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對兩國同時搞反腐,都被史書記載為「整人」,但只有一個是真的
中國古代有個時期,兩個敵對國之間幾乎同時做了一件反腐的事情。而且這兩件反腐的事情,在後來的歷史記載中都變了味。好像都不是反腐,而是借反腐的目的整人。那麼真實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這個事情發生在南宋末年,這兩個敵對國家是南宋和蒙古。
蒙古的情況是這樣的。在蒙古的大汗蒙哥登上汗位之前,汗位由蒙哥的三伯窩闊台家族把持。窩闊台去世後,本來汗位應該傳到窩闊台的孫子失烈門手中,但是窩闊台的六皇后脫列哥納卻硬把這個汗位傳到她和窩闊台的兒子貴由手裡。兩年後貴由就去世了,貴由去世以後,國內的政局由貴由的皇后海迷失主持,海迷失把國家搞得很亂,天怨人怒,也就是趁這個機會,最終蒙哥登上了汗位。
在蒙哥登上汗位的過程中,蒙哥的兄弟忽必烈幫了他很大的忙。因此蒙哥登上汗位以後,為了感謝忽必烈,就把整個漠南的事情,消滅南宋的事情,全部交給忽必烈打理。
忽必烈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很有見解和眼光的人。他知道,南宋是蒙古最強勁的對手,要想征服南宋,光靠武力是不行的,最重要的是要收拾人心。於是他廣納天下賢才,有非常多的漢人知識分子都到他那裡去,當他的幕僚。當然了,雖然是漢人知識分子,但是咱們不能說他們都是漢奸。因為他們絕大多數是原先金國的漢人,金國被滅以後併入蒙古的。這些漢人知識分子的到來,對忽必烈的影響是巨大的,他們促進了忽必烈的進一步漢化,同時也增強了忽必烈的皇權思想,讓漠南地區很有一番小天地的現象,以至於整個漠南的人都只知道忽必烈,而不知道蒙哥。
忽必烈的漢化行為引起了漠北地區蒙古貴族的很大不滿。蒙古人雖然很落後,其實他們自己也很驕傲。他們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不屑於向其他民族學習。他們覺得全世界的土地都應該變成草地,讓他們在上面放羊放牛,縱馬賓士。因此,忽必烈這種學習漢文化,推行漢政治,打造農耕文明的做法,是他們根本就沒辦法接受的。於是他們就不斷提醒蒙哥,讓蒙哥小心忽必烈。
蒙哥雖然很重兄弟感情,但看到忽必烈做得太離譜,是一個奔大汗去的節奏,內心也有些不滿。於是就開始清理忽必烈手下,那些漢人官員的貪腐行為。這在蒙古語中有一個詞叫做「鉤考」,也就是核算忽必烈手下那些官員的錢穀,查一查這些官員所負責的州府,收起來的稅是不是全部上繳,中間有沒有截留?同時對那些不承認的人採用刑逼供。
這件事的結果是,蒙哥揪出了很多大貪官,把他們分別撤職或者下獄。當然了,事實上這些人也並不是什麼貪官,而是因為他們收起來的這些稅,沒有上交中央政府,全交到忽必烈哪兒去了。他們都是在為忽必烈背黑鍋。蒙哥也知道這回事,只是不好處理忽必烈,所以採用了迂迴辦法。最後蒙哥以忽必烈不會管理屬下為由,下了忽必烈兵權和政權,讓他回家當一個富家翁。
不過蒙哥這樣做其實只是嚇一嚇而已,很快他就解除了對忽必烈的處罰。因為那時候他已經開始分三路大軍進攻南宋,他自己親自領兵攻打西路四川,原來攻打中路中原的塔察爾打得不好,沒辦法,他只好讓忽必烈重新掌權,領兵配合他進攻。結果蒙哥在四川被打死,這樣就把機會完全交給了忽必烈,忽必烈最後成了蒙古的大汗。
發生在南宋的反腐行動,是在蒙哥被打死以後。蒙哥雖然是大汗,但其實打得並不是很好,在釣魚城下被阻擋了七個月,最後還被守城的王堅打死。忽必烈進攻中路的鄂州,打得很好。守城的賈似道都準備投降了。也就在這個時候傳來了蒙哥被打死的消息,忽必烈趕回漠北去爭汗位,賈似道來了個「不戰而勝」。
賈似道回朝以後,他就欺騙宋理宗說,忽必烈是被他打敗的。宋理宗很高興,讓他當宰相兼樞密使。不過除了宋理宗外,地方上的很多將領都知道賈似道這是怎麼回事兒,所以都不怎麼服他。賈似道為了樹立自己的權威,排斥異己,也搞了一場反腐行動。這個行動被稱為「打演算法」,也就是清理南宋各大軍區的財務,看看有沒有貪污多用挪用的現象。同樣的,賈似道的這個反腐的成果也是輝煌的,很多不屬於自己派系的將領都被拿下,甚至被折磨致死,全國各大軍區基本上都派上了自己的部下。但是他這些部下大都是庸才,在後來的抗蒙戰爭中都打得非常糟糕。
(賈似道借反腐之名排斥異己)
我們說了,這兩次反腐事件,在後來的史書上都被稱為「整人行動」。但其實真正的整人只有賈似道的「打演算法」,蒙哥對忽必烈的清理實在只是敲警鐘。忽必烈確實做得非常過火,是對中央權威的嚴重挑釁,蒙哥對他其實還是非常心慈手軟的,而且蒙哥雖然拿下了忽必烈的職務,但是不久後,又讓他擔任進攻南宋的統帥。忽必烈此後也非常收斂,不再像以前那樣的肆無忌憚。若不是蒙哥意外被打死,忽必烈應該是不會再有機會的。
但為什麼蒙哥這樣溫和的行動,最後在歷史上也被記載成整人呢?那是因為忽必烈掌了權,而且寫歷史書的這些人,大都是曾經被蒙哥「鉤考」過的那些官員,所以蒙哥被歪曲了。
蒙古和南宋的兩次所謂的「反腐行動」,初衷不一樣,效果不一樣,也由此反映了當時兩個國家的政治生態。從這裡可以看出,蒙古最後勝利,也不完全是軍事的勝利,也有政治的勝利。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強盛一時的蒙古大帝國為什麼最終在世界上失敗?一句古話解釋原因
※這個民族四處流浪,卻先後掐斷兩個古文明,兩漢都搶著派人去結交
※古代國防,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漢朝只排第五,這個朝代排第一
※這裡以前是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三次人禍造成人類大逃離而凋敗
※日本經濟要突破,總會打到中國來。這一次他們被阻後,止步三百年
TAG:張生全精彩歷史 |
※一代戰神僅憑名字就可嚇退敵軍,一人屠一國,史書卻鮮有記載
※中國的史書有可信度嗎?這個家族為了堅持一個臣子弒君的事,因為一個弒字,被連殺三人
※盤點中國史書上幾個細思極恐的歷史事件,真相完全不是你想的那樣
※他們竟都是帥哥?我們都被歷史書騙了,最後一位讓每個中國人驕傲
※一個皇帝離奇去世,三本史書有三個不同記載,究竟那個記載是真的
※這兩男一女都跳出了史書的記載,消失的無影無蹤,至今是謎
※史書都是騙人的,原來這才是巫蠱之禍的真相!
※秦檜其實也愛國,只是歷史書不願提,秦檜就無辜被罵了一千年
※留存的每一幅歷史照片都是一本真實的歷史書,值得我們現代人觀看
※朝鮮史書中的和珅是怎樣的?不僅僅是貪官,看上去似乎更有說服力
※此人一沒才二沒貌,之所以能史書留名,皆因「吃屎」一事
※正史上的張飛很厲害,但史書記載第一個使蛇矛的不是他
※此人說他是被逼當的皇帝,但史書上有好幾個地方暗示他說了假話
※相貌出眾,連當兩國皇后,史書對其褒貶不一
※最悲慘的國家,被滅得渣都不剩,二百年國祚,史書上僅幾頁
※史書上載,這兩位明帝都荒淫無恥,其一被後人奉為聖君,另一斥為昏君
※史書上載,這兩位明帝都荒淫無恥,其一卻被後人奉為聖君
※歷史書上的是為了不讓女生犯花痴,你們感受一下
※三次喜當爹不算悲慘,更悲的是還被寫進史書,被後人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