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時關節作響是什麼鬼?
在我們訓練的過程中,關節可能會發出的各種響聲總是讓人覺得十分的擔憂,膝關節跟肩關節尤其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是否意味著就出現了問題呢?
這種關節在運動中發出的聲響被稱為關節彈響,一般關節彈響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一跟關節里的氣體有關
骨頭與骨頭之間的關節腔雖然是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但裡面填滿了起潤滑作用的關節液,關節液中填充著各種氣體,氣體溶解在關節液中產生微小的氣泡。而當關節受到擠壓時,這些氣體就會被放出,或是由於氣泡破裂發出清脆的響聲。一般響一下就不會在短時間內響第二下。
二跟關節腔里的關節液有關
關節腔內富含關節液,所以韌帶與骨,骨與骨接觸時,兩者之間會形成滑液粘連現象,而當關節活動時,這種粘連會消失而發出響聲。另外如果你缺乏日常的鍛煉,關節間的滑囊液可能分泌不足,這就會導致關節處的骨頭相互摩擦,發出一些細小的聲音,這一般沒什麼問題,但還是建議多鍛煉來進行改善。
三跟肌腱韌帶筋膜的位置變動有關
當肌腱筋膜等組織因為某些原因增厚或關節位置不對,或是走向與骨頭的相對位置發生改變時,在活動時就會與關節突出的骨性位置摩擦形成響聲,比較典型的就是彈響髖。(如果無疼痛那一般不需診療,如果有的話則需要就醫改善)
四跟軟骨變化有關
關節的骨與骨之間有一層光滑的軟骨表面,當軟骨變得粗糙薄弱,在關節活動摩擦時就會發生響聲,比較典型的就是膝關節半月板損傷。
還有像是膝周韌帶鈣化,膝關節滑膜炎,軟骨磨損,髕下脂肪墊,鈣化粘連等等都會引起關節彈響,而且伴有明顯的疼痛腫脹或活動受限。(表示非醫科生並不是很清楚這些都是什麼..)
看完了各種各樣可能導致關節彈響聲出現的原因,有好有壞,對於普通訓練者顯然知道了這些也很難去進行判斷,而在關節彈響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區分成生理性彈響(沒問題)以及病理性彈響(有問題),而生理性關節彈響是具備以下的特點的:
1.只發生在關節受到突然的牽拉或屈折時;
2.彈響前關節必須有一定時間的靜止期;
3.響聲清脆、單一、不重複;
4.不伴有疼痛或不適感,彈響後常有輕鬆感。
也就是基本上來說,如果彈響不會一直出現,沒有不適感,然後你的關節移動方向也正常,沒有過度屈伸或是方向上的偏移,那一般都屬於生理性彈響,沒什麼風險不需要擔心。
而如果在以上幾種情況之外,彈響可以持續發生,甚至出現疼痛,腫脹等不適情況,那麼屬於病理性彈響的幾率很高,建議儘早就醫。
下面再列出幾種可能跟病理性彈響相關的疾病
1、肩關節病理性彈響
——一般為肩關節脫位、肩袖損傷、肩胛骨彈響
2、肘部病理性彈響
——可能橈骨頭的問題
3、腳踝病理性彈響
——脛後肌腱或腓骨肌腱滑脫
4、下巴病理性彈響
——常有口腔問題、磨牙或頜關節撕裂
5、髖關節彈響
——彈響髖、臀肌攣縮
6、膝關節病理性彈響
——常為盤狀半月板、髕骨脫位
(主要信息與圖片都來源於網路資料整理)
當然,醫學跟人體都是很複雜的,各種關節彈響可能都有其特殊的原因,總的而言我們這邊紙上談兵跟自己想當然去歸類,是很難清楚真實情況的。如果有必要的話,還是要及時就醫了解情況,從而更好的規避風險。
其實對於我們關節(尤其是常常承重的關節)的健康而言非常重要的就是鍛煉,不管是鍛煉到維持關節穩定的深層肌肉還是主要的大肌群,這都可以幫助你更好的避免關節病症的產生。
相反的如果你因為怕出現運動損傷,然後選擇不去鍛煉,那麼過於無力的肌肉反而會讓關節更多的承受重量,隨著年紀一點點增大,關節逐漸老化,生活就會受到更大的影響。其次保持一個合適的體重也是很重要的,其他的地方不說,胖子在關節健康上是沒有未來的。
想要更好更安全的進行訓練,需要我們做好訓練前的熱身,還需要在訓練中去避免一些高危情況的發生,這些我們之前都講過,但是不管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 END —
※阿諾vs史泰龍17-69歲身材變化,傳奇永不褪色!
※講真,腹肌真的需要每天都練嗎?
※電商總裁?健美冠軍?沒有哪種身份可以定義人生
※原來這才是你管不住嘴的原因
TAG:健身微課堂 |
※訓練時關節響是為什麼
※訓練時關節響是什麼原因,正常嗎?
※健身增肌訓練,為什麼要先做雙關節動作在做單關節?
※什麼是循環訓練,你適合做嗎?
※小狗什麼時候訓練最好呢?
※什麼是交叉訓練?該怎樣練?
※什麼時候該進行有氧訓練?什麼時候該進行力量訓練?
※對於新手來說,健身時記錄訓練量有什麼作用呢?
※為什麼說健身訓練「沒有標準動作」?
※蛻變就是從細節改善訓練!哪7個動作你最容易犯錯?
※關曉彤軍訓結束,你這膚色不太對呀?肯定沒好好訓練
※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如廁訓練」?
※針對跑者的核心訓練是什麼?
※膝關節康復訓練的那些事
※何時如廁訓練合適?
※蛻變就是從細節改善訓練!哪7個動作你最容易犯錯
※是什麼原因導致你訓練剛開始就沒勁了!
※訓練時組間休息很關鍵!
※「魔鬼周」極限訓練是啥樣?只吃一頓飯訓練18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