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古代的心臟地帶——關中

中國古代的心臟地帶——關中

微信ID


EYEONHISTORY

中國古代的心臟地帶——關中


文|[加]卜正民 譯|王興亮等


摘編自《哈佛中國史》,中信出版社出版


歷史上唐帝國的政治中心是首都長安及其周邊的關中地區(環繞著渭河)。這是過去首次統一中國的秦帝國(前221—前206)與其政治文化繼承者西漢帝國(前206—公元8)的心臟地帶。「關中」一詞強調了環繞它的山脈和丘陵所提供的天然防禦作用。

在秦朝和西漢,長安的朝廷實施重視關中的法律和經濟政策,歧視隔著山脈的關外的廣大平原地帶,即古時所說的「關東」(函谷關以東)。


朝廷借用法律力量壓制帝國其他地域有勢力的大族,很多大族被強制遷徙到首都附近,從全國徵收上來的錢財被用於改善水利,使這個地區的生產力最大化。在秦代,鄭國渠使西北地區變成了中國最肥沃的農業區。


西漢繼續用關中本位的方式建造帝國的基礎設施。當關中的農產品最終被證明不足以滿足朝廷的需要時,漢朝政府就從東北部地區更富饒的下游沖積平原漕運穀物到首都。這是帝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發展,因為它標誌著中國的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首次明確地分離。


大規模的農產品運輸只能以漕運的方式完成,然而在旱季,黃河不可能通航,連接黃河和長安的渭河航運效率極低且不可靠。

中國古代的心臟地帶——關中


漢武帝


漢武帝(前140—前87在位)耗費巨資和大量勞力來修建繞開渭河直接連接長安和黃河的運河。之後又開鑿了另一條可以方便地從肥沃的汾河谷地漕運的運河。


雖然兩條漕運線的主要功能是從生產力更高的東北部地區和東部地區運糧進京,但是它們也有助於改善灌溉條件。公元前111年漢武帝開鑿了六輔渠以灌溉鄭國渠力所不及的高地。第二年他試圖改善靠近洛陽的黃河支流洛水流域的灌溉。


這一計劃失敗後,漢武帝把他的心思轉向未及時處理的東部下游平原臣民的災難,黃河瓠子決口導致了數年的大洪水。在最終堵上決口、控制了河流之後,武帝作詩自矜,然後又重新把幾乎所有注意力放到了關中。

他修復了損壞的鄭國渠(重命名為白渠),在長安周邊修築三條新的灌溉渠,把首都和華陰城用另一條運河連接起來,著手興建西北偏遠地區的灌溉工程。他修築的水利設施集中服務於京畿,只有在淮河流域的灌溉渠是唯一的例外。

中國古代的心臟地帶——關中



鄭國渠圖示

經歷了一段時期的動蕩之後,重建起來的東漢王朝(25—220)於公元25年把新首都建立在中原的洛陽。投降的胡族多次被遷徙到關中,再加上中央政府無力抵禦那裡的叛亂,導致原來秦朝的心臟地帶「胡化」。


長安的地位衰落,周邊的灌溉渠和運河由於缺乏維護而逐漸喪失功能。洛陽周邊的黃河堤壩得到良好的維護,再往東地方官員組織修建小規模的灌溉工程。


東漢放棄了為首都提供穿越黃河流域的長途運輸,恢復了較舊的模式,使首都和其他城市一樣,需就近獲得物資來滿足需求。


漢朝衰落後的400年里,中國分裂成幾個分處南北方的短命王朝,依靠鄰近地域供糧的辦法繼續實施。北方政權(包括三國時期的魏國、晉朝、十六國、北魏、北齊、北周和隋)照例遷徙大量漢族農民和游牧民到首都附近,以滿足朝廷和城市居民的需求。


317年,晉朝朝廷向南逃奔到長江下游地區後,同樣依靠近郊的農地向新都城建康(今天的南京)供應所需的大部分糧食,而由刺史管轄的長江中游地區亦是如此。南方的勞動力由大量來自北方的難民和被擄掠或強迫的土著提供。


589年隋朝重新統一中國後,王朝創始人定新都大興於長安廢墟之側,主要是因為他和他最緊密的同盟者均是西北地區半胡化的精英。


然而,在關中建立一座首都是困難的,因為中國的經濟中心在當時正不可逆轉地向東部和南部移動。一些穀物可以先沿黃河,再沿依渭河重建的運河運到大興城。但是大量糧食必須由幾條把黃河及其支流和南方連接起來的重修的運河來輸送。


這項雄心勃勃的工程計劃,把首都和除四川之外的帝國的每一個產糧區連接起來,並以「大運河」之名為世人所熟知。


和隋朝的皇室一樣,唐朝創立者也出身於一個西北地區的軍事世家,並且同樣把老關中的大興城作為首都,重新以古城長安之名命名。


然而,在唐朝建立後的幾十年里,帝國官僚體系的膨脹和需要供養人口的增加要求政府周期性地遷都洛陽,在那裡可以更容易地獲得食物和其他必需品。


7世紀後半葉唐朝在武后的統治下陷入了與關中精英的持續對抗中,因此宣布洛陽為陪都,也是帝國的神都。武后從權力舞台上跌落之後,玄宗皇帝指定裴耀卿為轉運使,負責恢復大運河及轉運倉。這一工作的順利完成使唐朝朝廷在736年得以遷回長安。


由於接近都城和易於漕運,富饒的汾河谷地及其支流流域在唐代集中了35個灌溉工程,其數量之多在全國各地區中位居第三。但是供養一個「在重重關隘中」的朝廷的難度仍然在上升,這是由諸如砍伐森林、地表侵蝕、溝壑化、水源短缺以及運河淤塞等問題造成的。


中國北方的森林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在消減,原因是取暖和建築用材的需求造成的過度開發。首都的宮殿、廟宇、官署和住宅對木材的需求特別巨大。首都所在,人口增長,導致越來越多的木材被燒掉。


政府開鑿了一條運河把木材運進都城,進一步加速了森林植被的減少。最後,政府試圖在西北地區養馬,以取代被吐蕃奪走的牧地資源,再加上牧民砍伐樹木來蓋房子、取暖,導致本就不多的草場被破壞以及坡地的水土流失。


花粉含量的考古學證據顯示,森林植被穩步地從河流谷地退到了山地邊緣,而在京畿地區北部則完全消失了。砍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使向都城運送糧食的運河淤塞。因此,定都長安,集中資財和人口,適得其反地惡化環境並搞壞經濟。


9世紀初,詩人、散文家柳宗元《行路難》其二中這樣描述普遍發生的情景:


虞衡斤斧羅千山,工命采斫杙與椽。


深林土翦十取一,百牛連鞅摧雙轅。


萬圍千尋妨道路,東西蹶倒山火焚。


遺余毫末不見保,躪躒磵壑何當存。


群材未成質已夭,突兀硣豁空岩巒。


被砍伐的樹木象徵著命運被腐敗朝廷左右的才子,但森林被破壞的場景迅速出現在文人頭腦中並被拿來表達一種隱喻,這暗示出在唐代青山被剝去植被是多麼普遍的景象。


函谷關以東黃河長長的河段,水流放慢,河道變寬,因此挾帶泥沙的能力下降,泥沙沿著河床底部不斷沉積,致使水面上升衝破堤壩。隨著沖蝕的繼續,沉澱率上升,即使堤壩越修越高,潰堤仍然頻繁發生。


歷代王朝記載的洪災頻度變化顯示出西北地區發生的土地沖蝕的速度。在西漢最後的幾十年,當關中糧食生產能力達到頂峰時,下流潰堤的頻率卻加快了。


東漢時期,當西北地區的部分土地被拋荒,災害發生的頻率逐漸下降,並隨著王朝的垮台而迅速減少。但在5世紀早期北魏重新統一華北,潰堤的頻率再次開始上升。


唐朝中期潰堤頻度(每十年一次)只比西漢九年一次的記錄稍低,但在接下來的兩個世紀里驟增至三四年一次的程度。這些數據表明,不僅西北的肥沃土壤大量流失,而且東北部地區破壞性的洪水頻發,帶來了巨大災害。


唐朝建立的時候,東北部地區的生產能力已經超過中原地區,這歸因於其在北魏帝國及隨後將帝國分裂為東西兩半的內戰期間的相對穩定。因此,在最初的百年里,唐朝在那裡建立了兩個糧倉用來儲存餘糧運往京師。


永濟渠(隋朝開鑿的大運河的東北延伸段),主要服務於把東北部地區的糧食運回長安。唐朝為永濟渠開闢了若干支流以改善灌溉,並從生產者那裡把糧食運到主運河,還因此提高了運河水位。

中國古代的心臟地帶——關中



永濟渠行經示意圖


除了取得這些進步,農業生產還向北擴展至燕山山脈,而農牧業混合的經濟形態在更遠的地方取得發展。邊區土地的耕種將最終導致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但在唐朝,這些地區保持了生產的勢頭。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朝廷失去了對東北部的大部分地區的控制權,不再能從當地徵收稅糧。另外,東北部地區大規模的職業軍人消耗了當地過多的資源,即使是那些忠於朝廷的藩鎮也不能再將大量錢糧上繳長安,朝廷只能依靠富裕的南方提供的補給勉力維持。正如杜牧(803—853)所述:「今天下以江淮為國命。」


8世紀中葉以後,一個從西北到東南的新的地理政治軸心明確界定了唐帝國的結構。在邊遠的西北,朝廷控制的主要藩鎮阻擋了吐蕃與回鶻持續不斷的侵襲。


關中與都城比鄰於其東南。沿軸線向更遠的東南則是肥沃的長江下游,那裡為朝廷和西北地區提供了大部分的糧食和賦稅。糧食和其他可能以布帛形式上繳的稅賦,沿大運河向北和西北運往朝廷。


在這一地緣結構中,富有而相對非武裝化的南方在物資和財政上支持著因為戰略原因而設在北方的首都,確定了中華帝國後期的架構。唯一的不同是後繼的王朝定都在東北部地區而非西北地區。


且讀且評論。本周最佳評論得贈書《成語中的家風故事》。

中國古代的心臟地帶——關中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放翁先生的豪邁與柔情
厲害了!這周有10本書等你來拿
讀書要從娃娃抓起,問題是讀什麼書
英國皇家賽馬會——最奢侈的賽馬會
北洋政府時期是教育的「黃金」時代?

TAG:看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直擊美國的神經中樞和經濟心臟
《中國詭實錄》舊傢具最好別買,小心臟東西帶回家!
美國心臟地帶,美國夢正陷入危機
中國攻克美國多年不願外傳的技術:有望治癒國產武器「心臟病」!
中國國產航母強而有力的「心臟」:烏克蘭又幫了中國一把!
俄媒:中國或將在「中東心臟」修建運河
太行發動機是中國戰鬥機的「心臟」,我們的中國心
俄羅斯不肯告訴中國的秘密!中國空軍多型戰鬥機的心臟
河南省中醫院心病科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心臟病患者
日本人在壽命、心臟、身材三方面全國超越中國和美國
中國軍工產業跨時代重要發展:殲20終於迎來屬於自己的大心臟!
中國最大的植物園,被稱為是「綠色寶石的心臟」!
中國唯一能到達各個省會城市的火車站,素有「中國鐵路心臟」之稱
中國一武器直戳美心臟:美警告中國不要使用
中國成功研發自己的「大心臟」,令西方國家驚嘆不已
中環是香港的心臟地帶,也是港島開埠後最早開發的地區
如果中國在青藏高原部署這種武器,印度的心臟地帶都難逃它的打擊
毛骨悚然 英媒揭秘歐洲心臟地帶的普京導彈基地
中國航空發動機巨頭誕生,將集中力量治癒心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