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跟著《你一生的故事》學外星語言

跟著《你一生的故事》學外星語言

《你一生的故事》是特德·姜以語言學為核心的科幻小說,榮獲 1998 年的星雲獎和斯特金獎,故事講述了降臨地球的外星人「七肢桶」——因其長著七根長肢、軸心像圓筒而命名——降臨地球,「我」(班克斯博士)作為語言學家受命去研究「七肢桶」的語言及其訪問地球意圖。


小說詳細記錄了語言學家如何破譯七肢桶的語言「七文」、如何因為這個過程改變了自己的認知能力。故事簡單,描述的卻是語言背後認知和思維的波瀾壯闊。


七文的設定是基於認知語言學的理論基礎:語言的結構和功能應視為人類一般認知活動的結果和反應,語言能力不是自足的,也不是天賦的。所以,七肢桶的文字並不是線性排列的,所有要表達的語意都統一在一個字內,語意越是繁複,這個字就越是複雜。因為七肢桶的身體結構就是一個像章魚一樣環繞的、沒有前後左右的生物,他們的身體結構導致他們對方向沒有概念,而語言的這個特點又深深地影響了七肢桶們的認知,七文的特點使得七肢桶們同時感知所有事件,過去、現在、未來同時並至,因果同時出現。說出的話是潑出去的一幅畫,從提筆起就已知如何收筆。七肢桶們的時間並不是如流水一般涓涓向前,時間不是長河,而是 「一片片的,好像切成薄片的黃油一樣,鋪在不同的事情上」(電影《房間》里的小男孩 Jack 說的話)。

七文的設定,和我們人類的語言完全不同。我們依照前後順序感知世界,將各個事件之間的關係理解為因與果,我們的語言是線性向前,從此時推向彼時,每一個字,每一個單詞都有特定約定俗成的意義,隨著線性排列的不同展現出不同的意義。故事中最有趣的部分,是班克斯博士如何學會七文,這一整個的學習過程似乎又到了語言心理學領域的範疇——「我」在學習、使用語言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樣的認知變化。


「七語」作為一門第二語言


不得不說,姜的這個故事涵蓋了大部分語言習得的要義。


首先,當國務院希望班克斯博士能通過視頻或者錄音來學會七語時,班克斯是這樣說的:

「要學習一種未知語言,只有與以這種語言為母語的人交流,這是唯一的途徑。」


這是語言學習中的一條重要前提,基於意義的互動,是學習未知語言的唯一途徑。


當國務院擔心七肢桶是不是也能學會我們人類語言時,班克斯又提出了第二條關於語言學習的重要原則——需要教學材料的語言學習,「要學會人類語言,它們需要教學材料,而且是專門設計、向非人類成員傳授人類語言的教學材料。否則不行,缺乏一個出發點,一個立足點。」


而對於已知語言來說,這一個出發點和立足點就是關於所學習語言的語言知識,沒有知識的建立,就沒有技能的提高,如果沒有通過翔實的單詞、語法方面的講解,語言技能就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無從提高。


「七語」學習過程體現的語言習得理論

我們再來看看班克斯博士在學習七文中所採用的學習手段:


1. 單詞知識的外顯學習。所謂「外顯學習」就是有意識地進行知識學習,例如在英文單詞書中學會「top」和中文中的「頭」、「上衣」的對應,我們明白自己在學這個單詞。在故事中,班克斯通過指向自己和物理學教授,發出「人」的聲音,再挨個指向兩個七肢桶示意他們:你們叫什麼?或者你們屬於什麼?並通過記錄七肢桶所發出的振動音再反覆播放該振動音來確認意義。


2. 語法規則的外顯學習。班克斯試圖將已有單片語合來總結七語的規則,然而這個過程失敗了,班克斯沒有通過發音總結出七語的發音規則。於是她想出從書寫系統突破,也就是從口頭語轉向了書面語。對於人類來說,面對一個發音器官、發音系統和自己完全不同的物種來說,分辨字形比分辨音位容易得多。班克斯接著初步總結出七文的語法規則和人類文字的相似點:七文的文字也是平面的、二維的。從七文書寫「一筆畫」的特點中她得到了七文更加獨特的規則,她據此推測七肢桶的認知方式,這些推測得出的認知習慣在交流中得到了進一步印證,相應地也印證了她總結的語法規則。


3. 全身肢體反應法——TPR(totally response reaction)法。顧名思義,這種方法是指通過身體的整體反應來展示一個和動作相關的語言意義,這個方法非常適合動詞的學習。故事中的物理學教授先表演一個動詞,再表演動賓短語所代表的動作,在這個過程中,班克斯博士發現了七肢桶的文字是非線性的象形文字,七肢桶的口語和書面語有兩套系統。口語的語法沒用固定的組合次序、沒用常用的順序(所謂的線性排列「先……後……」的語法)。兩次複述同一個意思時的得出順序完全不同的兩句話語。


4. 基於規則的練習(rule-based practice)。當班克斯逐漸勾繪出七文的規則全貌時,她開始試著用七文書寫句子,這是典型的基於規則的練習,當班克斯博士還沒有看明白七肢桶的文字是「一筆畫」時,最初嘗試的幾次練習都是失敗的,當明白「一筆畫」的規則後,書寫大見起色。這也是語言學習過程中非常常見的「試錯和修正」(trial and error)現象。並不是學會了規則,就能正確使用,這二者之間需要大量的練習構架橋樑。

5. 基於概念的學習(concept-based pedagogy)。這種學習/教學方法是在 1997 年後出現「社會學轉向」(social turn)後基於社會文化理論而提出的,基於概念的教學法認為對於規則的學習要建立在對規則背後的概念理解的基礎之上,規則所代表的意義可能是固定的,但是概念卻可以是多樣的。例如,「文件發到每個人那裡」和「每個人都看到了文件」,這兩句話中動詞之後的「到」表達的都是一種結果,然而「到」在兩句話中的概念卻是不同的,第一句具有「離開」趨向,而第二句有「接受」趨向。這樣的概念,只有在對多種規則總結的基礎上才能有完整的還原。而在故事中,班克斯博士在練習七文的過程中不斷地和其他語言學家共同研討,分享學習心得,這個過程就是對語言概念的深加工。和同伴共同學習,也屬於社會文化理論範疇下「搭支架」(scaffolding)的行為,這是語言學習的重要途徑。


6. 內隱學習。內隱學習和前文所提到的外顯學習恰好相對,內隱學習是學習者無意識地獲得這門語言的過程。一般來說,去了目的語國家生活和工作的人能更深刻地的體會到內隱學習的力量,在有意義的互動溝通的基礎上,不知不覺地建立了這種語言的能力。在故事中,班克斯在學會了大部分七文的規則後,因為被國務院指派要完成外交任務,開始和七肢桶們有了真正的、基於意義的交流,在這個過程中試圖搞清楚他們來地球的目的。且不論故事情節的推進,這個行為,就是非常典型的內隱學習的過程。博士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在和母語者七肢桶的交流中,無意識地提高了自己使用七語的能力。


7. 最終,班克斯實現了語言認知能力的共同發展。人從一出生開始到五歲左右,認知能力的發展和語言能力的發展就相伴相生、相互促進、一損俱損。而當我們學習第二門外語的時候,語言的獲得是不是也改變了我們的認知能力呢?在《你一生的故事》中,顯然,班克斯的認知能力隨著七文能力的提高也改變了,她成為了一個可以預見未來的人。七文改變了她的思維習慣,構成思維的是圖畫式的七文符號,思維是通過眼睛看到了一團團七語。


小說隱含的語言-認知關係

無可厚非,語言是我們認知這個世界的主要手段,可是,當我們已經有了母語這個強大的認知工具時,第二語言的出現真的會改變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嗎?


故事中班克斯的認識方式變成了人類-七肢桶的認識方式,在現實生活中,語言習得領域的專家也提出了「認知結構可塑」( structural cognitive modifiability)的說法,以色列發展心理學家、語言學家 Feuerstein 提出人類的認知能力是可變的,不是純生物學的固定特徵,而是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變化發展。那麼,這是不是就是說,人類的認知能可以隨著第二語言的進步而發展,直到發展成為一種固定的、功能性的能力?一種新的、發展而來的生物屬性,就可以解釋班克斯在學習了七文之後有了預測未來、因果瞭然於心的本領,於是,班克斯知道,「你一生的故事」從「你」出生起就已經看到了結局,可是班克斯無法改變結果,只能看著過程一步步推進。


在這樣的理論框架下,對於語言作為人類和世界互動的主要工具來說,新語言的學習也無疑會改變我們的認知。現實生活中也不乏這樣的例子,有些海歸學者做深奧、複雜的學術研究時,用自己的第二語言英文進行閱讀、寫作和學術討論中更加輕鬆自如,而用母語時卻覺得非常蹩腳。學者們對學術現象的認知能力無疑是由第二語言英語作為主要手段的,英語的語言認知能力鑲嵌在他們大腦中的「學術」部分。


但是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儘管經常有人提及語言和思維之間的關係的重要性,也有人不斷提及要在英語學習中使用「英語思維」。可是,「英語思維」、「日語思維」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概念。而《你一生的故事》在這一點是也給我們提出了啟示,我們可能很少在學語言的過程中去像班克斯那樣深入地思考這種語言形式對它描述世界、展現認知方式的特點,以及和我們的母語有什麼認知方式上的不同,因為在小說中,深入的思考這種認知差異是她語言能力迅速提高的主要助力。


此外,故事中也描寫了語言習得的兩個困難:其中之一是,班克斯最終都不能用自己的語音和七肢桶進行溝通交流,因為人類的聽覺器官已經根據所處的環境而調整為最適合分辨人類喉腔發音器官發出的聲音,而對於異種發音系統,分辨起來十分困難。這一條,對於不同的人類語言同理,所謂的「口音」和「洋腔洋調」的原因。一般來說,從出生到8個月大的嬰兒都是「世界公民」,在大部分情況下,當聲音發生變化時他們都能夠識別到,不管這些音節是來自哪個國家的語言。但是出生 8 個月以後,嬰兒就變得對「自己的」語言——父母所用的語言,更敏感、更容易感覺到聲音的變化,並漸漸地會喪失識別非母語的發音變化的能力,聽覺器官、發音器官也逐漸無法識別和發出其他語言的一些音節,有的人終其一生都無法擺脫「外國人口音」的困擾。。


另一個要點則是學習語言時動力、動機的重要性。班克斯在學習語言時外顯學習手段的比例非常高,她一直被閱讀七語的好奇感、強大的動力所驅使,與此同時,班克斯和七肢桶的交流、學習過程中也存在官方的、外交的壓力。故事裡的隱含的這個要點同樣適用於我們學習外語的過程,也許你缺乏的是一個強烈的動機。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乎每日精選 的精彩文章:

恆大6連冠,對中超到底是好是壞?
JR-史密斯:你見過瘋子變成英雄么?
卡梅羅-安東尼:超級得分手的落日黃昏!
對詹姆斯而言,撿起更衣室的臟衣服,和將總冠軍帶回克利夫蘭一樣重要
ofo、摩拜與滴滴的商業本源

TAG:知乎每日精選 |

您可能感興趣

軍武環環說起她的學中文的往事,原來老外和我們學語言一樣啊
看完《降臨》一臉懵逼?語言學碩士教你一秒學會外星語
《皮繩上的魂》:用佛教的語言講一個先鋒文學的故事
會十門外語的老外,用中文告訴你如何學語言!
中國伏羲氏見過外星人嗎? 易經 或是外星交流語言
語言博大精深,帶你領略外星人的語言會是什麼樣子!
媽媽餵奶玩手機,坑娃一生,眼神和語言交流,寵娃一生
讓大學生擁有一雙語言的翅膀
探秘UFO:原來我們早已掌握和外星人交流的語言
日本語言學校亂象叢生 留學生「被」背黑鍋
英國文壇野孩子的奇幻語言
用我們的心聽懂眾生的語言
語言未必就是說話,帶你領略外星人的語言會是什麼樣
這些心口不一的語言,都是男生愛你的表現!
C語言圖形的那些事兒
外國一個犯事的男子,擁有一張無法用語言形容的外表
如何與外星人交流?數學或是最好的宇宙語言
語言學的詩與趣
如果你學不好外語,那都是「語言器官」的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