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歐洲天文學天才,他的理論連崇禎都學習過
作者:張嶔
明思宗崇禎三年,即1630年11月15日,德國巴伐利亞州雷根斯堡,號稱「天空立法者」的一代科學天才,神聖羅馬帝國皇家數學家約翰尼斯·開普勒(以下簡稱開普勒),拖著貧病交加的虛弱軀體,滿懷著被欠薪數月的憤怒無助,悲涼的病故在這寒冷的冬天。享年五十九歲!
這位身後享譽世界的天才,少年時代卻曾是一個只熱愛文學的虔誠新教徒。十七歲的年歲,就拿到了文學學士學位,二十歲又拿下碩士學位,這位標準的學霸人物,那時最熱烈的理想,就是在圖賓根大學徹底參透神學的教義,做一個優秀的路德教牧師!
但是一個老師的課,卻叫這位懷揣二十年熱烈理想的青年,人生選擇驟然拐彎:麥斯特林。這位哥白尼的虔誠信徒,以深入淺出的語言,為同學們解讀著宇宙的奧秘,瞬間就把開普勒帶入到另一個神奇的世界。原來自己一直虔誠相信的新教宇宙學說,竟然滿滿都是漏洞?
懷著強烈的新鮮感,開普勒開始知道哥白尼,開始研究哥白尼的學說,不知不覺間,竟真的走進了一個未知的領域:天文學。他開始瘋狂研究哥白尼,甚至為了哥白尼與同學們辯論,也給自己招來了人生里第一次小麻煩:由於此舉引來了校方的不悅,因此他被中斷了神學課程,推薦到格拉斯中學教書。但校方不會想到,這個打壓反而成就了開普勒,在格拉斯中學這個新天地里,他似脫了鎖鏈的鳥兒一般,竟真懵懂的寫出了一部著作《宇宙的神秘》!
這部著作,雖然觀點各種幼稚,卻令他得到了人生另一重大機會:被丹麥天文學權威第谷收入門下,從此跟隨學習。就像高手傳功一樣,水平刷刷看漲。第谷去世後,他繼承了第穀神聖羅馬帝國皇家數學家的身份,也受命整理了第谷的遺稿,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理論!
多年的累積下,從三十三歲開始,開普勒啟動了震驚世界的發現之旅,先提出了軌道定律,然後是面積定律,最後是周期定律。歸結起來,就是人類天文學開天闢地的偉大發現:行星以橢圓軌道運轉,同樣時間裡行星向徑在軌道平面上掃過的面積相等,行星公轉周期的平方與他同太陽的距離立方成正比。這三個重大定律,成為之後二百年,人類認識宇宙的最靠譜明燈。天空立法者的美名,就是由此而來。
也同樣在此期間,三十七歲時的開普勒,宣告發現一顆新星,那就是著名的哈雷彗星。比起這顆七十六年來一次的星星,三大定律的里程碑意義,卻是更重大!牛頓說自己的萬有引力定律,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個巨人,公認就是開普勒!
但科學突飛猛進的開普勒,人生卻常年生活在不幸里,出身貧苦家庭,醉心於科學更令他開罪於神學界,第一個妻子與他感情常年不合,第二個妻子照顧了他的餘生,也伴他經歷了貧困。甚至在他死後,由於戰亂侵擾,他的墓碑也曾被毀於一旦。德意志民族,就這樣刻薄無情的對待了這位天才!
然而更令中國人陌生的是,這位今天對於中國人,都不算熟臉的開普勒,在他同時代的大洋彼岸,也就是中國明朝,竟然有著相當的知名度!他的重要著作《哥白尼天文學綱要》,早在崇禎年間就被翻譯引進中國,那年代的中國,正是古代史上風氣最開放的年代,滿懷「欲求超越,必須會通」的理想,那一代中國士大夫們,正如饑似渴的學習著西方科學,甚至崇禎帝也「已深知西法之密」。著名的《崇禎曆書》,更參考了開普勒的《宇宙和諧論》,崇禎年間中國人造出的天文望遠鏡,技術更一度世界領先。開普勒的時代,也正是東西方科學交匯的火熱年代。
只是這樣的火熱年代,很快隨著大明朝的山河變色戛然而止,曾經被中國士大夫熟悉的開普勒,也就不再為中國人知曉。相反歐洲大地,卻享受了他科學的成果,走向了突飛猛進之路。
※宦官專權?外戚亂政?說說東漢滅亡的根本原因
※一個極品昏君的兒子,日後卻成強大帝王
※疑案:1040年前的今天,宋太祖趙匡胤離奇駕崩
※獨孤皇后為何這麼牛,令隋文帝楊堅成妻管嚴?
TAG:歷史派 |
※夏娃理論最科學的人類起源論,被古人類學家聲討理論
※殊途同歸:理論物理學與古典哲學跨越千年的相逢
※七個顛覆你世界觀的科學理論
※中醫理論到底是不是一個科學的理論體系?
※天文學家發現極古老的超級黑洞,挑戰當前的宇宙理論!
※神經經濟學:一種「硬」的經濟學理論
※如何做一個優秀的鍵盤大廚?從學好理論開始
※王敦:中文系學生熱衷時髦理論,不讀文學作品,怎麼辦
※頂級籌碼跟庄理論,學會這個從此天下無敵!
※二程的天理論
※死海是否會死科學家兩大理論爭論不休
※科學春秋:為什麼中國理論物理學發展緩慢而日本頻獲諾獎?
※玄空學是本身有完整理論的學問,與任何宗敎無關
※那是美國法學史上的巔峰時代,大師輩出,理論層出不窮
※囚徒困境:哲學、經濟學和政策學等都會用的大牛理論
※為什麼中國理論物理學發展緩慢而日本頻獲諾獎?| 科學春秋
※同時解決物理學的五大難題?一個野心勃勃的新理論
※天文學家發現多恆星系統形成理論的首個確鑿證據
※弦理論背後就是個簡單的物理學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