% 在密碼子146 (外顯子4)。NRAS突變發生在2.6%的標本中,多數在密碼子61。

5. BRAF在結直腸癌中的發生情況如何?

BRAF是RAF家族中的一個致癌基因,大約10%的結直腸癌攜帶一個BRAF突變,儘管這個數目在研究人群中有很大波動。最重要的與疾病預後相關的BRAF突變為V600E。

6. BRAF突變在結直腸癌中有何意義?

很多臨床研究證實BRAFV600E突變能夠預測抗EGFR治療耐葯,同時,它也是一個重要的預後不良的標誌。BRAF突變者使用抗EGFR治療有明顯低的RR率和短的PFS和OS。

PRIME的研究數據證實,RAS和BRAF野生型者使用FOLFOX4/帕尼單抗者與單獨使用FOLFOX4者相比,有明顯好的OS和PFS。而在RAS野生型的BRAF突變者中,結果也不好。

7.還有其它的分子標誌可能與結直腸癌的分子靶向治療有關嗎?

PIK3CA可能與結直腸癌的分子靶向治療療效有關。

PI3K在EGFR信號通路的下游,激活這個通路可能導致抗EGFR治療耐葯。PIK3CA基因編碼一個催化亞單位,p110a,突變後導致PI3K的連續激活。PIK3CA突變發生在10-20%的結直腸癌中,其中,超過80%的突變發生在外顯子9和20。

Sartore-Bianchi等研究了110例接受帕尼單抗或西妥昔單抗治療的mCRC患者,15例(13.6%)患者為PIK3CA突變,其中11例為20號外顯子突變,4例為9號外顯子突變,與野生型相比,15例患者對抗EGFR治療沒有反應。並且,突變型患者PFS顯著低於野生型患者。PIK3CA可能是一個抗EGFR治療的獨立預後因素。其它研究也有相似結論。但也有人(Prenen等)認為沒有關聯。

PIK3CA和KRAS狀態在200例化療耐葯的mCRC患者中被評估,這些化療耐葯的患者接著使用西妥昔單抗,或聯合伊立替康。23名患者攜帶(12%) PIK3CA突變,主要位於9號外顯子。結果發現,PIK3CA突變與反應沒有關係;而且,突變型患者中位PFS和OS也沒有區別。

在歐洲,PIK3CA突變的發生率被報道為14.5%。PIK3CA突變發生在20號外顯子與西妥昔單抗缺乏反應有關,但是9號外顯子與西妥昔單抗反應無關。

目前更多的研究集中在PIK3CA的9號和20外顯子,但其它位置的突變也可能扮演重要角色。到目前為止,PIK3CA 突變能否預測抗EGFR治療療效仍不清楚。需要進一步調查PIK3CA 突變在mCRC的抗EGFR治療中的生物標誌的預測作用。

8.何時為使用抗EGFR治療的最佳時機?

化療聯合使用抗EGFR的時機問題正在被討論。

現有數據顯示,一線使用FOLFOX或FOLFIRI聯合化療應該被KRAS、NRAS和BRAF野生型的mCRC患者所考慮(右半結腸癌例外,見第10個問題)。由於一些病人的確出現了痤瘡樣皮疹,疲勞、腹瀉,並且對生活質量形成了負面影響,抗EGFR的毒性也應在治療選擇時被考慮。

9.貝伐珠單抗是否存在預測療效的分子標誌?

貝伐珠單抗是抗VEGF治療,EGFR的相關突變不能預測抗VEGF治療的獲益情況。使用貝伐珠單抗不需要檢測分子標誌。

10.最關鍵的一問:貝伐珠單抗與西妥昔單抗哪個更應該一線使用?

對於RAS、BRAF突變的mCRC患者,首選貝伐珠單抗+化療。

而對於RAS、BRAF野生型的mCRC患者,原發灶部位可能是療效預測指標,右半mCRC首選貝伐珠單抗+化療,而左半mCRC首選西妥昔單抗+化療。


投稿請發郵件至yangxinyuan@yxj.org.cn

投稿類型:腫瘤科臨床經驗,知識總結,醫學科普,行醫感悟等。

編輯微信y646887231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界腫瘤頻道 的精彩文章:

聞所未聞:12cm長的筷子,竟在肺里躲了21年
新增7個!美髮布最新248個致癌物清單
直播 ▏美國專家:晚期肺癌何時能免於化療?
八卦!那些年講課老師的七宗「最」
得了癌症,我該怎麼辦?

TAG:醫學界腫瘤頻道 |

您可能感興趣

馴服腫瘤血管,餓死腫瘤細胞——談談結直腸癌中的抗腫瘤血管生成靶向治療
胸腺瘤的分子靶向治療效果堪憂
胃腸間質瘤的傳統治療及靶向治療
胃腸間質瘤的手術及靶向治療
肺癌患者接受靶向治療有哪些要求呢
一圖看懂肺癌靶向治療
推動結直腸癌靶向治療,保障患者長期生存獲益
肺癌靶向治療耐葯了怎麼辦?
胃腸道間質瘤靶向治療藥物有哪些?
解讀胃腸間質瘤的靶向治療奧妙
肺癌靶向治療流程圖
乾貨!眾癌之王胰腺癌的靶向治療
靶向治療兒童耐藥性白血病的最新療法出爐了
腫瘤靶向治療的重要基本概念
我國女性高發癌的靶向治療:小分子靶向藥物匯總分析
治療致命癌症:基因導向靶向療法
酪氨酸激酶與腫瘤的精準靶向治療
詳談-肺癌的靶向治療
最新靶向療法來襲,抗體偶聯藥物聯合治療有望治癒兒童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