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子的人生「四不」與企業管理之道

老子的人生「四不」與企業管理之道

不自見,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我,故有功;

不自矜,故長。

——《道德經》

老子的人生「四不」與企業管理之道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我,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面歸之。」這句話被認為是道家「無為而治」思想的最經典論述。老子 「無為而治」的道家思想在中國歷代被認為是最高的統治和領導藝術。其中「不自見,不自是,不自我,不自矜」的老子「四不」是無為而治思想中的精華,是達到無為而治管理境界必備的領導藝術素養。

老子的人生「四不」與企業管理之道

「不自見,故明」

看待與處理事物時,不僅要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去分析判斷事物內在的規律,而且作出決策時也應當以局外人的心態出發,不要固執己見,這樣才能保持明智的狀態,從而真正看清事物的本質。

「不自是,故彰」

凡事要多聽各方面的建議和意見,不能單純以自我思維來看問題和處理問題,要博採眾長,不能自以為是,這樣才能知曉事物的內在關聯,昭彰事物的是與非。

老子的人生「四不」與企業管理之道

「不自我,故有功」

凡事不要因為一時成績而沾沾自喜、自我滿足,要保持寵辱不驚的心態,不能自吹自擂、自我炫耀,要內斂、低調,把實現人生終極成功為追求目標,志當存高遠,這樣才會取得最後的成功。

「不自矜,故長」

凡事即使取得了期望中的成績,實現了預期目標,也不能驕傲自滿、自高自大。應當保持謙虛謹慎的心態,要有憂患意識,這樣才能長久保持成績,最後才能長久立於不敗之地。

曲而全

老子的「四不」集中反映了道家思想中最基本的「曲」的哲學理念。無論是不自見、不自是、不自我,還是不自矜,都是在講一個人生「曲而全」的道理。

領導者即使達到了很高的管理境界,人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都不能處處誇耀自己的才能,不能目空一切,不能過分張揚自己的功勞,更不能自以為是、高高在上,做一些違背行為標準的事情。雖然居功至偉、功德顯赫,但仍要謙虛謹慎,這樣才能圓滿,才能使成功伴隨一生。我們看到有些企業家在成功後逐漸走向自我否定、自我毀滅的道路,甚至讓人惋惜,其原因就是沒有遵循老子的「四不」與「曲而全」的思想。成功反而成了失敗的催化劑。「四不」與「曲而全」也是老子無為而治思想的精髓。

無為而有為

老子的無為思想並不是讓人消極等待,無所作為。老子其實並不反對有所作為,他的無為是鼓勵人們努力奮鬥達到有為,而採取無為的心態和謙虛謹慎的哲學理念去處理事情,從而使有為一直延續下去的。

老子主張的是「為而不恃」和「為而不爭」的管理藝術。這樣的「無為」其實是「有為」的最高境界;這樣的「無為」才能達到「無不為」的功效。所以「無為而治」被看成管理的最高追求。歷史上的明君賢臣,無不是無為而治的踐行者。

老子的人生「四不」與企業管理之道

著名的企業家松下幸之助認為,「所謂的無為就是人力本身的無所作為,但制度本身仍運行不違,這才是領導是真為」。所以「無為而治」最重要的是用制度的真為來代替個體的無為,而個體的無為其實是在制度管理下的各盡所能、人盡其才的自由運行和自由發揮,而不是主觀臆斷、隨意安排。

老子的「四不」是道家思想「無為而治」的前提和實現的必要保障。它告誡領導者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態和正確處理事物的人生理念和管理思想。道家思想推崇的領導藝術很重要的是兩個方面的要求,一個就是「四不」的思維方式,另一個就是「曲而全」的領導行為。只有做到這兩點,才能達到「無為而治」的管理境界。老子的「四不」是企業家實現成功人生、王者歸來哲學思想的法寶。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禮記》:行不中道 立不中門
洞簫:梅花已映關山月,簫聲猶繞鳳凰台
諸葛亮的務實與執著
季羨林:謙虛與虛偽
《世說新語》「雅量」篇丨十個故事,學古人的寬宏氣度

TAG:大道知行 |

您可能感興趣

老子與莊子的養生之道 
聖賢之道——老子的「人生三寶」
探索道家老子養生的核心境界——玄靈道人
感悟老子「七善」的人生智慧
老子為人之道: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老子十五言,道盡人生真諦
無為而無不為——老子識人之道
道的智慧之老子與孔子
老子文化老子思想與養生
老子為何會被人陷害為陰謀權術的「教唆者」?——道破老子
關元穴——道家老子稱其為 眾妙之穴,為養生凝神之地
「瘋狂的老子養生」——《道德經》中的養生學
老子養生思想對現實人生的指導意義
以人為本 尊道貴德:論老子文化生產觀的理論向度與時代意義
《老子》十五言,道盡人生真諦!
老子,低配你的人生
學會道家鼻祖老子的:「自勝者強」,可助你人生一臂之力!
「理解與運用:老子及道家和道教的生活之道」學術研討會暨「華夏老子學研究聯合會」成立大會
理工男亂解《道德經》之「老子的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