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美國媒體真的失去原則,一邊倒支持希拉里嗎?讓我們嚴肅聊聊

美國媒體真的失去原則,一邊倒支持希拉里嗎?讓我們嚴肅聊聊

作者/方可成


距離美國大選投票日僅有11天,又有重磅新聞發生: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發現了一批新郵件,決定重新啟動對希拉里?柯林頓的「郵件門」調查。這批郵件並非來自希拉里的私人伺服器,而是來自正在接受性醜聞調查的前議員Anthony Weiner。Anthony Weiner的已經分居的妻子Huma Abedin是希拉里團隊的核心成員。不過,這些新郵件到底有什麼內容、是否有機密信息,FBI都暫時沒有結論。


這則新聞對選情會有什麼影響,可以密切觀察。在這裡,我不談選情,而是想利用這個案例來談談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在這場大選中,美國媒體失去了客觀中立的原則,一邊倒地挺希拉里、黑川普。用川普本人的話來說,媒體是腐敗的、被操縱的。

這種說法流傳之廣,以至於幾乎成了人人默認的事實。我的一個在國內做了多年記者的朋友前幾天跟我說:


「關於美國媒體在這次總統選舉中的表現,我十分疑惑。比如說,紐約時報這次幾乎是把編輯部的聲譽全部都綁在了希拉里一邊,批評川普的稿子那是一篇接一篇,但是關於希拉里的大量黑料卻是視而不見。這還是我學新聞的時候知道的那個《紐約時報》嗎?」


這種說法非常有代表性。在這篇文章中,我將非常明確地告訴大家:《紐約時報》還是那個新聞做得最棒的《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也還是那份曾經報道水門事件的偉大的《華盛頓郵報》。你以為美國主流媒體出了問題、成了希拉里傳聲筒,多半是因為你接收到的信息是被污染的。


以下我將展開論述我的觀點。

1、美國媒體針對對希拉里的醜聞視而不見嗎?


用事例說話。今天FBI重啟希拉里郵件門調查的消息,我最早是從哪裡知道的?《華盛頓郵報》的突發新聞推送。對,就是那個川普聲稱瘋狂打壓他並吹捧希拉里的《華盛頓郵報》。


美國時間今天(10月28日)下午,所有主流媒體的頭條幾乎都是這則新聞,包括被川普罵得很厲害的《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還有川普嘴裡的「柯林頓新聞網」(Clinton News Network)——CNN。

美國媒體真的失去原則,一邊倒支持希拉里嗎?讓我們嚴肅聊聊


美國媒體真的失去原則,一邊倒支持希拉里嗎?讓我們嚴肅聊聊



沒有任何媒體迴避這則可能對希拉里造成重大打擊的新聞。

美國媒體真的失去原則,一邊倒支持希拉里嗎?讓我們嚴肅聊聊


也許你會說——這只是一個孤例而已,說不定是被川普罵怕了,不敢不報了。


好的,那我們來曆數希拉里此前的種種負面新聞。以《紐約時報》為例,看看它有沒有報道——


私人郵件帳號門:http://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16/05/27/us/politics/what-we-know-about-hillary-clintons-private-email-server.html


DNC郵件泄露門(關於打壓桑德斯的傳聞等):http://www.nytimes.com/2016/07/23/us/politics/dnc-emails-sanders-clinton.html

柯林頓基金會:http://www.nytimes.com/2016/10/16/us/politics/wikileaks-bill-clinton-foundation.html http://www.nytimes.com/2016/10/27/us/politics/bill-hillary-clinton-foundation-wikileaks.html


健康問題:http://www.nytimes.com/2016/09/19/us/politics/hillary-clinton-health.html


班加西:http://www.nytimes.com/2015/05/22/us/politics/a-closer-look-at-hillary-clintons-emails-on-benghazi.html


她老公的性事:http://www.nytimes.com/2016/10/03/us/politics/hillary-bill-clinton-women.html http://www.nytimes.com/2016/10/10/us/politics/bill-clinton-accusers.html


不僅一件都沒有遺漏,還有打頭陣的。希拉里的私人郵件帳號門就是《紐約時報》於2015年3月首先報道的。《紐約時報》還做了對柯林頓基金會與境外資金之間關係的深度調查:http://www.nytimes.com/2015/04/24/us/cash-flowed-to-clinton-foundation-as-russians-pressed-for-control-of-uranium-company.html


《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芝加哥論壇報》《波士頓環球報》等其他幾家主要的美國主流媒體也是一樣。我在之前的文章《我們在糞便般的信息環境里生存》還舉過另一個例子——有人說,美國主流媒體拚命報道民主黨大會上遇難軍人父親Khan對川普的控訴,卻有意不報道共和黨大會上班加西遇難者母親Patricia Smith的發言。其實呢?CNN、MSNBC、C-SPAN全都報道了,現場直播了講話,反倒是保守派的Fox沒有報道,在她講話的時候播廣告去了。


美國主流媒體對希拉里心慈手軟了嗎?只要去搜一搜就能得出答案。當然,我知道,好多國外網站都不太好上。但如果你自己沒有做過調查,就不要輕信中文社交媒體上流傳的那些毫無可信來源的說法。「對希拉里的負面消息視而不見」?我只能說,這是天方夜譚。


2、區分新聞和評論


在上一部分,我論述了:主流媒體的新聞報道中並未對希拉里網開一面。


區分一家媒體上的新聞和評論是非常重要的。新聞是報道事實,評論是表達觀點,其中社論是表達報社的立場。


需要注意的是,在美國主流大報里,社論部門都是獨立於新聞部門運轉的,他們獨立寫作報社的社論。社論的立場是由社論委員會獨立決定的,主編都管不著。一個最近的例子是:《華盛頓郵報》9月17日發表社論稱:不應特赦斯諾登,因為他泄露稜鏡項目(PRISM)給國家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這篇社論引發嘩然,因為2014年的時候《華盛頓郵報》正是憑藉對斯諾登曝光的稜鏡項目的報道獲得了普利策獎。這體現出社論部門和新聞部門之間的意見不一致。有人採訪了主編Marty Baron,他回答說:我管不了社論。


了解了這個背景之後,再來看美國媒體在社論中表達的立場,就會清晰很多。


的確,本次大選中,絕大多數媒體的社論都選擇了支持希拉里,包括幾家歷史上一直支持共和黨的媒體這次都選擇了在社論中為希拉里背書。美國媒體在這一點上的確是「一邊倒」的。


但是這種一邊倒有問題嗎?回答這個問題時要考慮兩個層次。


首先,如上所述,社論和新聞部門是相互獨立的。因此,社論的一邊倒並不影響新聞內容。不能因為社論一邊倒,就認為美國媒體在大選的新聞報道上也是一邊倒的。


那麼,社論的一邊倒有問題嗎?各家媒體的社論都是自己的社論委員會獨立作出的,在最終發表的背書社論中,他們會詳細闡述自己作出決定的原因。這絕不是一個各媒體串通起來聯合反對川普的陰謀。


你不可能要求這些獨立作出決定的媒體每次都正好一半支持民主黨、一半支持共和黨。只要各家媒體的社論部門獨立作出了判斷,不管最終的結果是五五開、三七開,還是一邊倒,都是有可能的。


3、什麼是「客觀中立」?


上面兩個部分,分別論述了新聞和評論兩方面的內容。再重複一遍上面的觀點:主流媒體沒有忽略希拉里的負面新聞,主流媒體的社論一邊倒並不影響新聞內容的生產。


但是,我的確要承認:這次大選中,媒體對候選人的報道是不平衡的。


在黨內初選階段,這種不平衡的表現是:媒體過多地報道川普(因為跟川普有關的新聞都充滿了戲劇性,能夠吸引受眾),忽略了共和黨其他候選人。所以川普都不用做廣告了,因為媒體鋪天蓋地對他的報道就是廣告。有人測算,媒體的這些報道,等於是送給了川普價值20億美元的電視時間——本來,他要花這麼多錢購買廣告才能有這麼多曝光的。


在大選階段,只剩下兩個候選人,上述情況不再存在。這一階段的不平衡是:美國主流媒體對川普負面消息的報道確實要多過對希拉里負面消息的報道。(我沒有做過科學的測算,這裡僅是個人的估計。)


有人肯定會說了:你這不就是承認媒體偏袒希拉里嗎?


不,我們對「中立」、「客觀」的理解不能這麼簡單和機械。


媒體要保持中立客觀,但中立客觀絕不等於各打50大板。不是說我要在報紙的競選版面正中央劃一條線,一半歸希拉里,一半歸川普。再在希拉里的這邊一半寫正面,一半寫負面;在川普那邊也是一半寫正面,一半寫負面。


這是不可能的,也是很可笑的。媒體能做的是:發生了什麼,就寫什麼。今天有希拉里的負面新聞,那頭條就寫這個;明天有川普的,那版面就給川普。


媒體對川普的負面新聞報道更多,最重要的原因是:川普自己製造的負面新聞更多。他那風格狂放、不照本宣科的發言風格和生活作風,給他帶來了很多粉絲,但他也要為此付出代價,因為他的發言中有更多有爭議的成分。希拉里是一個老牌政客,發言比川普小心得多,但也不能倖免——她在幾次內部發言時說的話(比如「deplorable」、「public and private position」)被曝光出來之後,也被窮追猛打了一陣子。


一個人失言了100次,媒體報道了100次;另一個人失言了10次,媒體報道了10次——這不叫偏袒。


一個人出了10樁醜聞,媒體調查了10樁;另一個人出了5樁醜聞,媒體調查了5樁——這不叫偏袒。


一個人出了10樁醜聞,媒體調查了10樁;另一個人出了5樁醜聞,媒體調查了4樁——這叫偏袒。但是,如前所述,美國主流媒體並未選擇性失明,這種情況並不存在。


順便說一句:當我們在分析」媒體偏見「的時候,一定要用事實和數據來說話。在傳播心理學上有個現象叫做「敵意媒體效應」(hostile media effect),指的是所有人都會認為媒體對自己支持的一方更加不公正。我們在思考這個問題時,應該努力克服心中的這種傾向。


對川普報道更多還有一個原因是:大家對他所知甚少。希拉里在公眾視野中已經三十多年了,大家已經了解得很多。而對於川普,除了地產大亨和真人秀主持人這兩個角色外,大家並不知道更多。以至於每次他談到具體政策上的立場,就算立場本身平淡無奇,也都會成為大新聞——大家已知的信息實在是太少了。


4、媒體的職責遠不止於「客觀中立」


媒體在新聞報道中(而非評論中)應該做到客觀中立,但這絕非媒體的唯一職責。


說白了,如果有兩個人打架,記者的職責不是讓每個人各說三句話就完了——不要把記者的工作想得太簡單。記者還應該去挖掘打架的原因,以及探討打架這件事情會有什麼社會影響。


在大選報道中,媒體要對候選人做掘地三尺的調查,用英文來說,要「hold candidates accountable」。川普那段吹噓自己性騷擾經歷的錄音曝光後,他說那是11年前的事情了,把這麼久的東西挖出來肯定是媒體的陰謀。(他話音剛落,就去找了二三十年前指控比爾?柯林頓的幾位女性來給自己助攻。)其實,這就是媒體做的事情,不管是十幾年前還是幾十年前,只要跟你這個人是否適合當總統有關的信息,都要儘可能挖個清楚。對希拉里那邊的挖掘,也是一樣。


在大選報道(以及所有報道)中,媒體還有一個重要的職責,那就是維護社會規範。


不要僅僅把媒體理解為傳播信息的渠道,媒體的作用比你想像得更大。我們每個人,都是主要通過媒體才獲知關於這個社會的信息。我們從媒體上看到這個社會怎樣運轉、他人怎樣說話、怎樣做事,並由此形成對社會規範的認知——知道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可被接受的。失去了基本的社會規範,就會陷入混亂和失序。


而川普恰恰是在不斷地挑戰社會規範,所以媒體對川普這方面言論和行為特別在意,報道特別多。這是媒體職責所在。


比如,他對女性、殘疾人的歧視性言論,挑戰的是性別平等和殘疾人權利的社會規範。她對女性使用的下流語言,挑戰的是語言規範。他稱墨西哥人都是強姦犯,挑戰的不僅是關於種族的社會規範,更是攻擊性言論的邊界。


他稱自己的好幾位對手為騙子,挑戰的是候選人辯論時的言論規範。此前,很少有候選人會以「騙子」稱呼對手,因為這是一種對品格的攻擊,是一種人身攻擊——當你稱另一個人是騙子的時候,你們倆之間的討論空間就已經沒有了。


他在最後一場辯論中拒絕承諾接受選舉結果,挑戰的是美國民主制度的規範。美國歷史上,不管競選階段打得多麼難看,最後輸家都一定會接受選舉結果。而川普卻可能否定整個選舉制度,這將深深動搖美國民主制度的基石。


媒體對這些問題特別敏感,甚至有些像衛道士。但媒體捍衛的不是什麼腐敗的體制,不是什麼希拉里權力帝國,而是社會規範。


5、不信主流媒體,你信什麼去?


美國主流媒體在這次大選中的表現絕非完美,甚至可以說是踉踉蹌蹌、灰鼻子土臉——因為川普這個非同尋常的候選人,的確讓大家感覺難以適應。


其實,今年以來,美國主流媒體一直在反思:這樣的大選報道應該怎麼做?我看到了很多深入而真誠的探討,比如《紐約時報》的這篇文章就是很好的剖析之作:http://www.nytimes.com/2016/08/08/business/balance-fairness-and-a-proudly-provocative-presidential-candidate.html 學界也有很多探討,比如《哥倫比亞新聞評論》的這一組長篇報道:http://www.cjr.org/special_report/medias_weimar_moment.php


仔細讀這些真誠的反思和討論,你會知道:美國主流媒體並非不可救藥。這是一個願意開誠布公地做內部批評的職業共同體。在目前我們能夠依賴的信息源中,他們依然是最可信賴的。


很多人一邊罵美國主流媒體,一邊依賴於毫無可信度的陰謀論網站作為自己的核心信源,這幾乎成為一道獨特的景觀。難怪前陣子有人在知乎上說:


「美國人不看知乎,美國人不會中文,所以他們接受的信息肯定沒有我們這群在知乎討論一年的人多並且精確。」


這應該是年度最佳段子了。不去相信遵循專業標準認真做事的美國主流媒體,反而要信垃圾信息流傳的社交媒體,這就相當於你不去相信正規醫院的醫生,偏要去信電線杆上的小廣告,或者百度搜索出來的莆田系醫院。誰還能救你?


這麼說,不代表正規醫院和正規媒體就沒有問題,但起碼他們是專業的人,在做專業的事情。信任不等於盲信,但如果質疑,需要拿出可靠的證據和理性的論證。作為公眾,我們要督促他們不斷改進、提高,但是把他們完全打死,讓莆田系游醫和朋友圈謠言來統治我們這個社會?對不起,如果你願意生活在這樣的世界,祝你好運。


好了,總結一下本文主要觀點:


以《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為代表的美國主流媒體並未選擇性忽略某一方的負面消息,甚至最先挖出了希拉里的負面消息;


美國主流媒體的社論的確呈現出一邊倒的現象,但這並不影響新聞內容的操作;


雖然媒體對希拉里並沒有心慈手軟,但對川普的負面消息的確報道更多。但這並不意味著媒體偏袒了希拉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包括但不限於:川普自己製造的負面消息更多;川普的言論和行為挑戰了諸多社會規範。


美國主流媒體的表現並非完美,但這是一個秉持專業精神的職業共同體,他們在認真自我反思。他們依然是最值得信賴的信源。


最後做個廣告: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較真 的精彩文章:

爆紅的「BBC人體實驗」,真相到底是什麼?
中國成「狂犬病流行國」?沒這回事
鮑勃迪倫發布拒領諾貝爾聲明?依然是假的
美國曾秘密進行「太空性愛實驗」?都是假的
射入中國隊球門的敘利亞球員是北航大三學生?你被騙了

TAG:較真 |

您可能感興趣

建國後毛主席一直堅持的原則,如今的我們為什麼不再堅持了!
父親的一巴掌,讓我們想到了育兒一個重要的原則
女神們都看重的鍛煉八大原則,你遵循了幾個?即使只是跑步,也要注意這些方面!
我們不是之前定好原則,互不影響各自的家庭嗎?
看上去很有原則的狗子們,其實各個都是心機婊!
要說,汪星人真的也是很有原則的:說不走就不走
想吃健身餐又不會做?掌握這幾個原則,你也做的出適合健身的美食
怎樣和心儀的他聊天?5個原則讓你們變更親密!
給孩子買衣服時常堅持的原則,不美觀還有害,媽媽們該改改了
怎樣和心儀的他聊天?5個原則讓你們變更親密
巴黎女人穿衣有什麼原則?看完這幾條你會發現,其實挺沒原則的
當領導誇你「原則性強」的時候,你和他各在想什麼?
嚼碎了喂孩子吃東西真的不好,即使撕破臉也要堅持原則
一群看上去非常有原則的狗子,實際上小心思一個個都不少……
一群看上去非常有原則的狗子,實際上小心思一個個都不少
不要害怕丟失親情友誼而拒絕別人,要守住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羅斯:詹姆斯是唯一一個讓我打破原則的人,我並不在乎錢的多少
吃油還有這樣原則,你懂嗎?
宮寒的危害,超乎你想像!一個小方子四個原則,讓你的子宮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