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史學上「論」之指向的幾次變化及其啟示

中國史學上「論」之指向的幾次變化及其啟示

中國史學上「論」之指向的幾次變化及其啟示



來源:網路

瞿林東


原文載《歷史與社會文摘》2016年第3期,注釋從略。


史學理論與方法


中國史學上「論」之指向的幾次變化及其啟示

瞿林東


南朝蕭統所編《文選》,其中以「史論」標目而選輯有關史家所撰史論文字,當是較早提出「史論」這一概念者。唐代史家在撰修史書的過程中,顯示出對史論的高度重視。綜唐代史家所論,「史論」的重要性,寄託著史學家「正一代得失」的目的,總結前朝興亡成敗的經驗教訓,「辯疑惑,釋疑滯」的撰述要求,以及對諸多重要史事的評論和探討等,其作用極為廣泛,重要性十分突出。一言以蔽之,這也是史學家的「以意為主」即歷史觀和撰述宗旨的反映。


宋代學人擴大了「史論」的範圍,同時又提出「論史」的概念並加以運用。從「史論」到「論史」,從評論歷史到評論史學,這是人們在觀念(包括歷史觀念和史學觀念)上的重大進步,是中國古代史學在理論發展上的新階段。這是因為,此前,史學批評已有長足的發展,尤其是劉知幾《史通》一書的面世,把史學批評提升到了一個有完整理論體系的新境界。但在《唐文粹》和《史略》問世之前,似少有「論史」這一概念的出現與使用。


概念是人們對認識對象屬性反映的思維形式,當人們把「史論」和「論史」這兩個概念加以區別的時候,至少已覺察到這兩個「史」字的對象是不一樣的。儘管《唐文粹》卷八十二《書四·論史》和《史略》卷五《劉勰論史》對此沒有作任何說明,但從編者所選編的內容來看,其對象所指十分明確,因而可以判定「論史」這一概念的使用經過認真思考。唯其如此,「論史」這一概念的出現及其應用也就成為一個重要的學術發展的標誌了。


至清人浦起龍注釋《史通》一書時,明確區分「史論」與「論史」各有所指,進而提出「論論史」的概念,即評論「評論史書者」。用今天的話說,可理解為「批評『史學批評者』」或「對史學批評者的批評」。

然而,在學術史上也有學人在同一篇文字中混淆了「史論」與「論史」的含義。如近人劉聲木在其所撰《萇楚齋隨筆》卷二中,有「論論史各書」一目。然此篇「隨筆」頻頻稱說「史論」之書,作者似全然不知其所論列與標目並不協調。綜觀其所論內容,則標目當改為「論史論各書」,才可使題與文相對應。可見,概念的混淆,可能導致文不對題的失誤,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這裡,有必要對「論論史」的概念作進一步辨析。為什麼認為浦起龍說的「論論史」及其所指對象是吻合的,因而其概念的運用是正確的?而劉聲木用了同一個概念所指對象有異就被認為是錯誤的?這是因為,任何概念的提出,都有一個被使用、被認可的過程。《唐文粹》卷八十二用「論史」的概念,所指對象是「史學」範圍;《史略》卷五「劉勰論史」,所指對象亦為「史學」範圍;浦起龍解釋《史通·探賾》是對「論史」進行評論,如以新式標點表明,即論「論史」。而評論史學的現象,早已有之,宋人將其概括為「論史」,浦起龍繼續採用,形成傳統,自當予以肯定。


劉聲木把「論論史書」理解為《讀史管見》《讀通鑒論》一類評論歷史的書,這與自《文選》《文苑英華》及正史中的「經籍」「藝文」等志不相吻合,而這些又都是知名的傳世文獻,不應有所混淆,故其所論是明顯的錯誤。


依《唐文粹》《史略》以及浦起龍《史通通釋》所用的「論史」「論論史」的概念,近代以來還少有人用之,今天討論這個概念有三個方面的意義:一是《唐文粹》和《史略》均為重要文獻,浦起龍對《史通》的「通釋」是為名注,二者結合密不可分,這些都是今日之治史者不可不讀或不可不涉及的文獻,對「論史」「論論史」的概念應有正確的理解和說明,並以其與「史論」相對應而不致混淆,進而慎於使用概念。二是由此得到啟示,在中國古代史學遺產中,有些具有理論意義的概念,尚待人們去發掘、闡述,以促進當今歷史學的理論建設,有沒有這種自覺意識,效果是不一樣的。三是古人所說「論史」是評論史學,即現今所說的史學評論或史學批評;所說的「論論史」是評論對史學的評論或對史學批評的批評,這對人們了解進而理解中國史學批評的優良傳統,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完)


作者單位: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

摘自《求是學刊》2016年第4期,原文約12000字。


關於《史學月刊》網站的公開聲明


據反映和編輯部發現:近期互聯網上有假冒的《史學月刊》網站,並以本刊編輯部名義組約稿件、收取費用等。對此非法破壞我刊網站、涉嫌詐騙的犯罪行為,我刊已向公安機關報警立案。


《史學月刊》官方網站(http://sxyk.henu.edu.cn)由於遭到黑客攻擊,目前暫時無法使用,修復啟用時,將登刊告知。作者來稿,請採用列印稿和電子文本同時寄送的辦法。列印稿請寄至「河南省開封市河南大學明倫校區《史學月刊》編輯部」,郵編:475001。聯繫電話:0371-22869623。來稿請勿寄至個人,以免誤時。

在此鄭重聲明:本刊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政策法規進行出版,發表文章不收取任何費用,凡以我刊名義收費者,均系毀壞我刊聲譽之假冒詐騙行為,我刊有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再次提醒作者,謹防上當受騙。


敬請廣大讀者和作者相互轉告周知,感謝您的支持和厚愛。


《史學月刊》編輯部


2015年9月


史學月刊∣一個有深度的公眾號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學月刊 的精彩文章:

明清江南研究的問題意識
明代漕運總督述論(上)
明代會試分區配額制考察(中)
美國建國初期商業公司授予權的歸屬 與政府權力的劃分(上)
楊翼驤先生的中國史學史研究述論

TAG:史學月刊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的航母變化 強國之路
趣聞秘史之日本對中國稱呼有支納到中國的變化!
歷史解析:戒指在中國古代的起源和變化
越南歷史上的國旗變化
全球變化與中國綠色發展高端論壇暨第四屆中國全球變化研究生論壇成功召開
中國歷代的版圖變化,從中可以看到中國幾千年的發展、鼎盛和屈辱
三十年中國翻天覆地之變化,讓人驚嘆
從美國隊要求重賽,看美國對中國心態的變化
美國人口現狀及變化趨勢
中國人對丈夫稱謂的變化,其實就是一部性墮落歷史?
瑞士各界看好中國發展前景:變化的世界需要進取的中國
經邦諮詢成就寡頭:目前創業市場的三點變化以及變化帶來的啟示
此人突然回國,給中國科研界帶來了怎樣的變化?俄專家直言:巨變
學醫之前和學醫之後的變化,你佔了幾條?
中超榜首之爭未來三戰或有變化
從兩代留學潮,看中國留學生價值觀的變化
指甲變化提示十種疾病
中國從古至今對於日本這個國家的稱呼變化
春秋時期國際形勢之世界強國前十甲排行榜三百年變化