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史學研究與史料研讀

史學研究與史料研讀

博雅講座

史學研究與史料研讀


史學研究與史料研讀



史學研究與史料研讀


第十五講

主講人


史黨社(秦始皇陵博物院研究員)


主辦單位


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博雅學院


時間

2016年11月17日(星期四)下午4:00——6:00


地點


重慶大學A區文字齋學術報告廳


主講人簡介:


史黨社,男,1966年出生於陝西武功縣。1988年畢業於西北大學歷史系歷史專業。1994年獲陝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專業碩士學位(周秦史方向)。2008年獲復旦大學中國古代史專業(秦漢史方向)博士。1994年以來供職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考古部,從事田野考古與歷史研究工作,曾參與秦俑二號坑發掘,並主筆起草「秦始皇陵博物院規劃報告」,完成國家文物局課題「《墨子》城守諸篇研究」等課題數項。現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員、學術委員會委員、《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刊)編委、中國秦漢史研究會理事、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兼職教授,主要從事秦史、秦文化與文獻研究,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出版專著《〈墨子〉城守諸篇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日出西山——秦人歷史新探》(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兩部,博士論文《秦關北望——秦與「戎狄」文化的關係研究》。近年主要研究方向為秦與北方「戎狄」的關係、秦政治史、秦文化的特徵,以及秦人來源與秦文化的淵源等學術熱點問題和理論探索。

講座簡介:


秦人是先秦時期與楚、齊等具有相似重要地位的著名族群,統一全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中央集權制國家的使命也在秦人手中完成。秦人來源與秦文化淵源探索,是近十多年隨著大量考古新發現而形成的學術熱點問題。如何綜合文獻、考古、古文字資料,併兼具理論視野,對秦人的歷史以及秦文化的形成機制和特點加以探索,追蹤學術熱點,是演講者長期關注的問題。演講者將把秦人歷史文化置於歷史地理、氣候、族群、理論方法得等多重視角下,從宏觀上重新加以分析和敘述。


歡迎參與講座並提問交流!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理讀書 的精彩文章:

《水滸傳》是一本什麼書?
「確信賣的是自己信以為真的葯」
中國古代法制的時間維度
我們這一時代,是極需要歷史知識的時代
劉東:走出由「普世」觀念帶來的困境

TAG:雅理讀書 |

您可能感興趣

南懷瑾老師:研究中國的歷史、哲學乃至、科學,都應該好好研讀
中醫歌訣,適合初學者研讀
讀經——研讀聖經的方法
研讀《傷寒論》,學會逆向思維與病脈證治很重要!
為了抓珍稀動物,偷獵者正在研讀科學家的最新論文
北大文研讀書02中西古代統治:制度與觀念——馬克垚教授著作研討會
美女學霸研讀少林秘笈引轟動,網友:傳統武術有希望了
斯琴高娃擔任母親文化節形象大使 台下研讀微電影劇本深情專註
大洋鑽探:推動我國科學家深入研讀「南海天書」
做科研、發SCI、讀研讀博 最重要素質的不是智商,而是……
韓國學者研讀中國《史記》,得出結論:孔子其實是韓國人
《孝經》研讀開宗明義章第一研讀紀要
《論語》「子禽問於子貢」章研讀札記
一份系統研讀古典詩詞的書單,讀完可以和中文系研究生談笑風生
帝王之學請永久收藏,值得終身研讀!
《論語》「禮之用和為貴」章研讀札記
聖經研讀┃漫畫系列之加拉太書
帝王之學(完整版)請永久收藏,值得終身研讀!
《孝經·天子》研讀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