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劉易斯·康納紀念演說:信息共享變革心血管醫療,改善患者結局

劉易斯·康納紀念演說:信息共享變革心血管醫療,改善患者結局

昨天下午1~3點,2016年美國心臟協會年會(AHA 2016)開幕式上,杜克大學臨床和轉化醫學副院長、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專員Robert M Califf教授獲得研究成就獎,並致劉易斯·康納紀念演說(Lewis A Conner Memorial Lecture)。

劉易斯·康納紀念演說:信息共享變革心血管醫療,改善患者結局


本次劉易斯·康納紀念演說的主題是信息共享變革心血管醫療,改善心血管結局。首先,Califf 教授指出,他見證了心血管醫療革命的發生:在其職業生涯中,人們對健康的洞察力增加,飲食結構等發生了戲劇性的改變;藥物和器械被大量研發和使用;在煙草鬥爭中獲勝;死亡率下降也超過50%。


Califf 教授認為,在當今社會,信息共享或將促使心血管醫療領域另一場革命的到來,並且作為患者醫療革命的重要部分。


現有數據和信息收集模式應被改變,從單獨收集臨床試驗和觀察性研究的信息轉變為系統性收集,系統中的數據應作為患者醫療的一部分,並可用於研究和實踐。收集臨床證據應該作為常規臨床實踐的一部分。正如,急性心肌梗死僅可以在真實世界中發生,在臨床實踐中獲取並使用證據, 這就是精確醫學所關注的。


另外,Califf 教授指出,以前的數據收集系統存在一些基本缺陷:只有少數實驗室、診所等有測量比較和得出結論的能力;文化和技術的限制使系統難以壯大。目前,數據和信息的變化使我們克服了技術難題,但是文化限制仍然存在。若存在有效的證據生成系統,醫療產品的轉化速度必將加快;更多的臨床實踐將有高質量證據來指導;醫療政策的決定也將更加合理;臨床醫生和實踐組織也可專註於證據解釋和應用。此時,意見和專業知識至少同等重要,它將被賦予更高的目標——為醫療保健提供精準的服務。

最後,Califf 教授指出,醫生、患者和付費方都想知道哪項技術最好,這些強制性力量告訴我們,我們應該為患者提供堅實的證據。


心在線 專業平台專家打造


編輯 郭雪梅┆美編 柴明霞┆製版 崔鳳娟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在線 的精彩文章:

復甦科學兩項終身成就獎被英國學者摘取
歷史性一刻:高潤霖院士榮獲TCT 2016年度終身成就獎
吳永健:一例BRS置入示教帶來的啟示
ABSORB China 2年隨訪:BVS保持佳績
一例STEMI伴發電風暴患者

TAG:心在線 |

您可能感興趣

診斷指導治療,精準醫療改善肺癌疾病全程管理
對於醫療美容的依賴性與永久性問題
醫療服務的理念
傳統醫學對演員徐婷的淋巴瘤治療存在醫療過錯嗎?
糖尿病病友堅持醫療步行,心血管更強健
人工智慧悄然改寫傳統醫療
改善醫療服務 · 我們在行動|湘潭市中心醫院:給患者最需要的關愛
匯醫慧影郭娜:人工智慧技術如何為醫療信息化賦能?
醫保支付方式如何改?——人社部醫療保險司司長陳金甫解讀《關於進一步深化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
工商總局部署整治「醫療廣告表演者」問題
賦能基層醫療,優護家助力慢病防治康復
改善醫療服務 · 我們在行動|山東大學附屬濟南市中心醫院:以大健康理念改善醫療服務
關於複雜病患的醫療護理和精神護理抉擇
永壽縣中醫院醫療服務團隊用愛心托起群眾健康夢
改善醫療服務 · 我們在行動|北京中醫醫院順義醫院:創新改革做先鋒 改善服務為百姓
高華調研醫藥衛生信息化建設時強調 匯聚健康數據 提升監管效率 改善醫療服務
謀求改變 智能穿戴深耕醫療健康領域
康復話題:什麼是三級康復醫療服務體系?
阿里健康攜手常州醫聯體 用區塊鏈化解醫療「信息孤島」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